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全程都沒看見你,還把你當成别人了?”
姜顔林補充道:“把我當成了他以前得罪過的女人。”
對面的兩人又是一陣爆笑。
這兩人笑得這麼開心,外人很難相信她們到現在都還留着韓叙的好友。
表面上是因為大家都認識幾年了,交友圈重疊在一起,低頭不見擡頭見,面子上總得過得去。
但實際上她們就想看樂子,為了這點樂子,連韓叙偶爾發消息過來聯絡感情都忍了,轉頭就發到小群裡抱怨一句“姐們兒工傷了”。
姜顔林對此不置可否,反正不會給她發就行。
吃着飯,聊會兒天,三人又一起看了部喜劇片,才各自下線回到自己的生活裡去。
聚少離多的友誼,能偶爾這樣相處一兩個小時,已經難得。
姜顔林很滿意這樣的生活節奏,獨居給了她充足的個人空間,能安心在家裡工作、休息,沒有任何的幹擾。
她的朋友很少,偶爾出門社交,大部分時候是線上社交,但已經足夠填滿生活的細枝末節。
至于朋友無法替代的那部分需求,就合理分配給懂事聽話的魚。
——韓叙曾經也是很聽話的一條魚。
在姜顔林多年來悉心飼養的魚塘裡,他稱得上是最省心也最聰明的那個。
要學識有學識,要情商有情商,平時在社交圈裡很低調,友善溫和,給所有人的印象都是無害的鄰家大男孩。
所以起初姜顔林對他毫無興趣,讓他的第一次主動就落了空。
直到兵荒馬亂的那半年過去後,她身邊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而他老實巴交的形象在偶然的一次重逢裡露了餡,才引起了姜顔林的注意。
行走江湖多年,姜顔林專治兩面派。
她就喜歡挖掘那些把心思藏得很深的人的内裡,是黑是紅,掏出來看一眼就知。
對祁甯是這樣,對韓叙也是這樣。
——好巧不巧,這兩人也是好朋友。
物以類聚還是有點道理的。
後來姜顔林不費吹灰之力,就将韓叙馴化成了比聽話的魚更有價值的東西。
——對她搖尾乞憐的狗。
喜歡的東西随口提一句,第二天就會送到她手裡。
需要查的材料和文獻,不用她費工夫就能變成整理好的文檔發到郵箱裡。
工作上的需要,生活上的便利,物質上的讨好,甚至情緒上的價值,他都竭盡所能了。
在所有人面前溫和無害的人,隻在她面前袒露陰暗與刻薄。
隔着夏令時整整12小時的時差,兩人沒在線下見過一次面,周圍的共同朋友更是對這層關系一無所知。
但姜顔林很滿意,一個不要求名分、不幹涉她的想法、不索要她任何承諾的人,甚至壓根不在她的現實生活裡擠占空間的人,橫看豎看都是有益于她的。
所以到後來,姜顔林也沒計較這條狗的背叛。
沒有過承諾,怎麼算得上背叛呢?
她有很多要去的地方和很多想做的事情,而他把後半生的籌碼、父母的栽培、學生時代的刻苦努力,都壓在了那張綠卡上。
兩人分道揚镳,遲早的事。
姜顔林隻是覺得有點可惜。
——為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變得面目全非的每一個人。
所以熱心市民姜顔林女士,每見一次這位誤入迷途的死裝哥,就伸出援手一次。
不管是一個月前,還是一天前。
聽懂請給掌聲。
埃爾又一次發消息過來時,還沒到下午。
姜顔林在家做了一套HIIT,一邊擦汗一邊看他的消息。
小夥很熱情,也很真誠,說今天餐吧上新了菜式,無論如何都想讓她來測評一下。
這就涉及到工作範疇了,姜顔林想起來自己還有個網紅博主的副業,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于是快速洗澡換衣服,化了個淡妝,拿上東西就出門。
給朋友打廣告,姜顔林一般不收錢。
但埃爾不算很熟,不收他的錢怕他又想太多,姜顔林還是在路上明确給了報價,打了八折,算友情價。
到了店裡一看,果然隻有他一個人,明擺着是想和她單獨相處。
姜顔林全當看不出來,早早進入了工作狀态,拿出拍照專用的工作手機給他的店鋪拍照,期間不斷指揮他調整布景和燈光,一點暧昧的苗頭都不給他。
埃爾跑上跑下,短短半小時就累得夠嗆,也顧不上整那套沒用的“浪漫氛圍”了。
他看着這個眼裡隻有工作的女人,難得有話說不出口。
但拍攝工作完成後,埃爾還是找到了機會。
他端上一盤精心準備的特别料理,擺盤要多用心有多用心,幾乎把心思寫在了盤子上。
姜顔林再裝看不懂,就有點崩人設了。
她一陣牙酸,正想着要給個什麼反應才鹹淡适中,就聽見玻璃門被人推了開。
一道不算陌生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什麼意思,上新菜不叫我來吃?”
姜顔林頓了頓,轉頭看過去。
大小姐今天穿了件白色襯衫,依舊是素面朝天。
她手裡掐着一支煙,随意地往吧台一靠,散漫而張揚。
但姜顔林卻覺得,頭一次看她這麼順眼。
——才不是因為她長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