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知道。你走沒多久就來發瘋,說讓你給李江補課,我推了。李江一個混混,複讀兩年了,哪裡是上學的料子。又說讓你給李河補課,我也說沒空,李河整天陰沉沉的,那一家子哪兒有好人。再說你現在是大姑娘了,要注意分寸。他家那個爛泥潭,沾都不要沾。”竹林厭惡擺手。
竹青明白,“呵呵,李大伯要不是水廠元老,根本保不住工作。他家兩個女兒說是走丢了,誰知道他們是送養了還是賣了,為了生兒子,人性都沒了。”
“你哪兒聽來的?這哪裡是你小孩子家家該知道的。”竹林大驚,他從來不讓女兒聽這些髒事,她媽在的時候,更不和李家交往。
“院子裡的人都這麼說。”竹青發現自己說漏嘴,這些父母眼裡不該她知道的腌臜事,她要過七八年才知道。竹青立刻轉移話題:“廚房怎麼堆了這麼多東西?”
“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送的禮。看見李江兩母子我就搬進來了,不然她給我順走個什麼小件。”這種事情以往不是沒有發生過,竹林都懶得細數。
“雞蛋、挂面、白糖、餅幹這些尋常走禮我記着,以後還人情。你來看看這毛筆,是湯嘉岷今早送來的,就那個湯校長的外孫子,保送那個。說是湯校長給你的,咱們和湯校長一家隔着院牆的鄰居,可惜從來沒交際。還是你争氣,湯校長當了一輩子老師,最喜歡好學生,你給一中争氣啊!”竹林從一堆禮物裡挑出一個黑色木盒子。
“爸,湯嘉岷是我同班同學,認識的,不用解釋那麼詳細。”竹青摸着木盒子感歎:“挺高級的。”
“對,聽說叫湖筆,高級貨。你剛走,湯嘉岷就來了,你們路上沒碰到啊?”
“沒呢。”竹青認真端詳毛筆,做工真精緻。
“小葉子啊,你回你奶奶、外婆那裡報個喜,住兩天再回來。”竹林建議。
“我還怕她?”竹青知道她爸想她避風頭,李江一家子,無理賴三分。
“行啦,小祖宗,她不長你輩數、長你歲數,讓人知道了又要說嘴。”
竹青不情不願點頭,“我下午去奶奶家,報了喜就去外婆家,外婆種的晚熟李子還有呢,我在他家多住兩天。”
竹林點頭,光聽她的安排,就知道她對奶奶家不親近,心都偏在外婆家。唉,可是有什麼辦法呢?想想這些年的事情,竹林也不啰嗦壞她心情,隻道:“去吧。”
去長輩家裡,不能空手。竹林把東西收拾到一個編花的戲篾背簍裡,體體面面叫竹青背着去,還給拿了張嶄新的紅色大鈔,“拿着,别省。”
竹青脆生生應了,出門就找好朋友家裡借了個火三輪,背簍往車廂一放,噔噔蹬往奶奶家去。
“奶,在家不?我給你送雞蛋來了。”隔着院牆,竹青大聲喊,她奶就在門後頭陰涼地方坐着,見她一手提着雞蛋,一手提着餅幹進來,笑眯眯過來接。
“不年不節的,咋來了?快,屋裡坐,自己拿冰棍。”奶奶把東西放八仙桌上,問:“你爸呢。”
“我爸看店呢。我來給你報喜,我今年高考全縣理科狀元。”
“喲喲!了不得,了不得!”奶奶放下蒲扇,親自去冰箱裡給她找了個“火炬”,“吃,冰淇淋。”
“我爺呢?”竹青毫不客氣接過,撕開包裝大口咀嚼。珍惜現在吃不胖的幾年,往後吃草都要計量。
“老槐樹下頭擺龍門陣呢。我叫他去,大喜事,趕緊回來。”
竹青攔住作勢要起身的奶奶:“别啊,我爺掐着時間去的,讓他多耍會兒。我跟奶多說幾句話。我叔呢?小遠呢?小甯呢?都好吧?”
“好,好,都好。你叔你嬸去地裡了,前幾天剛割了稻子,稻草沒收呢。小遠、小甯出去玩了,看時間也該回來了。再過兩年,小遠也該考大學了,你筆記留着,小遠用了還能給小甯呢。”奶奶笑眯眯安排。
“行啊,等小遠、小甯回來,你讓他們到我家去,都整理好了。”竹青有一搭沒一搭和奶奶聊着。
“真給咱家争氣啊,打小就機靈。瞧瞧,就說這餅幹,你三歲時候,姑奶奶回門給你爸、你叔各帶了一包餅幹,我都忘了,你還記得呢!放在八仙桌上呢,比你都高,你看一眼就記得,打小就聰明,三歲就識數!”
竹青笑笑,這個例子媽媽說了好幾次。遠房姑奶奶走親戚,那時候自家和叔叔家還住在一起,兩包小小的餅幹是那時候的高級貨,奶奶把餅幹都收起來,準備給叔叔。自己記住了,有一包是自家的,給要回來,還被奶奶說饞嘴呢。
奶奶舉這個例子說明自己聰明,媽媽舉這個例子說明自家總受委屈。
竹青吃完了冰淇淋,笑道:“奶,爺他們都不在家,我就不多呆了,先回去了啊。等小遠小甯回來,記得讓他們來找我玩兒啊!”
“咋就要走了?屁股都沒坐熱,多耍會兒,留這兒吃下午飯!”奶奶熱情招呼。
竹青看她屁股都沒擡起來,知道這是留人的客套話,三步并作兩步,擺擺手走了。
走出奶奶家的小路,到了大路上,竹青才重新跨上火三輪,往外婆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