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不到三點,蔬菜已經全部裝進了車裡,他們一群人都跟着上省城。
四點一刻,貨車停在了天水市場,架子已經被老闆提前送過來了,店子一開,人還幫着擡進去安裝好才走,接下來就是把蔬菜下貨、擺進店子裡。
他們這群人面孔什麼的都新,一看就是新入場的,不少人還好奇的朝他們張望,誰都沒動。
但王銀可等不了了。
天水市場一開,她家就進駐了,平時生意也不錯,最近在她家訂貨的飯店都有好幾家,好巧不巧昨天她剛答應了一個老闆要送一箱番茄過去,但今天拉貨的車一來,什麼貨都下了,唯獨沒這番茄,老闆說這番茄不好收,量少,讓她等幾天。
等?等什麼等,拿什麼等?
這錯失的是一箱番茄嗎?這是一個跟飯店建立的聯系啊!
王銀想着各種辦法,讓她男人先在市場裡轉轉,看别家有沒有,先調過來應應急,實在不行去别的市場、攤子上收,總能收到一箱,就是這樣費事,費時間,還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收到,急得都快上火了,她男人跑回來,說市場新開的一家蔬菜店,人帶了一貨車貨來,光番茄就好幾箱。
“你這樣,你直接去拿一箱、不兩箱來。”王銀想也不想就做了決定,别人顧忌什麼市場管理家親戚,什麼熟人老闆的,她可不顧忌。她第一批進來開店的,誰背後還不認識幾個人了。
她男人周一柱腳底闆一翻:“行。”
周一柱一馬當先的拿走了兩箱番茄,有了這個帶頭的,也逐漸有缺貨的上卸貨點挑了幾箱貨走。
他們來的這行人,除了姜渝和羅以嬌,其他人面對着如此熱鬧的市場,踩在省城的土地上,都還虛着,還有一種對未來的不确定,直到一箱一箱的貨搬走,其他人臉上漸漸有了堅定。
“走走走,一起搬。”
周一柱跑了兩趟,總算把兩箱番茄搬了回去,剛放下,王銀拿着頭一箱的番茄仔細檢查過了,正拿着個番茄遞給他:“你看看這番茄的成色和個頭,一個個的真漂亮,不像咱們之前賣的番茄,一個個什麼形狀都有,也不知道這家的貨是從哪兒進的。”
“漂亮有什麼用,還不都是番茄,沒壞不就行了。”周一柱接過來,正好搬累了,拿起就咬了一口:“咦。”
王銀趕忙問:“怎麼了?番茄味道不對?”
周一柱把缺口遞給她看:“你看裡邊也沒那麼多酸籽,吃起來酸酸甜甜的,比咱們之前賣的口感好啊。”
之前的口感什麼味?酸。
王銀不大信,重新拿了個番茄咬了口:“我試試。”
裡邊酸甜的口感一入口,王銀多年菜販經驗就有譜了,這番茄有市場,還不小。
她踢了踢周一柱:“這番茄肯定好賣,你再去搬一箱過來,回頭咱市場的都知道了,都得下手了。”
周一柱幾口把番茄啃了,手在褲子上一擦:“行,我這就去。不過真要搬啊,這番茄一箱三十斤,一箱可是二十塊,比咱們之前那品種可是貴了一塊多呢。”
“你快去,除了批發出去的,咱零售賣□□毛不就回本了。”番茄的價格一直都是五六毛起,缺的時候七八毛也是常事。
周一柱提議:“那要不要搬點别的回來,我看這家的菜長得都漂亮,我剛看了幾眼,除了番茄外,其它菜也比别人家的好。”
王銀白了他一眼:“咱家沒有啊,先把這些菜賣掉再說。”
他們家一向是王銀說了算,周一柱也就不吭聲了。
王銀不知道,做的這個決定是她今天最後悔的了。
車上的貨都搬進了店裡,按之前規劃好的,一箱一箱整齊的碼着,中間和前邊的櫃台是專門留出來的,店前,每一種蔬菜都擺着展示。
做好這些,天灰撲撲的,看着快到要亮了。
羅以嬌抽了兩張鈔票遞給羅衛華這個堂哥:“哥,時間不早了,大家也餓了,你幫我去外邊買點早飯來吧。”
都說開張前不能先花錢,還好他們剛下車就開張了。
羅衛華接了錢,正要走,市場湧進來一群群的人。大市場的熱鬧,正式開始了。
之前的熱鬧是市場内部的熱鬧,現在才屬于市場對外的熱鬧。小攤販、飯館采購們進場了。
這些小攤販和飯館采購們平常都有自己固定的拿貨攤位,一進來就直奔着過去了,隻有一些比較刁鑽的飯店人是百家常客,走走停停,隻在意菜品品質,很快在這個新開的店子前停了下來。
豆角、豇豆、茄子、花菜、小白菜、嫩南瓜、黃瓜、番茄...甚至是素菜,展示出來的每一樣蔬菜都水靈靈的,長相飽滿,表皮光滑,素菜大小都一般齊整,水嫩嫩,葉尖上仿佛還沾着清晨的露珠。
再刁鑽挑剔的飯店人都不能否定這些蔬菜的外觀。
但飯店人之所以是飯店人,靠的可不是挑外觀,還得要品質達到他們的标準才行,頭一個抵達的飯店人開口了:“可以嘗嗎?”
