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收到賈珠的來信,聽聞家中在賈珠的婚事準備上諸事已妥,便告了假,回家為賈珠操辦婚事。
賈政這兩月因外放,一直在外頭。他不知王夫人在提親上拖拖拉拉,也不知道賈珠是背着王夫人自個兒去提親的。
賈政回到榮府時,榮府已經紮起了紅綢彩絹,一派喜慶。他又問了賈珠在翰林院做庶吉士的近況,心中甚慰。
時逢賈政的愛妾趙姨娘有孕在身,不便侍奉。賈政又因賈珠的婚事跟仕途順遂,心情頗好,回來後就一直留宿在王夫人處,與其商議賈珠婚禮的置辦。
話說那趙姨娘,原本是王夫人處一個粗使的丫頭。王夫人嫌她言行粗鄙,又忌她有幾分姿色,因此隻讓她在院中做粗使的活兒,連屋内都不讓她進。
誰知,就在王夫人生養寶玉期間,也不知道這個粗使丫頭使了什麼手段,竟然爬了賈政的床。王夫人跟賈政之間,就如紮了一根刺一般。
王夫人也是大家族養出來的,誰家還沒兩個姨娘。她不是不能容忍妾室,周姨娘就是她早年張羅着買的良妾,那周姨娘一直也本本分分的。王夫人是不能容忍沒有經過她許可的妾室,那簡直就是對她這個當家主母權威的挑釁,是在打她的臉。
事發之後,王夫人就打算找個牙婆子,把那賤婢給發賣得遠遠的。誰知,賈政不知怎地,被她迷得暈頭轉向,為其還跟王夫人紅了臉,從此就再也沒有宿過王夫人處。
如今,賈政回頭了,王夫人念着與其一起養育的兩兒一女,也沒有使性子把他往外推。夫妻二人近日一起操辦賈珠的婚事,有商有量,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的那段尚有溫情的時光。
賈珠和李大姑娘的婚期拟定在這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
天氣已經轉涼,李家上下忙得不亦樂乎。
數月前,賈政回京,造訪李家。李家便知親家公是十分滿意這門婚事的。在婚事上拖拖拉拉的,隻是王夫人一個人的主意。當然,賈珠的果決将婚事拉回了正規。
李家大房一共也就兩孩子,李莞和她三歲的幼弟李岩。李家上下竭全力地給李莞辦着嫁妝,定不能讓榮府小觑了李家的姑娘。
李守中夫妻辦了十箱,李老太太給了八箱。二房李嬸感念大房對她的照顧,也給李莞辦了兩箱嫁妝。
對上滿滿當當的二十箱嫁妝,加上壓箱底的銀票、房契地契,前世資深社畜、純粹的無産業者李莞,眼淚直打轉,這是潑天的幸福呐!要是可以,她都想在這個家賴一輩子。
“一會兒姑娘可别再哭了,哭花了妝,倒時候珠公子掀開蓋頭,就看到了一隻小花貓。”跟着李莞一起陪嫁的丫鬟素雲道,一邊給李莞細細地描着妝。
“哪有姑娘離了娘家不哭的。倒是婚禮上的禮儀繁瑣,姑娘多吃些,免得頂不住。奴婢去準備一些小吃食,姑娘揣在身上,頂不住的時候,就偷偷吃兩口。”李莞另一個叫銀蝶的陪嫁丫鬟道。她是李老太太撥給李莞的一個一等丫鬟,一手好繡工,性情沉穩、思慮周到。
素雲跟銀蝶兩個,一個愛動,一個喜靜;一個活躍,一個持重。有她們兩個的陪伴,李莞想着婚後的日子,即便賈珠的公務再忙,她在榮府的日子也不會寂寞。
新娘妝化好後,李莞在閨中等着賈家來接人。初嫁人婦,她心裡還有些惴惴。吃了一碗銀蝶端來的荠菜豬肉雲吞,胃充實了,心緒也平靜了許多。
待屋外吹打之聲,喝彩之聲,以及鞭炮之聲響起,李莞知道,賈家接親的人已經來了,心又不自覺提到了嗓子眼。
紅蓋頭蓋上後,李莞的視線就隻剩下了蓋頭下的一方天地。
李府熱鬧了一場後,李莞被攙出時,已經快到晌午。
她看到了停在她面前的一雙玄色金線四方靴,又聽到其父李守中有些哽咽地道:“宮裁就交給你了。”
随後便是賈珠沉穩的聲音:“嶽父大人放心,有我賈珠在,定不會讓宮裁受委屈。”
有着三十年單身狗經曆的李莞聽後,心中甚是感動。今後,她也有人打傘了,真好。
按照這個世界的婚姻習俗,女子出閨房後,有腳不能沾地的說法。
新郎從嶽父手裡接過新娘後,就要将她背出家門,直至其上花轎。
眼前的那雙金線玄色四方靴轉了個方向,賈珠在李莞面前蹲了下來。
“接新娘啦!”媒婆高聲喊起。
“姑娘可當心着。”素雲和銀蝶引着李莞。賈珠遂将其背起。
賈珠雖然是讀書人,但身量較高,輕輕松松地将新娘背了起來。
雖然是中秋,但這天的天氣是極好的,隔着紅蓋頭都能感受到陽光的溫度,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
李莞知道賈珠偏瘦。如今被他背起來,便更感覺得到他的清瘦了。李莞心想着,待她安頓好了,一定要給賈珠好好補補,将來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接李莞的轎子歇在了李府門口,李莞被送上轎子之前,收到了賈珠偷偷揣給她的一包東西。
待李纨坐進轎子後,她拿出那包東西一看,是一個油紙包着的桂花酥烙。
賈珠在李家備考那陣,李莞差素雲給賈珠送湯時,也送過小吃食,其中就包括了桂花酥烙。
轎門和轎窗都有布簾子擋着,也沒人看見,李莞将桂花酥烙塞了一個到口中。跟她家裡自己做的酥烙一樣脆,甜度要更大一些。甜食愛好者李莞,吃了一個酥烙後根本都停不下來,又接連吃了兩塊。
賈珠騎在馬上,走在李莞的轎子旁邊。
街上很熱鬧,很多人都出來在看榮府娶親的熱鬧場面。
轎簾被風吹開一角,賈珠窺見轎中的新娘正在往紅蓋頭下塞他給她的酥烙。
賈珠擡唇,引馬往轎子處靠了靠,順手整理了被風吹開的轎簾一角。
轎中的李莞蓋着紅蓋頭,并不知道這一切,還在一塊接一塊地往蓋頭下送着酥烙。她想着,待會兒在賈家過場面累了,中途找個機會還可以吃銀蝶給她帶的小吃食。
待到那包桂花酥烙吃完,榮府說到就到了。
新娘轎子一到,榮府門口就炸起了鞭炮,吹拉彈唱也跟着響了起來。
從新娘落轎,到迎入正廳,又是一套繁瑣的禮儀。
李莞在準備婚事的這幾個月期間,熟悉過這些細節。她小心翼翼地履行着,不教行差踏錯半步,讓榮府小觑了她和李家。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賈珠并立于李莞身側,跟她一起完成了這套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