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任星傑的助理發來的招工信息,去的是個都市劇組。
劇組大部分取景地都在本市,許盼一按地址搭地鐵轉公交先去酒店報道,接待他的人很忙,五分鐘内接了三個電話,他還沒把簡曆拿出來,合同已經飛到了跟前。
對方顯然知道他是經人介紹進來的,默認他是業内人士,随便問了幾個問題,就把合同給簽了,又從泡面桶下抽出一本還沾了點盒飯油漬的劇本,扔給他就出了門。
許盼一的學習癖已經成型多年,從不打沒準備的仗,即便接這個工作帶有私人目的,但來之前還是極有責任心地認真了解了一下跟組編劇需要做的工作。
這職位說高端點叫關鍵崗位,能保證現場拍攝進度,保證劇本完美落地,說不好聽點就是救火隊員,什麼服化道出問題,什麼場景預算不夠,什麼劇本情節拍不出來,什麼演員老師出意外,什麼流量演技實在不過關演不出效果的,反正就一個字,改,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從劇本源頭入手,改到能拍且能拍完為止。
不論怎麼改,都要基于原劇本劇情,許盼一百無聊賴,開始翻看起劇本來,心想,這個劇組也是奇葩,考慮到效率問題,難道不應該找原劇本的編劇來跟組嗎?
為什麼會從外面請人?
任星傑本人并不在這個劇組,他才剛剛小火,在娛樂圈腳跟都沒站穩,手恐怕還伸不了這麼長,背後必然有高人做法。
還得徐徐圖之。
悶頭連看了一上午,午飯時候,許盼一也不知道規矩,他剛來場務也沒叫上他,等餓的時候,隻剩四顧心茫然。
去樓下吃個飯?
這時候有人給他遞了一隻塑料餐盒,說:“還看呢?看完了嗎?”
“還有一半呢。”
“我叫費雯,也是這個組的編劇,你一看就是外行吧!”
說話的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穿衣走舒适路線,寬衣闊褲,腳踩拖鞋,一頭齊肩發毛躁得張牙舞爪,臉上半點不帶妝,鼻頭架着一副圓框眼鏡,擋住了大半張臉,從許盼一的角度能發現鏡片并不厚,可見不是個近視,隻是因為這個工種,防藍光用。
許盼一想了一下,試探性地說:“在學校寫過公衆号小作文算麼?”
老實說如果剛才簽合同的人不是那麼利索,他勢必要自誇幾句,再用視頻賬号擡擡身價,但現下嘛,完全不同了。
……果不其然,對方對他業務能力的空白似乎并不在乎,甚至眼睛都沒瞪一下:“難怪,我說呢,業内現在誰還敢接這個燙手山芋,也就欺負新人。”
這可把許盼一唬住。
他還打算套任星傑呢,聽這話,倒像是人家先把他給套住了!
看看身前的小夥子,戴着一副黑框眼鏡,整個人呆呆的,眼裡還殘留着大學生般清澈的愚蠢,費雯忍不住笑道:“你應該問有什麼是沒有問題的!這賣身契都簽了,我說了你别生氣啊,你呢,其實就是來頂包的,不然這劇組班底,再怎麼也不可能找個前期連劇本都沒參與的來跟,更不可能找個外行!”
“原來是沒人幹的髒活。”
許盼一嘟囔着,此時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隻是覺得一切合理起來,畢竟他雖然對娛樂圈不甚了解,但也知道演員看咖位,劇組看班底制作,幾大千萬甚至上億的投資砸下去,總不會比自己當初的草台班子差。
事實證明,這世界上看似撿漏的工作背後總有大坑,不然該搶手得都能從昌平排到東直門,輪不到自己撿便宜。
然而合同都簽了,也不能反悔,那就既來之則安之吧。
費雯拍拍他的肩,拉了張桌子過來,和他拼一塊吃飯:“你心态還挺好的。”
許盼一擔心地說:“不會坐牢就行,我看娛樂圈坐牢率挺高的。”
“……”
“有那麼吃驚嗎?”許盼一剛掰開的一次性筷子掉到了地上:“……不會真是背黑鍋的吧?”
“那不至于!也就前面那個跟組的跑路了,拉你來湊數。幹這工作倒不會犯法,但是會在網上被人問候祖上十八代,你知道的,文藝工作者最愛惜羽毛了,有的人接受不了這個,就不幹了。”
許盼一扯了扯嘴角:“你才樂觀吧。”
費雯說:“我不一樣,我得保證自己有飯吃,不得早早去見老祖宗,說到底,咱牛馬就該考慮一點接地氣的東西。”
她指着一旁成堆的紙張:“比如那堆沒寫完屎山,都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