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攝政王今天也在努力篡位 > 第17章 清陽

第17章 清陽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蕭懷瑾三兩下漱完,噙了一顆香丸在口裡,确定聞不到嘴裡的蒜味兒了,才湊近了小聲蛐蛐:“你已經煉出來鋼了?”

謝世簡搖搖頭:“雜質太多,還不能算鋼材,但比現有的鐵延展性和韌度好多了。”

不然也鍛不出來薄且大的鍋具。

即便如此,蕭懷瑾依然高興的緊:“反曲弓萬人傑已經複原的差不多了,就是有些部件的材料不好找,竹子太不經用,銅造價又太高,用你這個正合适。”

接下來他還想做火繩槍和土炮,好材料就更加重要了。盤算着接下來能着手制造的熱武器,燕王殿下的眼睛是越來越亮。

見謝先生遲遲不開口說玄清的事,德寶親捧着湯盆服侍兩人淨手,趁機不住地向他使眼色。

謝世簡略一擡眉,讓他安心,等人都出去了,才對蕭懷瑾道:“聽說你要把那個玄清上人趕出去?”

蕭懷瑾不以為意:“沒錯,這人也是自找的。本來我都忘了這号人,他還非要在我眼前撲騰。”

他說着說着,覺出一絲不對來:“你不會是不想讓我趕走他吧?”

謝世簡點點頭,笑眯眯:“正有此意。”

“好吧。”知道他肯定有他的道理,燕王殿下從谏如流,隻是:“你得給我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蕭懷瑾的确有在努力熟悉這個時代的一切,但有些東西,沒有切身經曆過,是很難體會到的。

他的世界觀還停留在那個科學昌明、絕大多數人都是無神論者的社會,縱使謝世簡說了許多次,但他還是很難對宗教在這個時代的地位建立起清晰的認知。

萬幸,他雖然不清楚個中利害,但願意聽謝世簡的話,而謝世簡也願意不厭其煩地告訴他:

“玄清說是遊方道人,溯其根源卻是清陽教一脈。這個清陽教,一直到先帝在時,都算得上是本朝國教,雖說因為這些年太後笃信佛教,他們聲勢弱了下來,但依舊廣有根基,在全國都有觀宇。”

蕭懷瑾不解:“那也隻是個宗教啊?”

現代社會佛、道、基督教的廟宇道觀教堂不也建的全國都是,也沒有非逼着别人去信的道理啊?

謝世簡搖搖頭:“這事兒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昔年太祖皇帝起兵,乃是臣篡君位,有得位不正的嫌疑。而當時清陽教在民間已廣有根基,卻尚未被上流士族接納。

一個強權在手卻無正統,一個信衆遍地卻無地位,兩方接下來的合作也就順理成章。

清陽教先祖宣稱太祖皇帝為“北方太平真君”,是紫薇大帝旗下星君臨凡,為其政權披上神學的合法外衣。太祖皇帝則投桃報李,将清陽教奉為了本朝國教。

從此,清陽教便與本朝國運交織在一起,赫赫揚揚了數百年。

直到中宗南幸,南土百姓多信奉佛教,本方寺廟不但有專屬的寺田和僧祇戶,甚至還有成建制的僧兵隊伍,一座大寺俨然一個獨立王國。

中宗為了鞏固政權,隻好佛道并尊,不再公然提起國教之事,清陽教才慢慢失了正統。

再到先帝龍馭上賓,太後垂簾,佛門高僧成了她的座上客,清陽教便再無皇權為其張目。

蕭懷瑾更不明白了:“既然他們已經沒什麼影響力,那趕走玄清有什麼關系?”

說真的,要不是謝世簡勸過,他都想砍死那個間接害死數百條人命的妖道。

謝世簡耐心地與他分說:“聽了前面那一大篇,你還沒明白為什麼太後一垂簾聽政就改信佛了嗎?”

蕭懷瑾搖頭,一臉茫然。

謝夫子歎了口氣,擡起右手輕輕在不争氣的徒弟額上敲了一記:“清陽教可是有着幫人造反的黑曆史的,太後最擔心的就是這個,掌權之後當然不會擡舉他們。”

而燕王就不一樣了,現在蕭懷瑾的處境,更像是兵變前的太祖皇帝,大權在握卻屈尊人下,簡直就是清陽教天選的合作夥伴。

“雖說燕王一心求仙,但他推崇的都是清陽教一脈的道士,很難說清楚其中究竟有沒有别的心思。”

原主已死,再也沒人能知道他的真實想法。

但站在謝世簡的角度,如今的形勢,他們最好還是别明面上和清陽教撕破臉:

“你已身在彀中,與皇家再無和睦共處的可能。太後借着僧侶勢力彈壓士族,你也得有個能為你吹噓的宗教勢力。”

民智未開的年代裡,君權神授還是很有群衆基礎的。再加上百姓們幾乎個個睜眼瞎,基層教化也離不開僧道的支持。

他說得頭頭是道,蕭懷瑾聽得一愣一愣,這世界太複雜,小蕭把握不住。

不過他搞明白了一件事:“那玄清就先不趕了吧,改天讓楊漁渚看着辦。”

借一個名頭而已,又不代表他得捏着鼻子供奉那個妖道。

想到這些天過的日子,燕王殿下有些喪眉耷眼,說什麼權傾天下的攝政王,結果連驅逐一個道士都要瞻前顧後,活得也太束手束腳了。

權傾天下,歸根結底,傾的隻是司馬氏這一方搖搖欲墜的小天地。而這九州四海,能威脅到他的勢力實在是太多了。

謝世簡看出他心中所想,笑着将人拉入懷中,柔聲細語地安撫:“等到桓将軍回朝,你就能騰出手腳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