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了就會了也可以等同于熟能生巧。
在大部分情況下,羅以嬌對熟能生巧是百分百贊同的,意思是對一件事從完全不熟悉到上手,最後到能熟練的做出來,時間就是熟能生巧的催化劑,反複、重複的做同一件事,就能在時間的催化下完成質的轉變。但這種情況不是沒有例外。
有些人做一輩子飯也不能成為業餘家常的天花闆,數十年如一日。
比如她。
隻是能吃、能熟,能從食材端到桌上,真正要突破這種局限,還是要靠一點天分。
這就是普通廚師和國寶級大廚的不同。
她想要從家常靠向專業,那可能需要億點點天分,姜渝同志則不然,看他的架勢,已經很有專業廚子的架勢了。
啧啧啧,羅以嬌撇撇嘴,一個人的優點也未免太多了吧?
這是什麼?小說中的天之寵兒?
她嫉妒。
羅以嬌忍不住問道:“那姜渝同志還會什麼?”
姜渝搖搖頭。
“不會?”
“沒了?”
在她的猜測下,姜渝說:“不知道,羅同志突然這樣問,我一時半會也想不起來。”
懂了,優點太多,一時說不完。
她心累地伸出爾康手:“沒事,不用說了。”
再問她是小狗!
她為什麼要折磨自己呢,放過自己不好嗎?
這個時候,羅以嬌終于懂得了那句話:不要攀比。
耳邊,是姜渝同志難得的低聲輕笑。
笑容中,仿佛還帶着絲絲縷縷的寵溺,軟了聲線,朝她請求:“我手上有點忙不開了,能不能麻煩羅同志幫忙添點火。”
羅以嬌明知他可以身兼數職,不需要幫忙,但她不是不識趣的人,給台階就下:“那行吧,我正好有空。”
她像模像樣的坐在竈膛前,随意加了點柴火。
姜渝現在做的這道菜是蘿蔔絲肉丸,蘿蔔絲在鍋裡煮成奶白色的湯汁,咕噜噜的冒着熱氣泡,準備好的肉丸就可以一顆顆加在湯汁裡了。
湯匙一刮,一個個肉丸就形成了圓滾滾的丸子,在湯汁裡滾動,肉丸彈動,一點也沒有松散開,這個場景,已經可以偷師學藝了,羅以嬌準備自己下次也試試。
姜渝下着丸着,隔着鐵鍋升起的霧氣,輕緩的說道:“這道菜是小時候在家裡幫廚的嬸子教的,我家裡人不常在家,就請了嬸子給我燒飯,她祖上還做過禦廚,很會做吃食。”
後來局勢緊張,嬸子就離開了,正好他已經十歲左右,姜渝就開始自己燒飯了,并不是什麼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相反,在他們大院裡,像他這樣早早就自己動手的小同志比較少,同齡的小同志都有人照顧,當母親的、爺奶等等。
羅以嬌托着腮,已經從偷師成了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