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無論栗施如何旁敲側擊,沒能探到老頭門派信息;
也不知道其胞弟名字、小師妹具體身份。
從NPC透露的口風,得知一個關鍵時間點:“永昌十四年。”
那年,似乎發生了許多事。
夜雨生死未蔔;
小師妹突然杳無音信;
名噪江湖的李春風也“死”于衆目睽睽之下。
老頭改頭換面,來到姜上村。
傳書小師妹、胞弟,說其等在姜上村,願與二人面對面化解彼此間的恩仇。
奈何,無論其胞弟,還是小師妹,不曾回書一封。
這一等便是三十三年。
“為啥不出去找人?”
栗施不解發問。
——就這麼硬等,未免太沒有誠意了吧?
得不到NPC的回答。
其醉得徹底,已然忘了他這個人,自言自語,愁腸百轉:“夜雨、師妹、阿光……夜雨、夜雨……”
栗施:= =
好家夥!
老頭真愛是夜雨吧,喊一遍小師妹與胞弟,得連喊三聲夜雨。
一邊腹诽,一邊費勁巴拉,将NPC轉移到房間。
好歹也是義父。
天寒地凍的,可别在室外過夜,一覺給睡死了!
他不就白讨好了嗎!
“呼……”
給NPC蓋好被子。
栗施長舒一口氣。
“姜湖”好感度+100!
栗施面色一喜。
不容易啊!
老頭好感度一直是0,所謂“素昧平生”——喊爹都喊了那麼多次!
“叮!”
系統提示:NPC好感度達到100,解鎖[風物]一頁。
激活【大啟見聞錄】。
“……大啟?”
栗施恍然:“國号嗎?”
想想,公測好幾天,一直還不清楚遊戲世界觀——姜上村封閉,似乎對外界有些戒備,不好打探太多敏感信息。
“看來是架空了。”
栗施嘀嘀咕咕:“不知道原型哪個朝代,應該在唐宋之後?”
随後打開【大啟見聞錄】,孤零零的一個老頭頭像。
虛拟書卷展開,“封面”是NPC基礎信息。
“扉頁”是一首五言絕句:“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栗施笑:“怪有文化細菌的……”
接着翻開“目錄”,章回題目全部“???”,隻點亮“楔子”。
“楔子”内容基本是NPC醉酒台詞的總結。
無非用詞講究,半文不白,氣氛拉滿。
【觀音不肯渡春光,春光有心;】
【春風易老随夜雨,夜雨無情。】
是“楔子”最後兩句結語。
神神叨叨的。
“春風?夜雨?”
栗施琢磨半晌,若有所思:“莫非‘觀音’是小師妹,‘春光’、‘阿光’……老頭親兄弟吧?”
所以,“有心”指的什麼心?
夜雨……為何評價是“無情”?
栗施充分閱讀理解,發揮想象力。
腦海翻騰出無數版本狗血故事。
無奈,有效信息太少了!
“算了。”
栗施按捺着好奇。
慢慢解謎吧!
現在……
剩餘一個來小時,就到他正常睡覺的時間了,趕緊上山撿一波垃圾!
跑圖得大半天。
好在,栗施順利搭上村民“便車”。
好幾戶人家,跟他一樣,連夜上山采蘑菇,打算賣給陳三。
栗施坐上牛車,特别自來熟,跟村民套近乎。
于是知道:小松菌、白桦茸什麼的本地不值錢,上集市兜售不如賣給陳三,省事還掙得多。
“驿城集市嗎?”
栗施語氣自然:“我還沒去過呢!”
年輕的NPC聞言道:“每月十五起有三天大集,小栗可千萬别錯過。”
另一NPC附和:“運氣好,偶爾能遇到西域行商。”
“西域行商賣的都是好東西,咱誰買得起啊!”
“買不起也不妨看熱鬧嘛!”
“确實,十多個人騎着一頭橐駝表演雜耍,可有意思了!”
NPC們聊得火熱。
栗施不時點頭,偶爾插話,瞎扯一些自己的“遊曆”,從NPC那邊套到不少信息。
比如:
所謂“驿城”全稱“曲水驿”,顧名思義,曲水邊的驿站,經過不知多少年發展,逐漸形成一座頗具規模的城鎮;
曲水驿坐落揚州與荊州交界;
揚州富商雲集、荊州魚米豐饒,驿城因此繁榮,引得西域行商不遠千裡也要光顧。
栗施訝異。
姜上村這麼偏僻,原以為藏在什麼犄角旮旯的地方呢!
——畢竟連第二個玩家都沒見到。
不承想,竟地處大啟最是繁華的地域。
繼續探口風。
得知:除揚州、荊州,另有青州、徐州、兖州、豫州……七個州。
總共九州。
大啟都城在豫州洛陽。
太熟悉了吧!
随後,栗施又聽到NPC說:最早是十三州,後來戰亂,有的州被吞并,有的州如今自立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