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我有一種感覺他們會戰鬥到直至全部犧牲……”
王耀語氣堅定地說道:“不,他們是一定會如此的,我可以看到他們的決心。”
就如曾經的那些孩子們一樣,為了保護百姓即使面對的是死亡也不會畏懼,他的孩子們其實一直是一樣的,堅定、善良、而偉大。
伊利亞:“他們确實值得如此相信。”
弗朗西斯:“就是這樣美軍才被打怕了啊”
阿爾弗雷德并沒有反駁弗朗西斯隻是挑着另一件事說道:“就像之前說的也許距離反擊不遠了。”
【然而就在戰鬥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180師收到了上級命令,要求以兩個團占領馬坪裡以北,結果部隊剛出發半小時又收到第二封電報要求就地阻敵掩護傷員,部隊隻能再次返回。
但此時馬坪裡已經被美軍占領斷糧5天的180師徹底陷入了五倍于我敵人的包圍。】
王耀皺眉:“又陷入了包圍。”
【5月26日黃昏180師接到軍部電報,鷹峰有友軍的接應。
為了向友軍靠攏逃出包圍圈師長鄭其貴集結了僅剩的3000人分兩路進行了突圍,約定于27日拂曉在鷹峰彙合。
這支已經斷糧一周十分疲憊的隊伍,在突圍過程中再次爆發了頑強的戰鬥力,538團兩個前衛營以血肉之軀殺出了一條生路,牢牢地釘在了沿途的山口。
斷後的二連堅守陣地兩晝夜,全連無一生還。
一夜的突圍180師付出巨大傷亡到了鷹峰時全師僅剩2000餘人,然而一個絕望的消息再次傳來——鷹峰沒有友軍!鷹峰已經被美軍占領!
原來支援的友軍已經被美軍分割在路上,到不了了!】
王耀:“明明好不容易有了援軍……”
一定有什麼原因在的……勝利絕不會突然降臨誰的頭上,無論裡面是否有運氣的成分在。
阿爾弗雷德:“鷹峰屬于勝利者。”
伊利亞:“他們本可以休息的,不過很可惜事與願違。”
弗朗西斯:“畢竟戰場上不會給任何人留下喘息的機會不是嗎?”
亞瑟:“不管是路德維希和哪幾個混蛋,我都不想見到二戰。”
【180師的戰士們隻能拖着疲憊的身軀再次向鷹峰突擊,好不容易奪取鷹峰主峰後,敵人有一次圍了上來。
望着頭頂盤旋的飛機,山腳數倍于我的敵人,師長鄭其貴意識到,再不行動鷹峰将成為全師官兵生命的終結。
他下令以團為單位分散突圍,筋疲力盡的官兵焚燒文件、砸毀電台、銷毀密碼,懷抱着活下去的最後本能消失在了茫茫山林中。】
王耀:“是的,孩子們,以破釜沉舟之勢活下去吧……你們已然盡力。”
【在後來的日子裡突圍出來的180師官兵陸陸續續被收容,找不到大部隊的則遊蕩在崇山之中打起了遊擊,稀疏的槍聲一直持續到1952年底。
根據《180師突圍戰鬥減員統計表》全師負傷、陣亡、失蹤和情況,不明7644人,一萬多人的部隊,最終隻剩下4000餘人。
1986年60軍軍長韋傑在病中寫成了《抗美援朝戰争中志願軍第180師遭受嚴重損失原因的回顧》,認為造成180師遭受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作戰指導上有輕敵麻痹的嚴重缺點、兵力部署分散、各級都沒有掌握強大的預備隊、未能選好良好的阻擊陣地實行重點防禦、組織指揮不嚴密、與友鄰協同失調、通信聯絡沒保障、指揮經常中斷、後勤保障力差、部隊作戰行動受到極大限制、180師領導幹部遇險慌亂,指揮失當】
伊利亞:“想來是認真分析過了。”
王耀笑着點了點頭:“自當如此。”
阿爾弗雷德:“認識過錯回憶過錯從而糾正過錯。”
弗朗西斯:“沒辦法,人總是在這個死循環裡。”
亞瑟:“一個直至死亡死循環。”
【就在180師奮力突圍的時候志願軍同樣拖着疲憊的身軀一路北撤,追擊的聯合國軍冰封直至鐵原。
一旦失去“鐵原三角”北面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就會向美軍張開大門,美軍的快速機動優勢發揮到極緻,因此鐵原必須守住!這是志願軍最後的防線!】
王耀:“逆轉點,鐵原!”
伊利亞:“他們守住了鐵原。瓊斯先生,你覺得呢?”
阿爾弗雷德:“你這個問題屬實沒有必要。”
【對于範弗裡特來說勝利仿佛已經在眼前,隻要一伸手就能牢牢握住——他的信心并非毫無根據。
因為此時駐守鐵原的是剛剛從前線撤回的19兵團,但19兵團64軍這時正在戰線的最西邊與北進的死死糾纏,65軍則傷亡慘重無法投入戰鬥,能用的隻有63軍。
□□向他們下了死命令——“就是把63軍打光,也要在鐵原堅守15-到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