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山上破屋通六零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五月底,整個玉溪鎮的糧稅交至末尾,收糧的官價也定了下來。

羅楊都不需要多問就知道糧價幾何了,畢竟村裡人最近天天都在議論這事。

這日,羅楊去地裡鋤草回來,路上就遇着了同樣忙農活回家的羅大石和羅栓,大家不免也說起此事。

“現在官價是十文一升,那些個商人出了十二文。”羅栓就說。

羅楊說道:“比之前漲了一文。”

“趕巧呗。”羅栓說:“那些商人也知道許多老實的農民不愛把糧食賣給他們,為了多賺錢,那自然要比官價給的高。趁着之前發了一筆,現在官價出來了,那再不漲肯定沒多少人樂意賣給他們。”

羅楊知道羅栓說的是對的。

糧商收糧去不是當下緊着賣,而是留上幾個月,等大家夥手裡的糧吃的差不多了再高個幾文錢賣出來,賺的就是個差價。或者背後還有做酒水生意的,糧食拿去釀成酒賣掉,那更是大把的賺頭。如果運氣好碰上天災人禍缺糧的時候,有些商賈坐地起價簡直不要太狠,能賺得盆滿缽滿。

說白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要不是為了兜裡能多幾個子兒,誰樂意折騰這些。

“那三叔、栓子,你們打算什麼時候賣糧?”羅楊問道。

“我跟爹商量着再抻一抻。”羅栓顯就說:“過兩日玉溪鎮有集,我想到集市上看看去。”

羅楊想了想,說:“我同你一道去吧。”

羅栓應,“行啊。”

說定這事,又扯了幾句閑篇,差不多也到家了。

傍晚是桂哥兒掌勺,秋杏則在一旁指點。白日裡桂哥兒和椿哥兒一塊出門采了不少的蒌蒿回來,秋杏見了就打算做來吃掉,不然隔一晚上,到明早就放老了,不如新鮮的時候好入口。

桂哥兒想做飯,秋杏想着他也十一歲的年紀了,不算小了,自然就不攔着,心裡略合計,便打算教他做蒌蒿餅子。

桂哥兒自然跟着學。

蒌蒿洗淨切碎,然後跟摻了少許麥麸的麥面一塊揉,之後再放鍋裡小火烙。可惜桂哥兒依舊掌握不好火候,有些餅子烙糊了。好在羅家窮,大家夥基本沒吃過什麼好東西,加上今晚還有半盆螺肉青菜湯,竟也吃的有滋有味,這就叫桂哥兒很有成就感。

洗碗、磨刀、喂雞、擦身……等每個人把該幹的活幹完,天也差不多黑透了。

羅楊闩好門躺上床,跟秋杏說起去趕集的事,“糧價雖然下來了,但變得也快,我想趁着趕集去鎮上看看,合适的話就先賣掉一些,好歹換點錢來買鹽巴吃。”

油鹽醬醋對他們而言是個奢侈的詞,油是趕着做重活累活的時候才補一補、或者遇上買肉時吃一頓,其餘時候家裡做飯隻放鹽,畢竟沒鹽吃人會沒力氣。至于醬醋,羅家的醬壇醋壇早空幾個月了。

家裡如今隻有不到四十文錢,買鹽巴都不夠買兩斤的。

再沒錢入賬鹽都要吃不起了。

“鹽巴确實快沒了。”秋杏說:“原本我還想等貨郎進村的時候買點兒,相公既然要去趕集,那就買點回來吧。”

集上的鹽巴比在貨郎那裡的便宜一兩文,畢竟鹽是朝廷把控,販私鹽是死罪。貨郎就是做個小本買賣,自然犯不着去販私鹽,所以每次賣的都是從朝廷正經鹽商那裡買的鹽,價也自然貴一點。

羅楊原本想問還有沒有别的要買,可轉念想到家裡的錢,這句話愣是沒能問出口。

等糧食賣掉後再說吧。

月光如清輝入室。

羅楊在心裡盤算了一遍糧價如果還是這樣,那賣掉多少麥子合适。思量清楚後他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杏哥兒,明天我想上一趟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