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才剛剛靈氣複蘇,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人發現有類似靈石的東西存在。所以大家都習慣了用人手來提供靈力。
可是基站的運行偏偏需要強大的靈力來維持,純靠人手并不實際。
思考了一下,劉靈才回道:“月英嫂嫂,對于這個問題,靈兒有兩個不太成熟的看法。”
黃月英眼神一亮,期待地看向劉靈:“靈兒有什麼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劉靈認真地說道:“第一個方法是,我們可以把基站設計成能讓多人一起提供靈力。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安排幾隊士兵在基站旁,以小隊為單位,輪流供靈力,輪流休息。你看這方法可行嗎?”
黃月英點頭贊同:“靈兒這個想法我也有考慮過。此法的問題在于所需耗費的人力巨大。”
她接着說:“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以十名士兵為一隊,他們一起提供的靈力,大概能維持基站運行一盞茶的時間(大概是現代的5分鐘),之後他們需要休息大概半天才能恢複靈氣。”
“這樣的話,一天算下來,每台基站需要一千四百四十名士兵來維持。”
“為保證信号的清晰,每台基站相隔的距離不能太遠,最好每四裡(大概是現代的2公裡)建設一個。”
“這樣算下來,光是要實現從江夏到建業之間的通訊,就必須架設一百台基站,需要十四萬四千名士兵來維持。
聽完黃月英列舉的數據,劉靈就知道這個方法不太行得通。
他們江夏本身的兵力,連帶俘虜回來的五萬曹兵,加起來都還不夠十萬呢。
再說,即使他們有那麼多人,可是大家都分散在各地的話,那糧食的問題又要怎麼解決。
劉靈再思考了一下,然後才對黃月英說:“這樣看來,這個方法并非長久之計,不過如果隻是應急之用的話,倒是可以試試。”
“應急之用?”黃月英稍稍有點疑惑。
劉靈解釋道:“對,應急之用。我們并不需要維持基站整天的運行。隻需要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開啟四次,每次一盞茶的時間,就能把當天收集起來的所有消息發出去。”
“這樣雖然會有信息傳遞上的延遲,可是也比傳統的通訊方法快了很多。”
黃月英聽完劉靈的解釋,眼睛一亮,開始計算起來,“那樣的話,每個基站每天隻需要二十名士兵,要實現從江夏到建業的通訊,則隻需要兩千人來維持。即使再加上一倍的護衛隊,也隻需要四千人,絕對可行。”
“小姐,你真是太聰明了。”黃月英稱贊道,然後她又問:“那你提到的第二個方法又是什麼呢?”
劉靈回答道:“第二個方法稍微複雜些。靈兒認為可以研究“靈力蓄能裝置”。”
“靈力蓄能裝置?”黃月英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劉靈接着說:“天地間充滿了靈氣,而我們人類隻是作為一個容器,把這些靈氣暫時儲存起來,要用的時候再以靈力的方式發放出來。”
“這樣的話,如果我們能研究出一台機器,能像人類一樣,把靈氣暫時儲存起來,要用的時候再發出來,不就可以了嗎?”
黃月英聽完劉靈的話,陷入了長時間的沉思。劉靈也沒有打斷她,隻是在一邊慢慢地等待。
過了好長時間,黃月英才從思考中回過神來。
她擡起頭,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小姐,你這個想法真的太妙了!如果真能制造出一台“靈力蓄能裝置”,那不僅是通訊基站,其他需要消耗靈力的器械都可以因此受益。這将會是一個開天辟地的發明!”
她停頓了一下,思索着說道:“不過,要實現這個構想,技術上的難度非常大。”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靈氣在人體内的儲存原理。我們暫時隻知道靈氣會在人類丹田内形成氣旋,然後氣旋産生吸力,吸引更多的靈氣進入人體。至于這個氣旋一開始是怎麼産生的,力量從哪裡來,現在暫時還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再者,我們需要找到能夠吸收并傳導靈氣的材料,這些材料必須有足夠的靈氣親和度,能長期容納靈氣而不被其破壞。”
“最後,還要設計出一個高效的轉換系統,能夠将儲存的靈氣迅速并穩定地釋放成靈力。”
黃月英雖然列舉了很多制造“靈力蓄能裝置”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可是臉上的神色卻是極度興奮的。
她充滿了信心地說道:“雖然困難很多,可是總算有了解題思路。隻要有思路,問題再多都可以一個一個解決的。”
她轉過身來拉住劉靈的手,感激地說:“小姐,你總是那麼多的奇思妙想,每次都能給我各種啟發,真是我的福星啊!如果不是你提起這個構想,我可能還會被困在原地不知道如何繼續。”
劉靈微微一笑,輕聲說道:“月英嫂嫂過獎了,靈兒隻是提出一些想法而已,真正要落實的,還是要靠嫂嫂的智慧與努力。再說,靈兒也希望通訊器能早日普及應用。”
黃月英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抹堅定的神色:“你放心吧,我一定會盡快研究出成果,不負你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