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在你床上的人是我。
否則這醋,是要吃一輩子的。
——《公子宜修》
十歲那年,季修大病一場。
自那之後,他性情大變,每天在皇宮裡一哭二鬧三上吊,除了想死還是想死。
在奉帝的衆多皇子公主中,屬季修最得聖上喜愛。
十歲以前,他和父皇曾擁有在皇室裡難能可貴的父子情,加上他小小年紀就展露過人的才智與膽識,所有人都認定他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選,隻是這一切在他十歲那年倏然終止。
那場大病過後,他變得不再像原來的三皇子。
體弱、噩夢連連,甚至幻覺不斷,他慢慢變成如今這副對人世毫無眷戀隻想去死的散漫之态。
如今七年過去了,無論是宮人還是百官,都對他失去了興趣,唯獨奉帝不曾放棄。
多年來一直遍尋名醫替他診治,更是搜羅天下奇人異事供他娛樂。
想起這些,季修内心一陣酸楚,面上卻無所謂道:“不知父皇是怎麼想的,難道他老人家不知道人才是最無趣的東西嗎?派你來有何用?”
對于三皇子的乖張無禮,阮相宜早有耳聞,所以隻是淡淡地一笑:“我想問三皇子幾個問題。”
“哦?”季修回頭,雙手抱胸,譏诮道,“向來隻有我問他人問題的時候,你膽子倒是不小。”
膽子何止是不小,這人都敢在他站着的時候還坐在椅子上不動如山了。
要不是他生性不計較,此人不知要被砍多少次頭了。
“那我能問是不能?”阮相宜又給自己斟滿茶,昨夜陪着季修飲了幾口酒,這會兒正口幹得不行。
“問。”季修重新在圈椅上坐下,他倒要看看這人想要做什麼。
“第一問——”阮相宜神情自在,仿佛面對的不是擁有滔天權勢的三皇子,而是一個普通的平頭百姓,“三皇子這内寝,可有外人來過?”
季修毫不猶豫道:“自是沒有。”
“第二問——”阮相宜嘴角噙着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不緊不慢道,“那三皇子可曾與陌生人同床而眠過?”
“自是也沒有。”季修道。
“最後一問——”阮相宜放下茶杯,直視季修,緩緩道,“我是否為第一人,第一個有幸與三皇子共度良宵之人?”
季修:“……”
能不能好好說話,好好的一句話非要說得這麼暧昧不清嗎?
但他也隻能硬着頭皮承認:“是。”
話落,他反問:“是又如何?”
阮相宜卻不說話了。
他展開手中折扇,動作優雅地起身,走到距離季修三步之遙的地方停下,才重新開口:“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鬥膽請求三皇子答應我一事。”
季修微微皺眉。
不知為何,他沉寂許久的心竟真在此人的三言兩語之下有了複蘇的迹象,生出一種名為“好奇”的陌生感覺。
“何事?”他到底還是按捺不下這種新奇之感,順着阮相宜的話問道。
“若我能在這重華殿待上三日,且不讓三皇子覺得無聊,那便将我留在身邊,我所求之事就這麼簡單。”阮相宜直視季修,語氣依舊淡淡的。
“這個請求倒是有趣。”看來父皇這次找來的人有點本事,不僅目無尊卑,還敢跟他提要求。
“這麼說,三皇子是答應了?”阮相宜有些訝異事情如此順利。
“我也有一問。”季修懶懶地靠在金柱上,目不斜視道,“你若如實回答,我也不介意陪你玩玩,反正日子無聊。”
“三皇子請問。”阮相宜合上折扇,示意他繼續說。
“你如此費盡心機想要留在我身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其實季修并不在意他的真實意圖,他要是能刺殺自己那可再好不過了,但他就是突然想問這個問題。
問題一出,隻見阮相宜原本淡然的神情突然變得哀戚起來,隻差兩滴淚就可以表演我見猶憐了。
季修:“……”
這唱的是哪出?
然後他聽見阮相宜略顯凄涼的聲音響起:“小人家中貧苦,上有重病老母,下有幼弟幼妹;我自小又體弱多病,這皇宮裡樣樣都是頂好的,要是能留下自是小人幾世修來的福分……”
“停——”季修打斷了阮相宜快要潸然淚下的陳詞。
這番話怎麼聽怎麼耳熟,前幾日他是不是才剛從哪個話本子上讀過?
季修半信半疑地看着阮相宜。
“總之就是家裡窮,缺銀子。”阮相宜的情緒絲毫沒有因為被突然打斷而受到影響,哀傷之情依舊溢于言表。
季修嚴重懷疑此人在演戲,可是他沒有證據。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他答應了阮相宜的請求。
這廂有人頭疼,那廂有人頭更疼。
大奉十年,前朝動蕩,後宮□□,時疫流竄,戰火四起,民不聊生。
不過寅時,朝堂下已經黑壓壓站了一片人。
文武百官無不戰戰兢兢,神情肅穆,都等着龍椅之上的那人發話。
奉帝微閉雙眼,擡手揉着額角。
——廢物,一群廢物。大奉朝養你們這麼多年就是為了讓你們站在底下當鹌鹑的嗎?
大殿裡鴉雀無聲,無人敢當出頭鳥。
“各位愛卿可有事啟奏?”奉帝威嚴的聲音響徹大殿,話音落下卻歸為平靜,久久都無人應話。
落針可聞的靜谧空氣被一道铿锵有力的聲音打破:“啟禀陛下,微臣以為,眼下最要緊之事有二,一為與他國友好邦交,二為派人驅疫赈災。民乃國之根本,是以,眼前赈災實為頭等大事。”
開口之人乃奉帝的第二子季青臨,二皇子年方二十又一,已封王開府六年有餘。
他說的奉帝何嘗不知?難就難在如今國庫空虛,兵力疲弱。
不等奉帝追問,季青臨已然繼續道:“微臣鬥膽,願帶頭縮減青王府每日用度,并捐白銀五萬兩及金銀首飾、布匹糧食若幹,以作赈災之用。”
他年紀輕,每年俸祿不過萬兩,願意拿出這個數無疑是起到了巨大的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