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那日,沈宣一早進城,客人就比前幾日少了幾倍。
他一上午隻寥寥接了八單,午時過後,各家都開始過節祭祀,祭紙攤位就無人上門了。那攤主收攤回家,沈宣也提前回了家。
因着過節的關系,他特地在城裡買了二斤羊肉,殺了一隻老母雞,提了一壺清酒。又在村口買了一塊豆腐,準備好好做一頓大餐。
在大晉朝,大家世族在中元節是會請人做法念經,在廟裡給祖先點香燭,保佑全族平安的。普通百姓沒那麼多錢,就做頓好酒好菜,再買些祭紙燒燒。
鄉下人燒不起紙錢,但中元節也會做幾個好菜。先放在案上孝敬祖先,之後再給小輩們吃了,一點兒也不浪費,美其名曰是祖先賞賜下來的。
沈宣經過了現代社會的熏陶,雖不講究這些。但也入鄉随俗,一頓大餐還是要準備的。
他先把老母雞洗淨切塊,和姜片一起放進瓦罐裡。村裡别的沒有,玉米遍地。沈宣早就找鄰居大娘買了不少,現下掰了兩個切塊,用來炖雞湯。
雞湯炖上以後,沈宣才開始鹵羊肉。
他把清洗幹淨的羊肉加蔥姜一起放進鍋裡,再加入鹵料。先用大火煮開,等鹵料出了香味以後,再用小火慢炖了半個時辰。
待整個院子裡都是鹵汁的香氣以後,沈宣才将羊肉和鹵汁一起倒進一個大缽裡面,讓羊肉繼續吸收鹵汁入味。
之後瞧着時間差不多了,沈宣将羊肉撈了起來,均勻的切成了薄片。其中一半鹵羊肉直接裝盤,另一半則放在一邊備用。
接着他在鍋裡燒了熱油,倒入切好的姜蒜末,再放了一勺豆瓣醬後,才将之前備好的羊肉倒入鍋中翻炒。
等鍋裡的羊肉片均勻的裹上一層醬汁之後,沈宣又倒入一點鹵汁原湯收幹,撒上蔥花。
一盤香氣撲鼻的爆炒羊肉片就做好了,和之前的鹵羊肉裝在一個盤子裡,一菜兩吃,也是既好吃又好看。
最後他又燒了一個豆腐一個絲瓜。把菜裝盤以後,才将泡好的粉絲扔到雞湯罐子裡。
今天菜做的多,又買了酒,沈宣就沒有蒸米飯。
雞湯裡的粉絲吸滿了湯汁,爽口又好吃,當做主食比米飯還香。
沈宣對自己今天做的菜都很滿意,把菜端上桌後,拿出兩隻酒杯,給薛鳳麟和自己一人倒了一杯清酒。
閑下來後,沈宣才發現今天薛鳳麟似乎有些沉默。剛才給自己幫忙的時候,情緒也一直不太高。
沈宣有些迷茫,也不知薛鳳麟今日到底是怎麼了?
他正愁不知如何開口詢問,沒想到薛鳳麟卻主動說道:“沈宣,能不能拿隻空碗,我想給我亡母盛一碗飯。”
“啊,當然可以了。”沈宣這才意識到,今日是中元節,本就是祭祀先人的日子。
又心道也不知林葉的生母什麼時候去世的,原來是思念亡母了,也難怪他今日心情一直不好。
薛鳳麟的生母葉氏雖為侯府正室,但因着有個貴妾白氏,與薛老侯爺關系一直不好。
葉氏去世以後,每逢過年過節,侯府裡也就是薛鳳麟對她的事情最為上心。祭祀點燈都是由他親自主持。
今年薛鳳麟遭難沒能回去,也不知侯府的祭典會不會把她給忘了。
對自己那個親爹,薛鳳麟早就不指望了。
沈國公夫婦去世的時候沈宣還小,之後他又去現代世界生活了二十多年,其實對這個世界的父母已經沒有太深的印象了。
不過見到薛鳳麟提到了亡母,沈宣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他去廚房拿了三隻空碗,分别裝了三碗菜,擺在旁邊的立櫃上,也算是孝敬幾位長輩了。
薛鳳麟這時才端着酒杯起身,對着那幾隻碗的方向跪下敬了一杯酒,聲音有些沙啞的道:“孩兒不孝,今年不能及時給母親盡孝,等回去以後,必定去廟裡給母親的牌位點一盞長明燈。”
沈宣看他目光悲嗆,心中似乎按耐着極深的情緒,不禁也頗為動容。
一想到自己之前傻了多年,連一片祭紙也沒有給沈國公夫婦燒過,又有些後悔。早知道就應該買點祭紙回來的!
不過他靈機一動,突然走出房間,去了旁邊的野地。
一炷香的功夫後,沈宣抱了幾束繁盛的野菊花進來。
晚夏正是菊花盛開之際,旁邊的野地裡多的是白色黃色的野菊花。
沈宣把菊花插在杯子裡,就放在供着碗筷的立櫃上。
家裡雖沒有祭紙,但酒菜與鮮花卻是有的。
沈宣也學着薛鳳麟的模樣跪下,舉起酒杯道:“爹、娘,還有林葉的娘。都怪我疏忽了,也沒想到給你們燒些錢用。家裡隻有飯菜和這些野花,也是我們的一番心意,希望你們不要嫌棄。”
說完以後,沈宣舉起酒杯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