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個下午,三人對通訊器進行了各種測試,最後得出了以下的簡單數據:
通話距離:在開闊地帶,例如平原等,通話距離大約為3公裡;而在有障礙物的地方,例如密林等,視乎障礙物的密集程度,距離會減少到幾百米到1公裡不等。
通話時長:通訊器需要耗費大量的靈力,視乎于距離的長短,每秒鐘花費10到50靈力不等。
環境适應性:在水中無法使用;在刮大風的情況下音質受到一定的幹擾。
音質清晰度:距離越近,障礙物越少,音質越清晰。在開闊地帶,兩公裡以内可以清晰地通話,超過了兩公裡就開始斷斷續續;在密林裡,兩百米以内一般都能正常通話,超過了兩百米也開始不清晰。
反饋響應速度:通訊器的反應很及時,幾乎感覺不到有延遲。
------------------------------------------------------------------
通訊器現階段的限制性還是很大,它比較類似于劉靈前世的普通對講機。
它目前的通話距離還不是很遠,而且需要花費的靈力很多。
想要啟動通訊器,每秒鐘需要花費10到50靈力不等。也就是說以劉靈現在的靈力,拿着通訊器也就能勉強使用9秒到45秒左右。
不過,劉靈對此依然感到十分滿意。因為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巨大進步。
“既然對講機都已經造出來了,手機還不是指日可待嘛!”她心中充滿了期待。
想想看,黃月英和諸葛瞻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創造出了這個通訊器。劉靈相信,以他們的能力,可能很快就又會給她驚喜了。
想到手機,劉靈忽然靈機一動。
前世的手機也不是就靠兩台機子就能全球通話的啊。
手機的普及可是建立在廣泛的基礎設施和網絡基站的搭建之上的。要想實現真正的全球通話,必須要有傳輸網絡,比如基站和衛星系統。
“衛星系統我們現階段可能做不到,可是搭建網絡基站絕對可以試試啊。”
她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于是立馬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黃月英他們。
“月英嫂嫂,瞻弟弟,我覺得這個通訊器實在是太有用了!”她首先誇贊道。
然後又接着說:“可惜現在的通訊距離還不是太長。”
她建議道:“除了繼續優化技術,讓它本身的通訊距離變長以外,我們是不是還可以試一下搭建基站呢?”
黃月英微微一愣,她不是很懂什麼叫做基站,于是虛心地請教:“靈小姐,何為基站呢?”
劉靈用盡量簡單易懂的方式,向黃月英和諸葛瞻解釋道:“基站就是一個能夠接收和發送信号的中繼站。”
“它可以幫助擴展通訊器的有效範圍,讓我們在更遠的距離也能通話。”
諸葛瞻聽完,還是有點不太懂:“靈姐姐,你說的這個基站,跟普通通訊器有什麼區别呢?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多做幾個通訊器,讓人每隔一定的距離拿一個,那樣不也可以遠程通話了嗎?”
劉靈沒想到諸葛瞻這麼聰明,立馬就想到了折衷的辦法。不過她又想了想,覺得建設基站還是很有必要的。
她摸了摸諸葛瞻的,表揚道:“瞻弟弟真是聰明,現階段如果想要實現遠距離通訊,那麼多做幾個通訊器,然後每隔一段距離放一個,的确是目前最容易的辦法。”
“不過這樣的話,信息從第一個人傳到最後一個人,中間就會經過重重轉述,期間難免會有洩露機密的危險。”
“而基站就不一樣了。基站不需要經過重重轉述。”
“它隻負責接收和發送中轉信号,以保證把發送人的話,原原本本地帶到接收人的耳中。”
“這中間省去了第三方的轉述,也就不用怕洩露機密了。”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确保通訊的安全性和準确性。”
她這麼一說,黃月英跟諸葛瞻都明白了。
現在的通訊器必須很多個人操作,才能實現遠程通訊。
第一個人隻能跟第二個人通話,然後第二個人又接通第三個人,把第一個人的話轉訴出去。
這樣層層傳遞,中間難免會失真。而且如果用于戰場上,也有洩密的危險。
而劉靈所說的基站,是設立一個隻負責接收和發送信号的中轉站,讓第一個人和最後一個人能直接通話,而中間的人都聽不到具體的内容。
黃月英聽完劉靈的解釋,點頭稱贊道:“靈小姐真是考慮周到,而且總是能有這麼多奇思妙想,讓人受益匪淺。”
她又想了一會兒,才說道:“我跟瞻兒可以試着把這種中轉站給做出來,這應該不難。”
黃月英的話音剛落,劉靈就聽到了腦海内想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嘀。。。。。。檢測到有目标人物黃月英對宿主信任值達到30以上,可進入【人物圖鑒】查看。】
【嘀。。。。。。檢測到宿主幫助黃月英成功掌握【天工造化】,獎勵經驗值500,獎勵陣營氣運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