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手上的泥土,羅以嬌提着桶、拿着小鋤頭就回家了。
路過的時候,嬸子還在翻田。
羅以嬌停下打招呼:“嬸中午了,你還不回去啊。”
嬸子微微笑道:“不急,再做一會也使得。你做完了?”
嬸子就是随口一問,但羅以嬌卻說:“對啊,做完了。”
她不由得感慨,這個年代的人就是能吃苦耐勞啊,都連着幹了幾個小時,到中午了,這哪裡能不累的,不過是為了多幹一點,不像她,準點出門,到點回家,完全沒有多幹活的覺悟。
她最想的是坐享其成,并不想吃苦耐勞。
嬸子一愣,顯然是沒想到:“真的假的?”
羅以嬌一甩手,仰着頭:“那還能有假,我幹活可是很麻利的。”
“是、是嗎。”嬸子勉強笑了下,看樣子完全不信。這跟她聽到過的評價好像不太一樣啊。
“嗯呢!”羅以嬌不愛宣揚,跟嬸打過了招呼就朝家趕了。
嬸子神情古怪的朝她的背影看了看,繼續埋頭幹活。
老農們心裡都有個時間表,什麼時間出門,什麼時間回家,不用看表也能掐準,等覺得差不多了,嬸子這才停手,在田埂上坐着歇了歇氣,這才提着鋤頭準備回家。
她還記着羅以嬌的話,路過羅以嬌家的菜地時,還停下認真看了起來。
初看這塊菜地是整得挺齊整,雜草鏟得幹淨,土也是翻過的,像模像樣,不賴。但就是不賴才讓她覺得奇怪,羅以嬌出門都什麼時候了,這塊地不大,但要認真捯饬,一兩個小時是收拾不出來的。
像他們這種幹了幾十年的老農民有這個本事,但年輕人要比得上,還早着呢。
嬸子不信邪,把鋤頭一放,親自下到菜地裡,往地上一蹲,手上一摸,就找到問題了。
嬸子姓李,大家平時都喊她李嬸,家裡就住附近,早上她男人去了别的地翻土,比李嬸先回來一會,這會拿着塊胡蘿蔔啃着。
李嬸放下鋤頭,坐到旁邊,把剛剛在菜地上的事一說:“你猜那菜地的活怎麼幹得又快又好的?”
她男人瞥了眼:“怎麼幹的?”
李嬸哭笑不得:“你是不知道,我也是下到菜地上,手一摸才發現的,她那地啊壓根就沒好好翻新過,就把那地上面上那一層給翻了。”
普通人翻地都是一鋤頭一鋤頭,使勁把地下的土給挖出來,把地下的土翻到上面來,這才叫翻地,為的是讓這土均勻,他們年年都是這樣做的,這也是老祖宗自古傳下來的方法。不翻地,那來年這收成一定好不了。
所以年年這翻地都是辛苦活、體力活,是純靠下力氣,家家戶戶都這樣。等翻好地,尤其是田地,還得這樣晾一晾,等這土發酵好,有了肥力,才能插上育好的秧苗。
隻翻那面上一層土,這能叫什麼翻地呢,難怪她翻地這麼快,連菜種都撒下去了。他們每年要是隻翻淺層土,也用不着辛苦受累了。
她男人沒什麼反應:“你就說這地是不是翻了吧。”
李嬸:......
你這樣說的話那确實也叫翻地,很合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