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63左翼奮力阻擊的同時,右翼的187師同樣打着艱難的阻擊戰。
他們的師長徐信,也是一個戰術大師,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187師作為主攻部隊全殲了英軍格洛斯特營,榮獲“□□分割”錦旗,5月下旬北撤途中由于美軍反撲速度過快,當187師趕到漢江邊時,發現美軍已經跑到了自己前邊。
在這千鈞一發時刻師長徐信一方面下令全師卸下僞裝大搖大擺的從美軍面前渡江而去,另一方面自己則指揮炮兵在南岸最後渡江,一旦有變就向渡河的美軍發動炮擊攪混戰場,以炮兵全軍覆沒的代價掩護步兵撤離。
而美軍竟然将187師當成了韓軍,未加理會!187師得以迅速北撤,投入中原。】
阿爾弗雷德:“一點沒認出來?”
王耀:“看起來不像認出來的樣子。”
任勇洙:“……”
我的沉默誰懂?
弗朗西斯:“這就蒙混過去了?”
亞瑟:“我想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麼認錯的。”
伊利亞:“可能是因為覺得亞洲人長得都差不多吧……”
【戰鬥中作為右翼防禦主力的187師多次打退美軍的進攻,随着左翼188師、189師的不斷升級,187師的部隊不斷被抽調前往救火,
到了6月9日徐信手裡的實際兵力隻剩下一個團,戰鬥進行到這個階段志願軍防禦空間幾近用光,在敵人猛烈炮火的威脅下幾乎守無可守,面對絕境徐信果斷拍闆,守不住……那我們就攻出去!】
阿爾弗雷德:“攻出去?他怎麼攻出去?沒開玩笑?”
弗朗西斯:“我覺得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
亞瑟:“确實不像。”
王耀:“……”
如此艱難的環境,真的可以嗎?
伊利亞:“還真是大膽的決策。”
【鐵原的美軍為了抵擋志願軍夜襲,布下了将坦克裝甲車擺在外圍的“龜殼陣”,徐信抓住這一特點,将63軍僅剩的200多門火炮一舉投入戰鬥,以為志願軍已經沒有火炮的美軍被徹底打懵,一片混亂。
敵人想要逃往開闊地,但圍在外面的裝甲車和坦克卻成了逃離炮火的障礙,炮火點燃了美軍的儲備彈藥,劇烈的爆炸在天空中炸出燦爛的火花,随後,突擊隊發起突襲直接把手榴彈扔進了殘存美軍的營帳之中。
戰鬥英雄唐滿洋親眼目睹了這場戰鬥——“美國人陣地上,那不是一般的爆炸,是整個一片在燃燒。”
“那是一種紅的,黃的,白的摻雜的火,是鐵在燒!”】
阿爾弗雷德:“倒也是好手段,利用了敵人與自己的優劣勢,呵,精妙的戰術。”
屏幕上的漫天火焰仿佛無窮無盡無止無休,美軍自以為是的龜殼陣最終成為了自取滅亡的工具,他們引以為傲的軍火最終讓他們葬身火海。
他們還是有些輕敵了。
戰場之上隻論輸赢,他就是有再多的心疼也是無處施展。
王耀嘴角揚起,他的孩子們能攻出去!
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
【就在63軍鏖戰鐵原的時候15軍在芝浦裡血戰了整整10個晝夜,成功掩護了東線主力的撤退。
戰鬥中班長柴雲振率領全班攻克三個山頭,殲敵200餘名,記特等功、一級戰鬥英雄,抗美援朝結束後,柴雲振隐姓埋名30多年,直到1984年人們才在廣安找到了這位59歲的戰鬥英雄。】
好樣的。王耀這樣想到。
他無比清楚戰争的可怕,更何況現在的武器比起百年前先進了那麼多——現代戰争一定是可怕的。
他長久以來一直這麼覺得,正因如此他無比期望孩子們能活着。
【20軍58師7000餘人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為了掩護兄弟部隊的安全轉移果斷轉入防禦,在華川阻擊了聯合國軍10個團2.8萬人整整13個晝夜,以傷亡2795人的代價斃傷俘敵7469人(志願軍資料)。
6月10日北進的聯合國軍在志願軍頑強的阻擊下勢頭逐漸減弱停止進攻。】
亞瑟:“局勢似乎開始逆轉了。”
弗朗西斯:“我還是覺得不好說,但的确是不錯的戰果。”
阿爾弗雷德想起了視頻的開頭:“不,這應該就是逆轉點,他們已經到了鐵原。”
對啊,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