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出了多少?”
“早上攏共賣了三豆腐箱,一箱能切二十四塊,三箱就是七十二塊,一塊五文錢,得三百六十文。這裡是多少文?”
“三百五十五文。”
“怎麼少了五文?”
“沒少,之前還切了一塊給大夥試吃呢,那塊沒算錢。”
“那就對上了?”
“對上了,是三百五十五文。”
這個數,叫在場衆人都愣住了。
三百五十五文……?!
照去縣城裡扛包算,這得扛上十二天!結果他們現在一天就掙到了?!
兩家人面面相觑。
不過這三百五十多文錢裡包含了成本,兩鬥四升豆子都是跟羅大石買的,照縣裡的價七文,那就是一百六十八文,刨除這,還剩一百八十七文錢。
而這些,也不是他們純掙的,之前做找木匠做豆腐箱、扯濾布等等,全都費了錢的。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确實是收到了銀子啊!可以說這首次試賣是大獲成功的!隻要這買賣持續做下去,那肯定有純掙的!
這樣的成功,沒有人不高興。他們心裡頭一片火熱激動,樂的根本斂不住笑。沒法子,地裡刨食這麼久,每年都巴巴盼着地裡收成高一些,到時候能多有幾鬥糧食拿去賣、多得幾個錢。
現在,他們終于有别的掙錢法了!
樂了半晌,羅楊才扯回正題,“我們從清早起來到現在就沒歇過,加緊做了四箱豆腐出來,得了這麼些錢确實值得高興,這也是我們應得的。不過高興歸高興,活還是要繼續幹的。”
“那可不是。”羅栓直接說:“楊哥,今天都是我們村裡的人來買豆腐,我估摸着明天别的村得了信也會來買,我們是不是要多泡點豆子預備着?”
“要!”羅楊肯定應下,“平日大家買豆腐要去縣城,而沒事誰去城裡?如今我們有豆腐賣,那許久沒吃過的人肯定會來買。我們本村,還有周圍的村,想吃的肯定會來。而且這才剛開始賣,生意應該不會差了。”
大家轉念一想,确實是這個道理。
縣城那麼遠,更近的地方有賣的,且賣的還更便宜,那怎麼也會選擇來這啊。
羅大石直接道:“那成,回去把豆子稱了泡上!”
周洋說:“叫栓子和你去,我和柱子留下幫着把這些家夥什規整規整。”
做豆腐用到的家夥什多,鍋碗瓢盆筲箕濾布豆腐箱等等,雜七雜八的一大堆,在家裡頭洗還得費勁挑水,得拿到河邊去洗。那邊水大,洗起來又快又幹淨。
秋杏忙說:“叔麼,你們回去吧,剩下的我自己收拾就成。”
“那哪兒成?”周洋說:“這麼多呢,我搭把手也快些。”
如此,秋杏也就不再推辭。
本來嘛,這就是兩家人一塊合夥做買賣,雖然是在他們這邊做,可仔細說來活也該大夥一塊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