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這樣……”
看着欲言又止的吳嬸兒,宋玉姝幹脆問到,“吳嬸兒,要不您出去打聽打聽,咱們縣裡最好的穩婆是誰,看能不能請來咱們這裡?”
“最好悄悄地,先不用讓她現在就進府,價錢都好說的。”
吳嬸就知道小姐年紀雖然小,但是個有主意的。
哪有家裡妾室生孩子,主母這麼上心照顧的。這真不怪她多想。
……
兩日後,吳嬸就悄悄領了一個穩婆來見宋玉姝。
姓周,聽說是縣裡經驗最豐富的,老成穩當。
周大娘見多了内宅的事情,但也第一次見小姑娘來定穩婆的。不過隻要錢給足了就行。
宋玉姝囑咐:“周大娘,等我娘我快生的時候,我會安排人通知你的。”
周大娘答應地很爽快,“姑娘放心,保證不耽誤您的事兒。”
柳氏感覺自己近日眼見的胖了許多,到底氏生過一個孩子,雖然馮大娘還是勸她多補補,說婦人生孩子胖個幾十斤都是正常。
但她心裡不安。悄悄安排聽雨倒掉了許多飯菜,沒事就在卧房裡來回走動。
過完年,徐氏忽然收到家書,說是母親病重,希望她能回去探望。
本來,年後宋父也要陪着徐氏回娘家的。
雖然柳氏快要生産了,但這是第二個孩子,穩婆都找好了,而且快的話,三天也就回來了。
當天中午,宋父、徐氏就收拾行李,帶着宋玉瑤、宋元景準備出發。
徐氏當着宋父的面,留下了方嬷嬷,“方嬷嬷,我和老爺這幾天就能回來,你在家裡照顧着柳姨娘點,她快生了,這可是府裡第一大事。若是有什麼事,可要及時差人送信。”
方嬷嬷認真答應:“是,夫人。”
宋父對徐氏的表現很滿意,妻賢妾美,還即将有兒子出生,後宅和順都是他威嚴有方啊。
^
府裡正經的主子都出門了,宋玉姝陪着柳氏在家裡。
天寒地凍,她吩咐六丫出門買些肉和新鮮的蔬菜。
有什麼比得上冬日暖陽裡吃一頓火鍋更舒服呢。
把肉盛在容器裡,放在室外凍上。
天冷氣溫低,沒多久,肉就凍得比較結實了。吳嬸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的,碼在盤子上。
知道姑娘嘴饞了,吳嬸自然要竭盡全力地做好這一頓鍋子。
這時候早已經有火鍋的吃法了,隻不過是叫鍋子,吃法也和現在差不多。
但是再怎麼說,也不如經過了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現代吃法豐富呀。
其實主要還是蘸料的區别。
這時候,大家吃起來還比較單一,主要是蘸醬汁和鹽。
但她還是想念以前的芝麻醬。
好在,她已經把方法告訴了吳嬸,這時候雖然沒有什麼豆漿機、破壁機,但石磨還是有的。
吳嬸真的做了出來。
盛上芝麻醬,淋上醬汁、醋,加上蔥末和香菜,這不就前世的味道嗎!
其他人看着她忙裡忙外的,看得出來是要做鍋子,可是這蘸料卻沒見過呢。
宋玉姝吩咐六丫和春雨給每個人都調了一碗,連馮大娘也沒落下。
切的薄薄的肉片,到滾燙的骨湯裡滾幾滾,再蘸上芝麻醬,香!太香了!
大家都沒試過這麼吃鍋子,一下就被吸引了,三盤肉三下五除二就吃光。
吳嬸還準備了豆腐、蘑菇、各式蔬菜。
配上新的蘸醬,味道格外濃郁。
馮大娘夠顧不得勸柳氏多吃,隻顧自己低頭幹飯了。
“姝兒,你這是和誰學的,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鍋子呢。”
柳氏很驚喜,女兒會的越來越多。
“娘,我自己琢磨的,好吃麼,好吃的我們以後再做。”
柳氏道:“當然好吃。”說着又給宋玉姝夾過去了剛煮好的肉片,“姝兒長身體,再多吃點,”
吳嬸贊道:“姑娘這吃法真不一樣,要是去開個店,沒準比那富貴居還厲害呢!”
宋玉姝心思微動,要是能做點飲食生意也不錯。
本來這幾日好好的天氣,到了第三日,忽然下起了大雪。
古時候的雪真的好大,宋玉姝第一次見這麼大的雪花紛紛揚揚的,不知道要下多久。
一直下到傍晚,還不見停。院子裡已經清理了幾次,角落裡沒清理的地方,一腳踩下去,都快到六丫的膝蓋處了。
這麼大的雪,宋父和徐氏自然不能如期回來了。
方嬷嬷每日都來問問柳氏的情況。
本來以為還要再過幾日才能發動,沒想到當天晚上,柳氏房間裡的燈就忽然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