翠英嬸子擺擺手:“客氣啥,那你快收拾收拾,咱們現在去供銷社?别待會晚了,啥菜也沒有了。”
“好,我就拿個布兜,換個厚點的外褂。”
李枝念上樓穿了個外褂,又拿了點錢票,把副食本揣包裡。”
随即又把小山的厚襖拿下樓給他換上。
翠英嬸子摸了摸襖的厚度,建議,“不用給他換這麼厚的襖,待會走路不方便,還容易捂出汗,他現在身上這個夠了,待會路上走走就熱了。現在還沒那麼冷,你現在就給穿那麼厚,等過段時間更冷了咋辦。”
李枝念聽了,有道理,讪笑道,“我這沒經驗,就是擔心被外面海風吹凍着了會感冒。”
“我們走過來外面風還行,他的毛衣是高領的沒事,有風的時候,待會立起來擋擋風就行。”
随即想問些什麼,但看着小山就在旁邊,到底住了嘴,隻是催促大家出門出發前往供銷社。
李枝念鎖上門和一群人一起出發,她跟張嬸子走在最後,大妮走在前面左手右手個一個牽着兩個弟弟,沒一會,李明義就不要牽了,“大姐我要自己走。”
“你自己走吧,我還不想牽着你呢!”大妮佩汶看着身旁小江山安安靜靜又幹淨整潔的樣子,轉眼看見前面弟弟撒瘋了的樣子,隻覺得還是小江山這樣的弟弟好一些。“還是小山聽話。”
二妮走在張嬸子旁邊,李枝念和張嬸子相互攙着胳膊慢慢走着。
“順着這條路一直走就能到供銷社,咱家屬院比較偏都在海邊了,這供銷社還是前兩年剛設立的站點,是家屬院的家屬們多次反映不方便,上面這才開設了一個小站點。平時一些小東西都有,要是有啥沒的,你提前跟供銷社營業員預定,他們隔兩周會進貨,從島外統一運過來。
要是有啥急用的,就隻能去十幾裡外的S島供銷社去碰碰運氣了,或者看看誰家能不能借到。不然也是沒辦法了。”
張嬸子悄聲靠近李枝念耳邊,“這附近巷子裡偶爾還有漁民來交易一些打到的海貨。沒有肉的時候,海魚啊蝦啊,也是肉。”
随即又放開聲音,用正常音量交流“不過吃多了就覺得也就那樣,不過到底是肉,對了夏天的時候,咱們可以一起去趕海,到時候趕海撿到的貝殼,魚蝦螃蟹,都歸咱們自己,可以帶回家燒着吃,新鮮的海鮮還是很鮮的。你沒吃過,到時候可要試試。”
前面,遇到其他家屬院家屬。
一團三營長的娘,“翠英,你終于回來了,這幾個孩子可是盼好久了,現在終于能吃些家裡做的菜了。不用天天吃食堂了。看着都可憐。”
“可不是嗎?我剛回來做的第一頓飯,家裡飯桌上都沒聲音,都低着頭往碗裡扒菜,不知道的都以為餓了多少天呢。”
翠英嬸子和着跟她聊,随即給李枝念介紹,這是一團三營長的娘。李枝念禮貌性笑着點頭叫了聲,“大娘。”
“這是?”大娘好奇的問。
“這是林團長的媳婦兒。”兩人就簡單寒暄幾句就走遠了。
李枝念和翠英嬸子又走了幾百米就到了供銷社,已經是下午了,供銷社菜剩的種類不多了,也不是那麼新鮮。李枝念主要是買了調味料,鹽,醋,醬油,買了些耐放的蔬菜,又買了些雞蛋。
“看來,在家裡的菜園鐘出菜之前,要經常來供銷社買菜了。”
“是呀,咱們結伴來供銷社,我去你家叫你,還能幫你看看你家菜地種的咋樣。”
“那太好了,嬸子,要是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咋着手。”
張翠英笑的眼角紋都炸開了,就好像個貼心的閨女在自己旁邊撒嬌。
這邊其樂融融的氛圍還沒持續多久,突然聽到前面一個女聲大聲問,“林團長媳婦兒這麼年輕就生孩子了?”此人正是二團一營長賀勇的媳婦兒郭春花,
“春花,你啥也不知道瞎說啥呢?人家小李才18歲,哪生的出這麼大的孩子?”張嬸子立馬站出來反駁。
“啊?我難道認錯了?嬸子你家幾個孩子我還是認識的,這個最小的難道不是林團長媳婦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