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了錢,羅楊頓覺輕松不少,一路回家的步子都是輕快的。雖然接下來可能會難一些,但至少肩上沒太大的擔子壓着了。
屋頂炊煙渺渺,很快隐沒進雲層裡。有人家在熬豬油,香氣直繞鼻尖,混合着各種飯香糧食味兒,勾的人都饞了。
羅楊加快步子,走到院門口,就聞到自家竈屋裡也傳出了香味來,他看着正坐在屋檐底下劃篾條的羅松,放下背簍坐過去幫忙,嘴裡問:“你秋哥他們做什麼呢?”
羅松回答:“說是做腸面。”
這玩意兒羅楊是沒吃過的,去年殺的豬席面就做了,豬腸也做了菜,根本沒有剩的。之後即便咬牙去買點肉來吃,那也是買肥肉,順便煉油,這樣也能多吃段時間,腸面是沒機會的。
聞着這股香氣,羅楊想,那肯定是好吃的,“一會兒就吃到了。”
羅松應了聲,繼續埋頭劃篾條。
他這手藝是跟羅父學的,隻是頭兩年他也才十二三歲,力氣不大,沒學太多東西,現在都是摸索着來,要真有不懂的地方,就去問羅大石。
他現在編的東西不能賣,但自家湊合着用是夠的。
至于羅楊……他是跟羅松學的,那手藝就更不成了。
兄弟倆扒拉着将篾條劃好,秋杏和桂哥兒也将飯做好了。
沒花裡胡哨的,每人一碗腸面,外加一碟鹹菜。
面是桂哥兒和的,秋杏給他指點,所以面有些粗細不均。
哨子就是豬大腸,斜切成圈,先用野花椒、姜片、葫蒜片等料炒香,之後下豬大腸去炒。大腸裡面有油脂,很快就炒出油來,再加酒燒,然後加适量的水去炖,炖的時候加點香葉子、鹽巴和醬油,之後盛出鍋。
面煮熟盛碗裡,舀一勺帶湯的腸圈澆在面上,加切好的蔥花兒,這腸面也就做好了。
怕散了味道,所以沒加面湯,就用的腸圈湯。隻是量不大,導緻這面不是湯面,而是拌面。
用筷子拌勻,每根面條都裹覆上一層料汁,看起來極誘人。
吃起來也特别香!
因為佐料放的多,所以這面趁熱吃起來沒有絲毫的腥臊味兒,勁道又美味。腸圈更不遜色,咬起來略有嚼勁,甚至還帶有一點軟糯的感覺,真是越嚼越香。
每個人吃的那叫一個滿頭大汗,但就是不舍得放筷子。
桂哥兒更是一個勁的誇,“秋哥,你做的腸面太好吃了!”
羅楊羅松羅柏很贊同,但沒說出口。
秋杏高興,“你今天也幫忙了。”
“我就是幫忙和面了而已。”桂哥兒不居功,“這豬大腸都是你做的,特别香,沒有别的味道,比以前我們做的好吃多了!”
以前羅家是羅母做飯,秋杏自然不會接這個話茬,隻道:“那你多吃點,竈屋還有面。”
桂哥兒腦袋點的飛快。
今天這頓,就連桑姐兒都吃美了。哪怕羅楊他們顧忌着裡面有野花椒、姜、葫蒜等東西不能讓桑姐兒吃,隻是舀了少少一點湯汁給面沾個味道,桑姐兒也高興的手舞足蹈,面都吃了小半碗呢!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