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說幹就幹,要不是現在過年,這會就坐不住準備去村裡轉轉了。
羅以嬌哭笑不得,她是明白了什麼是急性子,像她大舅母這種性格就是急性子。有事必須立馬幹,不然會一直惦記着,吃不香,睡不好,天生的解決問題的人。
他們今天來得不巧,二舅母帶着一家老小回娘家去了,羅以嬌跟大舅母說過話,又陪着兩個表姐說說話,剩下的表弟年紀也不大,跟羅傑差不多同齡,兩個人一見如故,現在滿村去玩了。
他們在大舅家待到下午,早早吃過晚飯,這就準備回去了。臨走,羅以嬌悄悄給外婆塞了個紅包。
到家天都黑了,羅以嬌第二天去大伯家裡說了聲,給他們說了過去挑花生的時間。
過了初二,剩下幾天都是走親竄門的時間,好在不管是走親還是竄門,燒飯做事都有人幫忙,羅以嬌在親戚們眼中屬于“沒結婚,還是小姑娘”,把她趕到一邊,都不讓她做一點事的,閑得她隻能磕着瓜子到處聽八卦。
果然這證明了一件事,沒嫁人就是好啊。
單身生活有人疼,有人把她當小姑娘,如果她嫁人了,相信這些待遇通通都不在了。
總體說來,她這個年過得很舒心。
過了初六,羅永民同志就準備回城裡了,他在器件廠幹了多年,在城裡也有人情往來需要走動,再過兩天廠裡也要開工了。
他去給老爺子兩個說了聲,老爺子兩個什麼都沒說,隻叫他在城裡好好幹,還有家裡早就準備好的一袋幹貨,讓他帶去城裡。
這些張蘭早就準備好了,不少親戚都給準備了點的,給二弟家準備的最多,年年如此,除了讓他們帶去城裡吃,還準備了一部分讓他們給同事們分一分的意思。
羅以嬌也記得,以前這些幹貨帶回去後,梁蘭蘭同志都會拿出來給家屬院的鄰居們送一點。
他們夫妻兩個能從農村走出去,在城裡站穩腳跟,除了在工作中沒有犯錯以外,跟他們會做事做人也有關系。
比如住在他們家屬院隔壁的鄰居,跟他們前後時間進廠,但平時不會做人,情商低,說話得罪人,而羅永民同志人和氣,不冒頭也不軟弱,同樣的工齡下,羅永民同志就被選上了小組長。
羅永民道了謝,接過這袋幹貨,對大哥大嫂在暗地裡的幫助,他一直都記在心裡。
回了家,他們父子兩個的東西已經收拾好了,帶回來的年禮都送出去了,隻有兩件衣裳和幹貨,羅永民在堂屋站了站,沉默了好一會才開口:“你不回去。”
話是疑問句,但語氣很肯定。
羅永民問的自然是羅以嬌。
羅以嬌愕然一下,點點頭:“不回去。”
羅永民:“你媽說讓你跟我們一起回去。”
回去幹什麼?按梁蘭蘭的話:
嫁人。
有一個在省城讀過書的女兒整天躲在鄉下,梁蘭蘭聽着那些風言風語都覺得沒臉見人,之前是羅靜芳的婚事重要,隻能把這些放在一邊。
來之前,梁蘭蘭同志鄭重把帶她回去的任務交到了羅永民同志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