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肯定說道:“肯定有我堂哥他們幾個吧。”
劉嬸難得為他們說話:“不止呢,還有其他人。”
羅家兄妹的恩恩怨怨大家都聽過一點,當然也沒放在心上過,還得感歎句“年輕人就是喜歡吵吵鬧鬧”。
羅以嬌:......
劉嬸:“你知道餘家偉吧,他們那一夥才是偷摸胡豆最多的,最喜歡三更半夜去地裡偷了,好幾回還被當場給抓住了呢,看他們那時候年紀不大,村裡也不好追究,口頭教育幾句就給放了,也就這幾年大家日子好了不少,家家都種了胡豆,這豆子才少被霍霍了。”
羅以嬌:......
霍霍得少就不是霍霍了嗎?
劉嬸别忘了你可是頭上有一個閃亮稱号,“村溜子之母”頭銜的!公然偏袒啊這是!
她委婉提出:“既然胡豆經常被霍霍,怎麼不換豆種呢?”
劉嬸一時沒反應過來:“換豆種?”
就像人跟人經常接觸會感情升溫一樣,農民對土地和種植物也天然有一份感情,尤其是常年種的種植物,已經形成了一種本能,什麼月份種什麼成了既定流程,下意識拒絕了:“不種胡豆還能種什麼?我都種習慣了。”
羅以嬌:“種豌豆!”
她要為豌豆打抱不平,争取進步的權益!
劉嬸沒放心上,笑道:“豌豆啊,豌豆也種了點,就旁邊那塊地,豌豆也容易長,别說種角落了,就是種在坎上都能結不少,摘一點回去用豌豆蒸米飯是真不錯。”
...嗯,她聽着都有畫面了。
羅以嬌砸吧着嘴。
豌豆:豌生艱難啊。
“不錯就多種點呗。”羅以嬌決定回去後,她先在地裡栽一點。
劉嬸:“夠了夠了。”
羅以嬌繼續跟劉嬸東扯西扯的:“嬸,豆子成熟的時候,鎮上有賣的嗎?”
“有!”劉嬸:“以前少,就周邊挑點來換,這兩年多了不少,一條街十挑八挑都是挑着來賣胡豆的。”
胡豆VS豌豆,胡豆完勝。
其實這是供需關系決定的,現在雖然家家戶戶條件好了點,但平常還是缺少油水,豌豆本身吃油,在油水滋潤下才會發揮這道菜的本質;而胡豆的用途更廣一點,煎炒烹炸,哪怕是最簡單的煮水都能變成一道下酒菜,更不提過年過節時,家家戶戶常備的花生瓜子胡豆,這可是風靡萬家的招牌小吃。
王牌小吃,當然不一樣!
羅以嬌蹲了半天,跟劉嬸唠了好一會閑嗑,起身回家了。
臨走,她從劉嬸處讨要了一點胡豆和豌豆種子。
她沒有說服劉嬸,但她說服了自己多種一點,怎麼不算給豌豆争取了進一步的權益呢?
羅以嬌說幹就幹,回去後拿着鋤頭就去了地裡。
劉嬸很大方,給她的種子隻多不少,空餘的地方都撒了豆種,還餘下不少。
羅以嬌看了看手中的豌豆種子,沉思一會,視線移到土地邊緣和坎上,思索着一種可行性——劉嬸說什麼來着?種坎上收成也很好?
她握了握,默默的舉起鋤頭。
往好處想,她這也是一點不浪費土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