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農家子,但人上人(科舉)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就連王老大一家,似乎也安安生生的,沒有外逃迹象。

劉氏自打得了夏稅征繳的通知,便成日将絞麻成線和紡布的活計搬到了院門口,盯着大嫂子一家的動靜。

她家和王老大家戶籍上的那些事,折騰到今天,是一件都沒解決!

丁口丁口銷不掉,丁産簿上賣出去的田畝也更不掉,更别提那與大嫂家分戶之事,更是門兒都摸不着!

那劉滿戶不過一分管了十來戶的戶長,就如此大的架子和脾性!

更别提那李都保了……

唉!

一件又一件的難事,擠擠挨挨壓在她的胸口,比臨南縣天上的層層陰雲還要濃厚。

肚裡的娃兒随時就要臨産,她幾乎是夜夜難安。

可隻要天一亮,她仍要撐着身子,頂着青黑的眼皮,做足一日的活,好歹給娃兒們多掙一口餘糧。

石蛋自那日他娘與他講了個分明,對兩家的難處也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他沒法去勸解他娘,不叫她這般行止。

隻餘一把少年人的精力,日日把他爹娘交代的活計全都幹完了,累到兩腿直打抽,仍然撐着偶爾悄摸的溜達到大郎家裡。

要麼就和牛二搭夥随便幹點啥,要麼就同大郎搭幾句話。

他們光着屁股一塊長大,想着如今見一面就少一面,叫他恁大的心思,也似他娘那般,無事便背着人歎起氣來。

這一日,王景禹從縣城裡回來,遇到了同樣在緊趕着紡麻的安三嫂子。

那安三嫂子看了看四周,對王景禹招手:“大郎!”

王景禹走過去:“三嫂子。”

安三嫂子停了手中活計,一把将王景禹扯到籬笆牆後,壓低了聲音道:“大哥兒,這夏稅馬上要開征了,你和你娘可有什麼打算?”

王景禹想了想,思慮着要怎麼同安三嫂子講。

他去老村正家讀書的事,同住一個村的村民之間自然很快就知道了。

隻是,他買書以及給村正家拿了六樣禮之事,老村正卻特别叮囑了一家人,嚴把口風,不得外傳。

小巒山二道峰那片菇場,王主簿給他批下了文書,但如今産量有限,隻隔三岔五才由牛二分散着到幾處集市上賣一回,也并未引起人的注意。

因此,在安三嫂子和其他村人們眼裡,他們家現如今還是靠着春前那些吃食,很偶爾的也能在山裡采些許山産和草藥,渡熬着日子。

原先王母的身子眼見要壞,這唯一的大人倒下了,一個十歲娃帶着兩個四歲崽,無論如何也沒什麼活路。

現如今,不少人都親眼見了王母身子顯而易見的大好,也開始收了田裡的麻,織起布來。

可到底,他家這個風雨飄搖的狀況,是無論如何也頂不住接連要來的夏稅秋苗兩輪征繳!

安三嫂子見他沉默,卻以為這哥兒并沒主意。

又掃了眼四處,确認沒人瞧得見他們二人,悄悄道:“大郎,你還小,有些事還不能明白。以你家目前的情況,這征稅就是催命符!雖有那二畝地不錯的地,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頂不上用了。以前你娘身子不行,咱就不說了。”

“可現在也不是沒活路……”

王景禹已料到了安家嫂子要說什麼。

隻聽安三嫂子繼續道:“聽說大裡村那個劉滿戶,一直還想把你家最後那兩畝地買走,要嫂子說,趁這幾日裡,你就賣與他!得了銀錢,抓緊的預備好吃用,到那小巒山裡躲一躲,有你娘牽拉着,怎麼也能把今年一年過去了。隻要人活下了,就比什麼都強!”

果然,安三嫂子這是在勸他們一家四口,也進了小巒山深山裡去,做逃戶。

王景禹對此沒說什麼。

他看了看安三嫂子滿眼的血絲,深陷下去的眼窩和此時強撐着依然佝偻的肩背。

緩着聲音道:“多謝嫂子了,我會和娘商量商量。嫂子家怎麼樣了,今年可還會好些?”

安三嫂子聽王景禹這句問,想到自己家的事,即使對着王景禹一個不大的哥兒,也掩不住滿臉的憂色。

一時虛空了眼神說:“我們安家丁口過多,偏偏地又少,這夏稅征的就是丁口,年年都是個關!自家田裡種的麻早就紡完了,一大家子再節省着穿用,剩下的也如何都不夠數的!去買麻又買不起,我們妯娌幾個帶着閨女們,接了替别人紡工的活,日趕夜趕的,多少能得些工錢……”

自家的境況說起來,那就又是一籮筐的無能為力的散碎。

對着一個十歲小孩,安三嫂子也無意說再多。

“況且,丁口多太多,舉家出逃可就太難了!一旦我們逃了,這麼多丁口的稅役攤到另外幾戶頭上,可不就直接把他們也壓垮了……你們不同,好歹還有你二叔支着,真要逃了你們四口小的,連一個丁都算不上,其他十來戶也不至于真就擔不住。”

“好,嫂子說的分明,小子知道你是為了我們四個考量。嫂子,家裡要是有什麼難事了,也可以來與我和娘說說。”

安三嫂子心道,你們一家都什麼光景了,再有事也找不着你們說去啊!

王景禹知她心思,也沒再多說,隻道:“嫂子快去忙吧,今兒的話我記下來,也不會再和任何人提起,嫂子安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