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繼續播放下一期。]
【列國志第十七期血灑漢江】
【兵敗砥平裡】
【1951年1月朝鮮半島依舊籠罩在嚴酷的寒冬之中,此時的李奇微心情也如天氣般陰沉重重,剛一上任就面臨如此大規模的撤退,這是他從軍幾十年從未有過的郁悶。
而他的上司麥克阿瑟還在不停地點火——“無論如何在最後時刻确保釜山橋頭堡,以保證部隊在情況最壞的時候撤回日本。”
真的要這樣狼狽地放棄朝鮮?李奇微并不甘心,這位西點畢業的将軍仔細翻看了志願軍三次戰役每天都戰鬥記錄,雖然戰役的過程都不相同,前二次是遭遇戰,第三次是志願軍的攻堅戰。
但三次戰役都出現了一個相同的數字,“8”。】
“也就是說這次戰役會輸嗎?不對,未知性還是很大。”王耀說出了這個猜測,而後他又說:“這個數字是指什麼?”
伊利亞:“我想一定是什麼突破性發現,這位既然被稱為最難纏的對手那麼想必就絕不是徒有虛名。”
阿爾弗雷德:“哦……他憑什麼在那裡煽風點火?”
弗朗西斯:“樂觀點小阿爾,起碼李奇微先生在複盤戰役不負他對手給予的尊重。”
亞瑟:“如果你少說點或許他可以樂觀點,目前對他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這次戰役他似乎可能真的會扳回了一局。”
【第一次戰役美第8集團軍向鴨綠江進攻,10月25日遭遇志願軍打擊,10月26日大規模戰鬥爆發,11月2日聯合國軍撤至清川江以南,戰鬥曆時8天。
第二次戰役美第8集團軍第二次向鴨綠江進攻,11月25日遭到志願軍攻擊,12月2日志願軍停止攻擊,戰鬥曆時8天。
第三次戰役志願軍12月31日向三八線發起大規模進攻,1月8日停止追擊,戰鬥曆時也是8天!
8天!三個完全相同的數字!李奇微瞬間明白,這個數字不是巧合,而是志願軍的攻勢隻能維持8天,決定這一數字的,正是志願軍薄弱的後勤補給能力。】
“糟糕透了。”王耀如此說道:“但不得不承認他是合格的對手。”
“的确厲害,他的上司完全不會注意這些細節。”伊利亞嚴肅的接着說道:“這才是應有的指揮官吧,不然成為世界第一……不,這個時間大概想來還沒有,瓊斯先生成為世界第一的時間屬于未知,那麼這才是作為一個世界強國應有的指揮官。”
阿爾弗雷德:“我想也是的,我家孩子一向非常優秀,那位孩子想來隻是不适合戰場。”
誰都明白阿爾弗雷德口中的那位孩子指的是誰,隻能說雖然阿爾弗雷德經常恨鐵不成鋼罵的狠,但到底還是在乎的,不然現在不會提這麼一嘴。
弗朗西斯:“很棒的分析,對吧亞瑟?”
亞瑟:“的确很棒,同樣的他也有很有用的發現。”
【由于聯合國軍制空權的絕對壓制,志願軍運送補給的汽車火車幾乎全部癱瘓,三次戰役打下來僅汽車就損失了1200多輛,平均每天損失30多輛,隻能依靠人力和牲畜肩扛背馱。
補給上點困難導緻志願軍的持續作戰僅維持一周左右,李奇微将其稱為“禮拜攻勢”,他還發現由于制空權的缺失,志願軍往往隻能在夜間出擊也就是“月圓攻勢”。
正是因為這戲掣肘的存在,志願軍的戰役發展遭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猛烈的進攻往往在敵人最孱弱的時候展開,而“禮拜攻勢”的尾聲,正是志願軍最薄弱的時候。
李奇微決定一旦志願軍的進攻時間達到一個禮拜,彈藥補給開始短缺,就投入強大反擊力量,将對手一舉擊潰。
此時的志願軍第三次戰役攻勢剛剛結束一周,正深陷物資短缺的困擾,擺在李奇微面前的隻有進攻,更加猛烈的進攻!】
現在他的孩子該怎麼辦?這是王耀的第一想法,也許會有辦法的對吧……
他如此自我安慰的想,最後的結局明顯是勝利了,最後的結果是好的,所以不用擔心這一次的失敗的……不,他完全做不到!
那是他的孩子們,他珍視的孩子們,他完全做不到不在乎,哪怕他們可能會有很多缺陷,但他是不敢想的……這一場戰役結果明顯不如人意,所以他是真的……真的不敢想。
伊利亞:“真是較周全的想法,确保了勝利的可能性。”
阿爾弗雷德:“的确是一位有能力的人,最起碼不會讓人懷疑他的職位的合理性。”
弗朗西斯:“這對他們來說确實是一個重大發現。”
亞瑟:“還是能扳回一局的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