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嬌送的絲巾許英珍惜的收進箱子裡。
絲巾雖然珍貴,但是她用的次數還挺少。
尤其是今天許英要和許母去地裡種菜,更不可能戴着它了。
菜地離家裡不遠,走路10多分鐘就到了。南方地廣人稀,這一帶是政府分配給各家各戶的菜地,一路走來,全種着各種綠油油的應季蔬菜。
許英母女倆來的不算早,地頭間零零散散的有幾個婦女也在翻地種菜。
許英上輩子也是南方人,在她兩輩子的記憶中,菜地似乎是婦女們的領地,男人們退避三舍。
不知是個什麼道理?
也不知北方是否也是這種情況?
種菜不是項簡單的活計。
翻地,澆水,撒種子,蓋草。簡單的幾個字,但真正忙活,也花了兩人差不多兩個小時的時間。
這次播種了生菜,芥菜,白蘿蔔,茼蒿等耐寒耐放的青菜。許母翻地,許英扛着扁擔,挑着桶到附近的小河挑水。
幾十斤重的水,許英現在挑起來已經不會再東倒西歪,一路濺水了。
許英早已經摸索出挑水的最佳姿勢,穩如老狗。身體要略微傾斜,走路時屁股扭動,一邊手扶扁擔,一邊手前後擺動,帶着自然舒适的韻律,保證人和桶的平衡,桶和桶内的水自然便平靜無波。
許英把水挑回來的時候,許母還在割草。這草也奇怪,沒人搭理,倒是比地裡精心呵護的青菜長的又快又好。
“老媽,我先給這些菜淋水了。”許英詢問許母。
地裡種了些别的青菜,每天或者隔天就要淋一次水。
許英曾經好奇詢問許母:“不淋這麼勤快它們會死掉或者長不大嗎?”
這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種菜經驗,許母也答不出個所以然來,隻當許英是犯懶了,兇巴巴地說道:“叫你幹點活話就這麼多,吃的時候怎麼不見你嫌棄。”
許英便一句話也不敢多說了。
害怕晚上連炒青菜都沒有了,還要吃幹巴巴的紅薯飯。
許母“嗯”了一聲,又繼續認真割草。不認真不行,草裡藏了些小刺,一個不注意就會紮到手。
還是很疼的。
許英澆完水,又去挑了一擔。回來後許母給翻好的一籠地澆水,許英便接過許母翻地的活,翻下一塊地。
許英無聊詢問:“老媽,這個菜什麼時候才能長出來啊?”
許母随口回道:“一個星期左右。”
許英感慨:“那長得還挺快的,過不了多久就能吃了。”
許母皺眉,覺得以前把女兒給慣壞了,啥都不懂,無奈解釋:“隻是長出小苗,等小苗長大些,還要分苗,把它們一顆一顆地隔開種下,還要施肥澆水,它們就能長得好長得快,再過段時間,長大了才可以吃。”
“哦……”許英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不能怪她,上輩子她也沒接觸過農活。
許母有心要教許英,把許英喊了過來,示範了一遍:“菜種呢要均勻地撒在地裡,你來試試。”
許英學着謝母的手勢,在上空抖了抖手掌,讓菜種分散地飄進地裡:“是這樣嗎?”
許母高興的笑了:“就是這樣,這不是做得挺好的嘛。”
許英也開心地笑了,有種莫名的成就感。
幹活的時候有個伴,說說笑笑的,似乎不會感覺到疲累,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等全部做完,許英和許母扛着工具回家。
“啊嬸,去地裡回來了。”
快到家的時候,路上碰到了許鳳,許英的堂姐。
許母笑着打招呼:“是小鳳啊。對啊,我們剛從地裡回來,是回來看你爸媽吧,真是孝順。”
許鳳早幾年前就嫁人了。
許鳳微笑着點點頭,像是才發現許英:“小英也在呀。小英現在真是懂事多了,都知道幫嬸子幹活了。”
許母聽到這話心裡比吃了糖還甜,笑得嘴巴都咧開了:“是呀,這丫頭長大懂事了,就這麼點活,我說不用她幫忙的,她非要來。”
許英像根木頭一樣,安靜地立在一旁聽她們閑聊。
許鳳話頭一轉:“小英這年紀……有對象了嗎?”
許母正發愁呢:“沒呢,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沒談到合适的,小鳳你那邊有合适的人家嗎?有的話幫嬸子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