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承讓了瓊斯先生,我想這是他們應得的贊賞。”
伊利亞:“這是也是他們應得的戰果。”
【陳赓将此戰總結為“三險三奇”。
一、是突破口選的險而奇,敢于選在臨津江彎向地方的地段,一反兵家之常規,出其不意而制勝。
二、是進攻出發陣地選的險而奇,把近8000人的進攻部隊和武器裝備提前一天隐蔽在出發陣地上而沒被敵發現。
三、是炮兵部隊選的險而奇,即大膽把60門火炮配置在距敵前沿300至1100米處進行直瞄射擊。】
阿爾弗雷德:“确實大膽。”
王耀:“反常規而行嗎?不無不可。”
伊利亞:“也是不錯的選擇。”
【1日淩晨志願軍已經突破到由美軍防禦的第二道防線,在突進過程中42軍124師372團4連以一個連的兵力擊潰了一個營的韓軍。
1班長趙恒文更是俘虜了50人,獲得“瓦敵英雄”的稱号。
19歲的5班長冷樹國也不示弱,率5人戰鬥小組,斃敵軍官4人,俘虜1名美軍上校,切斷了3000名韓軍的退路,被授予“追擊英雄”的二級英雄稱号。
同屬左翼的66軍打的也很猛,一路沖破敵人設置的重重火力,協同42軍殲滅了韓二師31/32團及韓五師36團。
66軍196師587團3連連長張續計一人連續拿下敵5座碉堡,到了2日志願軍已經突入聯合國軍防禦陣地縱深20至50公裡。】
“就這才二等功?”弗朗西斯:“才19歲……”
亞瑟:“大概是因為和他一樣的例子太多了吧,不過二等功應該已經不錯了。”
阿爾弗雷德:“一人俘虜50人?這是在開玩笑嗎?”
伊利亞:“顯然不是,瓊斯先生,這是展現在眼前的事實。”
阿爾弗雷德不語,他現在隻有一個感覺,這樣下去他遲早會輸的,就如最開始的視頻所說,這場戰争是一場“立國之戰”。
他略過王耀看向伊利亞,對他說道:“也許你可以多關注視頻,而不是因為這個先回複我。”
伊利亞:“這是當然。”
坐在中間的王耀并不關心這二位的拌嘴,他的說出的話語中夾雜着些許高興與驕傲:“都是厲害的少年英雄,都是厲害的孩子們。”
【負責漢城正面防禦的韓軍精銳韓一師,在39軍強渡臨津江不到一個小時陷入肉搏,全線潰敗。
1月1日韓一師指揮部後撤70公裡退進漢城,由于韓軍撤退速度過快,二線防禦的美軍英軍因此遭受到了嚴重損失。
3日淩晨39軍116師347團到達距離漢城僅30公裡的釜谷裡,釜谷裡是通往漢城公路的一個重要三岔路口,占據這裡就可以切斷聯合國軍南撤的退路,将其包了餃子。】
阿爾弗雷德皺眉罵道:“一群隻顧着逃跑的廢物!别的國家的軍隊替他們打了半天的仗,他們倒好自己先跑了,這到底是誰的國家?”
阿爾弗雷德罵起韓軍來毫不客氣,看起來就是一副想罵韓軍很久了的樣子。
伊利亞也相當不滿韓軍的行為:“懦弱的廢物們。”
王耀:“擁有這樣的軍隊真是倒黴透頂。”
亞瑟:“原本我的孩子們不用承受那麼嚴重的損失的,他們吃什麼的跑那麼快?不跑折壽是嗎?真就是一群沒救的廢物。”
“撤退速度過快?”弗朗西斯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屑他的厭惡不加修飾直接了當的說:“說直白一點就是貪生怕死。”
【根據情報駐守此處的是韓軍部隊,但戰鬥一開打347團官兵才發現他們面對的不是韓國人而是參加過諾曼底登陸的英軍精銳,皇家□□團“綠老虎團”!
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英軍347團陣地發起了猛烈攻擊,30歲的116師參謀長薛劍強中戰鬥中壯烈犧牲。
戰鬥最激烈的地方發生在7連防守都制高點,這處制高點剛好卡在英軍撤出釜谷裡的公路上,關系着他們的生死。
英軍的炮火極其猛烈高地上厚厚的積雪融化成了泥水,沒有防禦工事,志願軍士兵隻能在泥水中抵抗着英軍的一次次猛攻。】
亞瑟注視屏幕上的每一幀,上面的這個時候英國顯然早就已經不立于世界第一的位置,有韓軍那個豬隊友和之前美軍被打敗的諸多例子,所以他确實是擔心的。
弗朗西斯:“擔心就直說,你又不會少塊肉。”
亞瑟:“你少說一句話也不會少塊肉。”
阿爾弗雷德:“終于有點十七國聯軍的樣子了,不然還以為隻有hero一個國家的軍隊。”
伊利亞:“誰讓美軍是主力。”
王耀:“打一個是打,打一群也是打,反正最厲害都打過了也就不怕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