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意用了一下午時間和丁珰父母敲定定制義眼這件事。
“定制義眼管保十年,當然丁珰可以随時來我店裡更換。”
舒意反敲着筆杆,她漂亮地轉着筆,筆尖順勢調轉,在丁父給的A4紙圈出一行重點,輕敲兩下。
“丁先生,我想把話說在前頭,我不是慈善家,幫助丁珰是為了我未來幾十年的生意考量。目前國内定制義眼藍海不大,也沒有寡頭企業,如果我做好了,說不定能幫到更多有義眼需求的人,所以丁珰的試戴體驗非常重要,她——可以說是我的實驗對象,也是品牌的代言人。”
丁父丁母文化程度不算很高,但聽得極其認真,某些地方甚至用紙筆記錄。
“蔚小姐,既然您和周先生是男女朋友,那您應該知道丁珰當年發生的事情……”
丁母神色難堪地搓了搓手,低聲道:“我們就這麼一個女兒,能不救嗎?傾家蕩産也要救。我不騙您,您說的我很心動,誰不希望自己女兒自信漂亮?可是您也看見我們家的情況,這家店盈虧不定,生意好的時候能淨賺一些,但我們還有許多外債……”
舒意認真聽着,附和地點頭:“我明白。我不會收取任何費用,這點您盡管放心,我是蔚海國際蔚長纓的女兒,不是詐騙傳銷組織。”
丁父丁母互看一眼,登時一驚。
蔚長纓這個名字并不陌生,甯市優秀企業家、慈善家、納稅大戶。
至于蔚海國際,更是甯市的地标性建築和企業,多年來一直扶持政府項目,甚至創立了專為山區失學女童的助學基金會。
舒意寬慰地笑了笑,擡手握住丁珰細瘦白淨的手腕:“我想帶丁珰親自到美國,嗯,她還是未成年人,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丁阿姨您能陪在她身邊,當然,你們一家都陪着最好。我畢竟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不能時時刻刻地陪在丁珰身邊。”
丁珰怯怯地擡眼,那隻沒有光彩的右眼沒有淚腺,但分明閃着細碎的光。
“……為什麼?”她細聲細氣地問。
隻是陌生人而已,有必要為了我做到這個程度嗎?
她不懂。
舒意揉了揉女孩子柔軟的額發,溫柔地彎起眼眸:“我媽常常和我說,人要結善緣。我和你之間,我們有緣。”
丁珰聽懂了卻不敢懂,她用力地哽咽,一轉頭,撲進丁母懷裡。
丁母安撫地拍着她瘦骨棱棱的背脊,也是啞口無言。
“蔚小姐,铛铛現在是休學狀态,她有時間……但是,但是,您這樣大恩大德,我們怎麼報答得了?”丁父抹一抹眼淚:“當年也是,借不到醫藥費,還是周醫生替我們墊上,到現在還沒還清,怎麼好又欠你的人情?”
舒意不知道這份内情,當下愣了愣,卻又笑起來。
她看得出周津澈不缺錢,如果他當年出手幫助丁家,後來這幾年又一直照顧丁家的生意,确實是他那種沉默又妥帖的善意,也确實是他能做得出來的事情。
“您喊我舒意就好。舒服的舒,意見的意。”
她的笑彎在唇角,保持牽住丁珰的姿勢對他說:“如果您覺得這件事情會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我們可以走資助流程,我會幫助丁珰一直念到大學畢業,當然,她以後可以選擇相關工作,也可以去做自己真正想從事的事情,無論什麼都好,您做父母的,也不想丁珰被困在這裡吧。”
話說到這個份上,還有什麼拒絕餘地?
丁父丁母互看一眼,她的态度太好太誠懇,沒有高高在上,也沒有随心散漫的施舍,她把丁珰放在一個可以和她平等交流的台階,所有的好不好都隻問向丁珰。
如果丁珰說好,她當然樂于接受;如果不好,也會尊重丁珰的選擇。
當年九死一生,數張病危通知單,一天十幾萬的ICU監護室,最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難道丁珰要一輩子困在這間小小的店面嗎?
她也想要飛出去,她也想要有朝一日,成為像蔚舒意這樣堅定又勇敢,面對持刀歹徒面不改色、第一時間把弱者護到自己身後的人。
丁珰緊緊攥拳,修剪齊整的指甲深嵌掌心,她深吸一口氣,又呼出來,反複幾次,終于定下慌亂無措的神思。
“這幾年,我一直在學英語。”
終于,她鼓起勇氣對上舒意,那雙純真又幹淨的雙眼認真地回視着她:“我的口語還不錯。我願意試一試。”
商談到傍晚,一場急雨狂風的光景,舒意站在廊檐下打電話,彎着食指指節别過耳後紛亂發絲,很快又被攜摻雨線的冷風吹得滑落。
丁珰站在她身後,細着聲音問:“舒意姐,我爸媽提前閉店了,你留下來吃飯好嗎?”
舒意白皙手腕輕輕一翻,挂了電話,昏沉黯淡的天色中,她回過來的面容溫柔美好。
“這頓飯我不付錢喔?”開玩笑的口吻。
丁珰被她逗笑,活潑潑地朗聲:“當然!”話音一落,歪着頭:“周醫生下班嗎?留了他的飯。”
舒意看了她好一會兒。
留這個字,丁珰用得很微妙。
也許她沒有别的意思,卻讓她想起很多年前,她家裡人也總說“給舒意留飯”這句話。
她牽着丁珰的手往回走:“他來。”
“那就好。”丁珰點頭。
這小院是丁珰家,聽說丁父早年從事建築一類的工作,後來是因為丁珰出了意外,才放棄收入頗豐的本職,轉而投向餐飲行業。
好在丁父的手藝着實不錯,再加上夫妻兩人平時的人緣很好,一來二去,竟也慢慢地經營好幾年。
傍晚時分的空氣潮悶,壓着一股雨水降落未落的沉重。
舒意掂了掂丁珰手腕,這幾天似乎養出了一點圓乎的肉感,丁珰乖巧地依偎着她,全心全意地依賴。
她進廚房的次數不多,原本想幫着折一折菜,被丁珰挽着手臂推到了小院。
雨醞釀許久,最終沒落下來。
舒意撚着腥味厚重的魚食,垂着眸,一隻手百無聊賴地投喂錦鯉,另隻手同樣百無聊賴地刷朋友圈。
“官宣”帶來的長尾效應依舊存在,不少人拐着彎打探舒意的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