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幾天,富州城恢複了往日的生機,但都督府這邊還有很多繁瑣細碎的事宜需要處理。
江伥索命溺亡案、細作水利貪墨案、糧食貪墨案的三起案件兇手陳富仲、馮鶴延、譚胥生,以及富州都督府衙涉嫌參與貪墨的下屬官吏、涉嫌參與糧食貪墨的各大糧商,均已捉拿歸案。
陳懷思、陳富仲已于獄中死亡。
至于妖道,煜王晁元肇在聽聞荒山被炸的第一時間,就按照和霍彥先之前的部署,由楊奉安牽頭,調兵譴将去抓人。
爆炸造成的大火平息後,他們在深山的一個石砌房屋中,找到一些支離破碎的燒焦人骨,以及銅制法器和祭壇的殘片、牛羊牲犧的骨骼碎片,應該是妖道用以調制火藥配方的用具,和施行五鬼搬運法、鬼役渾天法的祭壇。
荔南江岸邊先前浮上的十二具屍體,和林慎之、伍幔青的屍身,經過仵作查驗,死因與犯人的口供都對得上,其中兩具無名屍是街邊的乞丐,因此失蹤也無人在意,但天網恢恢,真兇最終伏法。
馮鶴延等涉貪墨案重犯和朔勒細作譚胥生需等待押解回桓安,交由聖人再行審判。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馮鶴延和下屬涉事官吏已經被抓,他們的職位空出來等待補缺,需得上報朝廷,細細斟酌後再做定奪。
所以煜王和霍彥先目前仍留在富州城沒走,于府衙之中挑出臨時班底暫代府衙之職,由他們進行監督。
煜王晁元肇雖然很累,心情倒是不錯。
糧食貪墨案真相查清,揪出馮鶴延這種朝廷蠹蟲。此外,他一直惶恐兩次決堤會讓他在父皇心中變成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如今查出來,不僅不是他的過錯,還順帶查清水利工程貪墨,并且揪出一個朔勒細作,料想父皇不至于怪罪于他,興許還能掙點臉。
據說霍彥先已經第一時間密報上奏,朔勒方面目前形勢暫緩,父皇那邊傳訊的口吻溫和,還帶着點多虧他們及時查出細作,讓朔勒不敢輕舉妄動的欣賞意味。
晁元肇懸着的心終于放下。
霍彥先一邊養傷,該處理的案件後續倒是一點也沒落下,隻是煜王體恤他還沒恢複好,強行減輕他的工作量,每天天一黑就讓楊奉安趕他回去休息。
繡衣察事司駐富州城的秘密據點内。
“大人,煜王殿下說您該回去修養了,這些不急,明天再說吧。”
楊奉安把霍彥先桌上一堆标記為非急報的卷宗挪走,試圖阻止霍彥先繼續辦公。
霍彥先手中拿着密報,頭也不擡:“阿婵曾在西北安密鎮出現過一次,煜王每年都會去安密鎮,去查查他們之間有無交集。”
楊奉安:“大人還在懷疑阿婵娘子?可是她剛與大人一起破了這麼多案子……”
霍彥先似乎很是疲憊:“談不上懷不懷疑,隻是既然他們之間有交集,每個線索都不要放過。”
經過昨晚的聯手,他确實不太懷疑阿婵是朔勒細作這件事,但密報突然查到她和煜王都曾出現在西北安密鎮,聯想到煜王看她那不尋常的眼神,他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還是查一下比較安心。
他又拿起一件卷宗,“平海鎮的情報隻有這些?”
楊奉安道:“目前煜王殿下在平海鎮的行蹤隻有這些。”
“但從之前煜王跟平海鎮節度使衛琛的往來書信來看,他們之間的關系并不尋常,叫他們繼續查。”
“是大人,我一定叫他們掘地三尺也把貓膩挖出來,您先回去休息吧。”
霍彥先戀戀不舍地放下卷宗走後,楊奉安總算舒了口氣。
這煜王殿下要是知道,他前腳體恤霍大人一個勁兒讓他回去休息,後腳他家大人卻一個勁兒調查自己在平海鎮的行蹤,不知道心理該是什麼滋味。
不過平海鎮節度使最近總有一種蠢蠢欲動的感覺,若是真有心謀反……哦!怪不得他家大人一開始從桓安出發、跟煜王分道揚镳之後就警惕起來!
楊奉安一拍腦門,虧那時候自己還膚淺地以為大人是為了怕煜王搶貪墨案的功勞,才讓他“甩尾巴”,自己真是蠢啊!
至于阿婵娘子,唉,多好一個人呐,但願跟煜王啥關系也沒有!
還是繼續查吧,楊奉安認命地回去給安密鎮和平海鎮的繡衣暗候傳遞消息。
***
霍彥先被楊奉安掐着點趕出秘密據點,危機過後,城中平靜,竟讓他有一種百無聊賴、無所事事的空虛感。
他趕緊晃了晃腦袋讓自己“清醒”一下,享受這難得的清閑。
沿路走回居所時,他看見街邊百姓都在“補過端午”。
端午時在鬧水患,粽子也沒吃上,這幾天大家緩過勁來,才又熱熱鬧鬧地挂上艾草、包上粽子、喝上雄黃酒。
苦日子裡也要找點甜,這就是老百姓的可愛之處。
霍彥先路過酒攤,被香氣吸引,雖然有傷在身,但也忍不住買了一小壺。
回到居所後,他坐在窗邊,一個人自斟自飲。
雄黃酒夾雜着艾草的氣息,萦繞在霍彥先鼻尖,他忽然就想到了二十歲那一年,也是端午。
那是十年前,他和摯友杜時衡一起,剛剛打赢了一仗。聖人禦賜葡萄美酒,将軍分給他們這些普通小兵。
他和杜時衡賞月喝酒,誇下海口,要成為熱血男兒,保家衛國、建功立業。
隻是沒想到,兩人酒壺這一撞,竟成殇。
那竟是他們最後一次月下同飲。
過了僅僅一個月,他因獲取重要情報,幫助聖人平定東林鎮節度使的叛亂,被聖人賞識,調入繡衣察事司。
同時西北邊境朔勒來犯,那時剛因戰功獲得封賞的杜時衡,被聖人委派帶領精銳搞突襲戰,而他配合杜時衡獲取情報。
他拼死拼活搞來了情報,差點重傷不治,鬼門關轉了一圈,醒來卻聽聞戰場傳來噩耗,杜時衡因貪功冒進,率領軍隊,誤中敵軍埋伏,身死沙場,造成大桓五千精銳力量全部覆滅。
那一戰規模雖小,卻損失慘重,朔勒由此猖獗,聖人震怒,全國讨伐杜時衡。
杜家人卻指着霍彥先的鼻子,罵他給的是假情報。
他難以置信,百思不得其解。杜時衡雖然少年輕狂,但絕不是貪功冒進之人,他認為一定是情報傳遞中發生了什麼謬誤。
杜時衡若是拿到情報,不可能不知道敵軍會在據邊關一百裡處設伏,還貿然進入敵軍包圍圈。
雖然聖人最後顯然是相信他的,甚至欽賜他龍首金杖以示器重,堵住了杜家人的嘴,還派他執行越來越多重要的秘密任務。
但此後十年,他時常夜不能寐,心中這個結始終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