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亭子布置的大體方向是對的,但是太過靠近院牆,又相當緊湊,基本上亭子有一半的位置都被院牆所投射下的陰影所覆蓋。
這般情形,天氣熱,倒還好些。
但若是天氣稍微轉涼一些,恐怕沒誰願意呆在那個地方。
雖然的确還算得上是個避風的地方。
在院落裡修造亭子,也一般是在形制和規模相對較大的院子裡才會這麼做的。
因為确實占地很大,若是客人走累了,卻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也太失禮數了。
而這個小院,卻可說是隻有巴掌那麼大。
這倒并非琴江那般慣會享受的主兒這麼認為,而是實際上就是這般。如此,在地界本就不富裕的小院裡,再塞下一個亭子,确實就顯得擁擠了些。
除此而外,亭子在院中的放置,還有可能是專為賞景而辟出的觀賞之處,也有可能是納涼休閑之處,還有可能是稍微淺層次一些的待客之處。
然而,這處小院兒中沒有綠植,連芳草萋萋都沒有。
自然不是賞景用的。
納涼休閑,有這個可能。
在那亭子的石桌上有縱橫線,應該是在做石桌的時候,就畫上去的,用來對弈的。
對弈也确實是休閑的一種。
現在正處在春夏之交,從感官上來說,根本就不熱。
若是選擇一個比較而言接近的地方,此處應該是比較接近陰山以北地區的天氣。
如此,有納涼的必要嗎?
尤其,這裡的很多人都會穿着中衣睡覺,衣服的布料從觸感上來講也相對比較厚實,這也足以說明此地的天氣并不炎熱。
這般,納涼的作用就顯得微薄許多了。
若說做稍微淺層次一些的待客之用,這也不是很好說。
按照蘇梓芩的身份和地位來說,他要是待客的話,無論如何也隻能在這個小樓的一樓大廳進行。
除非是跟他的關系異常親近的,倒是可以稍微随便一點的在那個亭子裡。
但那個亭子的采光着實不怎麼樣,要是坐在背陰的那個地方,甚至是有點訝異的感覺,這般待客,應該會被客人暗啐一口,你這到底是在待客,還是在趕客呢?
這般看來,倒還真的是不知道修那麼一個亭子,是用來幹什麼的了。
尤其那個亭子距離這個小樓的門口還是比較近的。
無論怎麼看都沒什麼必要。
甚至感覺像是多餘的。
除非是在這裡的規定中就有掌門人居處須有兩個亭子,掌門繼承人居處須有一個亭子什麼之類的條款,否則,不僅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也沒有什麼裝飾意義。
小樓裡面的布置,也頗有些奇怪。
竟然選擇一層的橫向中線,将其一分為二,前為廳,後為從左至右排列的儲衣間、盥洗間、樓梯間、仆役間、雜物間。
從樓梯轉上二樓,樓梯的出口卻出現在了二樓的最左側。
上了樓之後,需要右拐走上一些距離,才會是蘇梓芩的房間。
這蘇梓芩的房間布置上,可以說是一眼到底。
隻是這放床的位置,以及書房的位置,還有這梁的位置有些奇異罷了。
分明應該在房間的東面牆上開窗,引着光線入内。
但偏偏東牆是一堵無窗的牆。
采光竟是選擇的南面。
雖然南面也能采光,但相對東面又要差了些。
床應該是縱對縱,橫對橫,即與房梁應當是平行的位置。
但偏偏這蘇梓芩的床,卻是個騎梁床。
若要說,這床稍微應當正确放置的位置,是現在蘇梓芩房間裡放置高幾和兩把椅子的那個位置。
書房,應該布置在現在放床的那個位置才是對的。
給人的感覺像是,這屋子的修造以及布置都十分的随意,完全不講風水,也不講對身體的好壞。
再言,這分明蘇梓芩的房間裡就有衣櫃,又何必再在樓下專制一個儲衣間?
且這個儲衣間的位置,也不大合适,竟然被樓梯間給壓着。
這可不是什麼好的寓意。
還有那處在正中的樓梯入口,這又是什麼布置?
一般而言,這樓梯間的入口,都是貼牆放置。
這樣不僅僅在承重上相對較好,且也符合相對避嫌的意思。
且貼牆放置的樓梯,一般是半封閉的樓梯。
這般,若是女子穿着羅裙,即使是貼着樓梯的欄杆走,處在相對下方一些的人,也絕對看不見不該看見的東西。
但這裡的這個樓梯間,是個“回字形”的狀态。欄杆的地方,又是镂空的。站在樓下,若是眼神好點兒的,都還是能夠看見位置稍高一些上樓或者下樓的人的底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