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襄連忙道:“匈奴為患,将來孩兒也要上陣殺敵,絕不讓匈奴再欺我大漢。”
這個答案還算讓平陽公主滿意,但并沒有正面回答平陽公主的問題。有些刻在骨子裡的輕蔑是不自覺的。
平陽公主早已感受到。
别說衛青那樣的出身了,哪怕是平陽公主難道從小遭受的白眼少了?
看得起,看不起又如何,總歸不敢當面做什麼。
傾身而近,平陽公主教導曹襄道:“想當年的曹家祖宗曹參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獄掾,這樣的出身不高,可是他追随高祖建立大漢王朝,得封為平陽侯。當年,陳勝吳廣都說,王候将相甯有種乎。這句話不管在什麼時候你都最好記住,永遠不要忘記。
“不要管這個人的來曆,隻看他如今的作為。四路兵馬齊出,匈奴的龍城聖地就在那兒,大漢有多少人想到,願意奔襲不知。但去了,并非得勝而歸隻有衛青。足以證明衛青有勇有謀。
“他能赢這一仗,在未來未必不會赢得更多的勝利。你所需要做的是敬着這樣一個人。一個能夠擊敗匈奴,守衛我大漢邊境的安甯的人,不僅是他,是所有人,都當敬之。”
這樣的話,曹襄聞之肅然起敬,朝平陽公主跪立作一揖道:“母親教導,孩兒記下了。”
平陽公主滿意曹襄的态度,因而也同曹襄道:“凡有看不起衛青的人,記住,不必再跟他們往來。這句話不是因為他上了我的榻,而是因為以家世而同你交好的人,定不是知心之人。當有一日有人的家世遠在你之上時,他也會棄你如敝屣。既如此,何必跟這樣的人往來。真正的知交好友,可以生死相付,不需要多,一人足以。”
曹襄看着面容冷豔,孤傲而清醒的平陽公主,心中受到的震撼極大。
“孩兒謹記。”曹襄再一次鄭重而道。
而在這個時候,宮中送來诏書,賜平陽公主上林苑一處院落。
平陽公主收到诏書時不禁的想,莫不是今天在隆慮公主府上發生的事劉徹知道了?
否則這樣一份诏書怎麼送來了?
“皇帝舅舅對母親真好。”曹襄聽到诏書内容,感慨無比。
平陽公主想的是,既然劉徹都賜下上林苑院子,她不去住豈不是白費皇帝一番好意?
況且,忙于練兵的人,平陽公主想着給他一顆定心丸為妥。
将為大漢奮戰的關内侯,需要一顆定心丸吧。
平陽公主看向曹襄道:“你在府上學習,我會不時回來。”
剛等到平陽公主回來的曹襄一時啞然,良久才問:“母親要回公主府?”
“不,去上林苑。”
上林苑。
平陽公主親自去看看劉徹所賜的上林苑内的小院子。都知道上林苑的景緻優雅,風景宜人。此處也是皇家園林,年輕時的劉徹總往上林苑裡狩獵,上林苑也是劉徹練兵之地。
練兵,平陽公主偶然看過劉徹練兵時的樣子,也見過衛青練兵的模樣,衛國保家,何其不易。
故,這些願意上戰場征戰的人,怎麼不該為人所敬?
如今的大漢,世祿世卿,劉徹不滿于這樣的局面,千方百計的召賢納才,必是要把大漢朝牢牢握在手裡。
人才,唯人才能在大漢立足,這樣很好。
平陽公主其實是喜歡看到這般局面的,但她同時也很清楚,想要做到這樣的局面不容易。
大漢,内憂外患,總要一步步的慢慢來。
衛青,平陽公主念着衛青,不過才在院子裡安置好,便聽到婢女來禀,“衛青求見。”
平陽公主不禁笑了,“讓他進來。”
不意外聽到平陽公主的話,自有人去請衛青。
一身铠甲,腰間别劍的衛青威風凜凜的走進來。這樣的衛青,比任何時候都要好看。
平陽公主看着夕陽之下映照的衛青,大步流星的向她走來,嘴角勾勒起一抹笑容,毫不掩飾的歡喜。
“公主。”衛青的聲音傳來,同樣透着喜悅,那一雙漆黑的眼睛,看着平陽公主時,是藏不住的歡喜。
平陽公主擡手,“你是私自出營?”
“并不是。陛下許衛青自由出入軍營。”衛青急忙解釋,平陽公主道:“你怎麼知道我來了?”
是的呢,平陽公主才到,院子都沒收拾好,衛青人都來了,如何不讓平陽公主詫異非凡。
衛青據實而答道:“陛下讓人告訴衛青的。”
聞此言,平陽公主不得不說,某個帝王深谙人心,也是要物盡所用。
“你知為何?”平陽公主猜到,卻依然要将這句話問出來,目不轉睛的望向衛青。
衛青一愣,但,衛青如實答道:“衛青知道。衛青謝陛下,也謝公主。”
真真是聰明得很。
“謝陛下是應該,謝我就不必了。”平陽公主如是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