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少爺,你還是留在書院裡聽先生講課吧,别跟我出去了,外面可熱了。”楊桃看着跟在自己身後的柳東林一臉為難。
她又沒有工錢發,這幾日他還老是給自己忙前忙後的,這多不好意思啊。
“沒關系,我不怕熱,我幫你提籃子!”柳東林對人高馬大的陳院衛還有些畏懼,整天黏着楊桃。
他猶豫道:“我還沒有入學,還是先不去去聽課了,萬一惹先生不悅,因此不願收我,那該怎麼辦呢......”
柳東林已連續十日來書院報道了,他每日規規矩矩,來了就幫楊桃和陳院衛兩人幹活,一絲一毫都不敢越線,生怕陳柏石覺得他沒入學就來偷聽,對他印象不好。
起初他向父母提出要換書塾,柳家人十分驚訝。
太康縣私塾不少,但徐先生是正經秀才出身,他家的私塾雖貴,但在附近街巷也是十分搶手的。
柳家人不知道一向懂事的柳東林怎麼生出這樣的想法,但每每勸他,孩子雖應下了,卻整日郁郁寡歡。
小曹氏心疼兒子,見柳東林總是被打,最終還是看不下去,催着丈夫去找小姑子打聽那城外書院的事。
謝濂夫婦二人當初對謝淵去城外上學的事,隻想着他願意出門,不整日悶在家裡死氣沉沉的就行。
至于那先生有沒有名氣,去了又能學到多少東西,他們又不用謝淵去考功名,并不是很在意。
可看謝淵如今回家書不釋手,談吐間也富有條理,可見陳柏石雖沒有功名,但還是能教好孩子的。
謝濂将利弊說與舅兄,柳大郎和小曹氏回家想了又想,最終還是曹氏拍闆定案,決定讓柳東林換書塾。
起初他們并沒有對柳東林寄予厚望,隻是這份心是何時變了,他們也不得而知,或許貪心是人的本性,總是想着能得到更多。
柳東林就這樣過上了與謝淵先前一樣的日子,隻是他比謝淵更加忐忑與不安。
楊桃早就看出陳柏石嘴硬心軟,若是他讨厭的人早在第一天就趕跑了,哪會等到現在。
可看着柳東林惴惴不安的樣子,楊桃知道勸說無用,還是要等他慢慢習慣。
于是她今日決定還是多去寺院裡轉幾圈,少往湖邊去了,這麼熱,自己要是也中暑就得不償失了。
香山寺正中有三座大殿,兩側各有院子,左手方向是僧人居所與普通禅房,往右是客院,專給貴人和出手大方的富戶留的。
客院修得雅緻清幽,大多數小販不敢進去驚擾貴人,但還是有像楊桃這樣膽大的,拎着個籃子就溜進去了。
楊桃因之前還做了肉餡團子,基本不進大殿裡,都是從小路鑽到後院去找觀塵,或者在寺院附近兜售。
她日日在此,有了許多熟客,有時候又有觀塵幫她,都不用走到湖邊,就能将幾十個團子賣掉了。
可最近觀塵也不知去哪兒了,楊桃在菜地和後廚轉了好幾次也找不到他。
沒了這個向導,她不能精準定位好脾氣的客人,也怕自己一不小心會惹上麻煩,平時很少單獨進到客院裡來。
誰知今日運氣好,楊桃和柳東林一進門就看到院子裡人來人往,似是來了好幾個大戶,在外走動的下人明顯變多了。
楊桃挑了個面容和氣做丫鬟打扮的女孩子湊上去道:“姐姐好,姐姐可需要點心墊墊肚子?我這兒有地豆芝麻紅糖餡兒團子,紅豆餡兒,還有豇豆幹蘿蔔豆腐餡兒的,五文錢一個,保證皮薄餡兒足,姐姐看看。”
說着楊桃邊掀起籃子上蓋的布,露出籃子裡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團子。
如今艾草老了口感不好,楊桃便沒有加,隻在餡料上換花樣,
眉豆換成了紅豆,外皮也先蒸熟了才包餡料,再滾上一圈熟粉,形狀更漂亮了。
肉餡換成應季的豇豆和豆腐,團子外皮也換成了純大米粉,做成餃子形狀,夏日吃起來更清爽些,也更方便在寺院裡售賣。
那丫鬟正想去寺院廚房給主子找些吃的,掃了一眼楊桃的籃子,見她人長得利索,團子做得也幹淨,點了點頭道:“糖餡兒和豆腐的各給我拿三個吧。”
“好嘞!”
楊桃拿起竹制的小夾子夾出團子,放到芭蕉葉上給她打包好,還另外多送她一個:“多謝姐姐照顧生意,這一個豆沙的送姐姐嘗嘗,好吃再來!”
那丫鬟見她小小年紀嘴又甜,不由說道:“你先在這等會兒,我回去問問别人還有沒有要買的。”
楊桃笑得更燦爛了,好話不要錢似的冒出來。
柳東林即便不是第一次見楊桃賣東西,但還是時不時會被她的老道驚訝。
“小桃,你這麼會說話,以後若是去做生意,一定能賺大錢。”
楊桃笑得謙虛:“那我先借表少爺你的吉言啦。”
兩個小孩說說笑笑,并沒有引起過往人的注意。
而那買了團子的丫鬟回到禅房,用盤子裝好,泡上熱茶,又端到了隔壁的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