羅以嬌出面招待:“可以啊,你想嘗什麼,你挑,我削給你嘗。”
飯店人不客氣的連指了好幾樣,羅以嬌讓春霞同志來,每一樣都削點遞過去。
片刻,飯店人開了口:“你們家的蔬菜品質都很不錯。”
羅以嬌一點不懂客氣:“那肯定嘛,我們村自己種的,大部分還是新品種,人家專門研究出來的,為的就是豐富口感,純天然有機蔬菜,隻有伺候得精細才能長出完美的蔬菜,也配得上你們的檔次不是。”
“老闆會說。”飯店人被那句“配得上你們的檔次”打動,當即在他們這裡訂購了好幾種蔬菜,每一種都至少是一箱起提。
有了這第一個刁鑽飯店人的開張,後邊就順利起來了,飯店人們陸續在店前停留,引得很多小攤販都看了過來,跟着下了單。
這些飯店人雖然刁鑽,但說到吃沒人比他們更懂,大家都樂意追捧,小攤販的想法也很簡單,飯店人都說好的那肯定真好,那他們賣菜也容易賣。
等羅衛華回來,攤子前已經圍滿了人,他趕忙把早飯遞過去,自己插了個空幫忙去了。
這一波持續到快七點,飯店人和小攤販都退場了,他們趕緊把肚子填飽,連從來不這麼早用飯的羅以嬌都餓得不行,吃得香甜。
姜渝慢條斯理,偶爾還給她拍拍背,提醒她慢一點。
這是一波大潮,他們退去後,店裡的蔬菜都下去了一半了。
羅衛華跟着家裡賣菜了好幾天,對蔬菜的消耗有數,他們在縣裡賣菜一天最多能消耗二百來斤,多的就不行了,但省裡的消耗更大,隻是這一波人就消耗了他們兩三天的量。
“這算什麼,咱省城可是大都市?那一天消耗的蔬菜能抵多少個縣了,别看這蔬菜賣得快,但利潤比不上零售。”
拿番茄舉例,三十斤的番茄一箱在村裡拿貨都是十三,她到省裡批發才二十,這還得除掉人工、貨運費、門店的各種費用,真正算下來一箱貨大老遠掙不了幾塊錢;如果零售,一斤她能賣□□毛,一箱還能多掙幾塊呢。但薄利多銷嗎,東西賣得多,掙得就多。
七八點,接着就到零售大潮了。
天水是大型市場,它的流量輻射整個天水區,天一大亮,為家裡買菜的人湧了進來,市場裡到處是說話聲,無論是蔬菜區、水果區、肉類區都是人,羅以嬌讓羅珍和春霞同志站到前邊,帶着他們怎麼招呼客人,怎麼說話、拿貨,過稱、收錢,這玩意其實沒什麼好學的,隻要說話大大方方就行。
實踐出真理,她倆一開始還磕磕巴巴,做事還不麻利,等經過一整個上午的磨砺,到下午就順暢起來了。
天水市場是晚上八點關門,但其實到七點過後,市場裡人就不剩什麼了,隻有偶爾進來兩個人,買上了東西就走。
關了店,他們先去了租賃的房子。
房東是個老太太,看他們一身整整齊齊,倒是沒說什麼,把鑰匙交給他們就走了,還提了兩句,說租另外兩間房的是幹個體戶的。
羅以嬌先把這屋仔細打量幾眼,說是平房,屋頂還是用的瓦,進來後像一個四合院,他們租的兩間房正好連着,跟對面兩間隔了一個院壩。
這樣還挺好,兩間房都連着,她們還能在走廊上放點東西什麼的,沒事還能端着凳子在外邊坐坐走走,要是另一間臨着的住着别人,做事說話都沒這麼方便。
羅珍跟春霞同志對住處也很滿意,一個人挑了一間。
這是宿舍房,房費都是由羅以嬌這個老闆出的。
本身他們又是賣菜的,什麼菜都不缺,買點竈具、廚具就能開夥了,夥食費這部分也是羅以嬌包的,來之前就說好了包吃包住,她一月抽幾十塊給她們當生活費。
等把她們安排好,羅以嬌提議:“今天大家都不容易,也累,我請大家出去吃個飯。”
王秋作為助理也跟來了,好奇的瞪大眼:“咱們去國營飯店嗎?”
“不是,省裡的飯店太多了,什麼好吃的都有,你待會看了就知道了。”
王秋不大信,等走到街上,看着大街上各種各樣的餐館,露出了劉姥姥式的震驚,吃驚的張大嘴:“好多飯店啊。”
這個時間正是飯店人聲沸鼎的時候,不少飯店人坐滿了人,他們挑了一家炒菜館,點了幾個葷菜,幾個素菜,炒菜館的鹵鵝點了一隻,連海鮮都點了兩道。
滿桌子好飯好菜端上桌,大家都咽了咽口水,感覺各種香味鑽進鼻子裡,又感覺太太太奢侈了。
這麼點菜,他們今天掙的錢還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