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怡家離開京城的那天是個陰天,天空沒有太陽光很涼爽,卻也顯得沉悶,會有風吹過,隻是吹不走上空的烏雲。
宋雲華來送别她,他給了林書怡一個玉佩,刻着一個雲字。
林書怡本想拒絕:“這我不能要。”
這玉的成色和雕刻技術都極佳,她不能收這麼貴重的東西,即使這個人是小時候的玩伴,但是他們也有幾年沒怎麼來往了。
宋雲華幫她戴上:“你戴着這個我以後才好找你,我這也有一個玉佩。”說着他把自己戴着的玉佩拿出來:“你看。”
是一塊色澤相似上面的字卻不相同,宋雲華的是一個書字。看到這林書怡也漸漸明白宋雲華的心了,可是自己離開京城不知道何時會回來,她不知道她們之間有沒有希望,更何況她好像更喜歡張瑞。
林書怡收下說:“如果你們家也來揚州了,你來找我,我帶你去玩。”
宋雲華看着眼前這個笑意盈盈的女孩,心中暗暗起誓:小怡,你等我,等我有了自己的能力就把你從揚州接回來。
當然内心也話沒有說出口,他也隻是看着林書怡答應她剛剛說的:“嗯嗯。”
寒暄了一下,林書怡就要離開了。她看了看周圍沒看到何玉,明明自己提前告訴過她離開的時間,沒來就算了,林書怡也不是那種非要和别人一起的性格,她有時會很享受獨處。
林夫人催促她上馬車了,林書怡擺擺手和宋雲華說再見,就轉身上馬車了。
林書怡是和婢女玲兒乘坐一輛馬車,玲兒此時坐外面與駕馬的小厮一起,她比林書怡大兩歲,但也還是小姑娘,此刻出遠門也是好奇的。
林書怡坐在馬車裡,頭靠着車窗一側,窗簾是在裡側打開的,可以看見外面路邊的景色。也是沒走多遠,景還是京城的景,于是她閉目養神。
爹爹說過路途會很幸苦,他們走的中原往東其實離中原很近。
她想到了揚州自己就去找私塾的先生當助理,她們剛過去肯定沒錢,自己要給家裡幫忙,順便繼續學習,以她現在積累的知識可以給剛入學的低級學生講解。
馬車從平穩到慢慢有些颠簸,林書怡打開簾子入目的是廣闊的土地,塵土飛揚。
“玲兒,出城門了嗎?”
“是的,小姐。”玲兒打開前面厚重的門簾探頭進來:“小姐我還是第一次去這麼遠的地方。”
林書怡看着她有些期待的神情,笑了笑說:“我也是,你等會累了就進來坐。”
“好的小姐。”玲兒應下。
林書怡擺擺手。她在想自己離開京城後,張瑞會打聽她的消息給她寫信嗎?她還能回京城嗎,回去了張瑞還記得自己嗎?一堆問題在腦海浮現。她搖搖頭,努力讓自己不去想這些沒人回答的問題。
馬車一路颠簸隻有中午下馬車吃過午膳,又休息了一下就繼續趕路了。路程還很遙遠,晚上在客棧休息,第二天大早又起來趕路。第二天的路程較第一天遠,所以她們沒怎麼休息,就為了早點趕到下一個客棧。
連坐兩天,感覺骨頭快散架了。後來他爹娘心疼她,讓她的馬車慢慢走,給她留了一些銀子讓她路途用,他們的馬車先在前面趕路,早點到揚州打點好,好讓她一過去就可以好好休息。
她的趕馬小厮呂南是之前管家的兒子,矜矜業業在我們家幹了幾年,最後卻因之前留下的傷病去逝,後來把兒子留在了自己家,爹爹從小就把他送去練武,休息時間都會跟着林書怡保護她。
他們走的路線雖然路程遠,卻安全不會有暴亂或者山賊橫行。後面的路途中客棧之間的距離都不會相隔太遠,所以她一個人跟在後面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慢慢走了三天,他們在一家客棧休息時,外面狂風暴雨,老天似乎要把這些天的水一口氣全倒下來。
他們三個圍坐在同一張桌子,邊吃着早餐邊讨論。
“看今天這樣是走不了了。”呂南看着門外開口說。
“是啊小姐,我們先等雨停吧。”玲兒在另一旁附和。
“嗯嗯看一下下午的情況,等會回屋休息一下吧,這幾天辛苦了。”林書怡也贊同道。
“你們聽說了嗎,郢州那邊趙将軍帶了個小将軍用兵如有神助。”
“好像是京城來的皇子,也不知道是哪位?”
“對的對的南蠻幾次來犯,被他用不同的兵法打退回去了。郢州城人人都說他會是秦國的護國大将軍。”
“真的嗎?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郢州有些人暫時過來居住,口口相傳,就傳到這邊來了。”
下着大雨驿站裡的人都聚在一起讨論着新的戰況,雨聲大說話聲音自然也放大了,來自各處的人們聚集起來,如同朋友一般,即使隔天就要各奔東西,卻也為旅程增添一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