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姑蘇林黛玉[紅樓] > 第24章 第二十四夜

第24章 第二十四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待楊苼一行人出宮,皇後又考慮了一下,也不能全憑姑娘們,慈幼院在全國各地鋪開有難度,就先在京城開,慢慢鋪開。

待夜裡皇帝來坤甯宮,皇後便把慈幼院的事給皇帝說了;又說楚楠她們去女學了,楚榕也鬧着想去,不如,讓楚榕出去曆練曆練。

皇帝想着早先當王爺那會兒,常帶着幾個女兒去踏青,如今兩個大女兒嫁人了,就剩小女兒了。

宮裡又隻有她一個女孩,哪怕和皇上有些龌龊的太上皇都十分寵她。

可平日隻有幾個伴讀伴着,近些日子,也都陸續出宮嫁人了,楚榕到底寂寞。

皇帝正打算給女兒選一批伴讀,聽了皇後的建議,想來得重新打算。

皇帝舍不得女兒,思慮半晌還是道,“榕榕的公主府早就建好了,選個日子讓榕榕搬進去,方便她在外面辦事,也方便她們姐妹聚聚。”

皇後又提起該給楚榕選驸馬了,皇帝連道,“可該好好選選,我們好多留榕榕幾年,也就榕榕陪着你了。”

皇後感動,眼角沾濕,連連附和,“是呢,想着榕榕要離開我們,就難過。不過,楠楠這次做的好,沒有拿身份壓着那家人和離,而是想着報縣衙,不然溺嬰這事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顯出來呢。”

皇帝贊許道,“是啊,都知道有這麼這麼個事,但誰知道這麼惡劣,還是天子腳下。”說着,皇帝有些憤怒。緩了緩才道,“這次和楠楠一起的幾個姑娘都不錯,敢為人先,朕給她們記一功。不然,危矣。”

皇後也明白,又說了張家女學的姑娘辦了繡莊的事情,皇帝龍顔大悅,道,“到時候讓榕榕多和她們接觸,良朋好友,受益終生。”頓頓又說,“榕榕早早出去曆練,立起來,以後孩子也不受罪。”

皇帝想起大女兒和二女兒婚後受的委屈,一陣難受,可又不能真把那家人怎麼了,畢竟女兒還要過日子。

皇後也是這個想法,不然還真舍不得女兒早早出宮去。

帝後二人閑談幾句,早早安寝。

第二日,皇後找來女兒細細叮囑,又安排人收拾公主府。

楚榕十分開心,不過也舍不得離開父母,好一陣歪纏。

不過待楚榕出宮,已經過了一個月。

過了休沐日,女孩們又坐上了前往張家的馬車,來來去去,半年就過去了,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

有了皇後的賜銀、姑娘們送來的嬷嬷和銀子,銀錢寬裕,黛玉、楚楠想着秀娘她們都家裡遠,來回不方便,繡莊地方又不大,便商量着買個院子,專門用來培養繡娘,也方便以後多招些繡娘。

黛玉吩咐林管家去辦,管家給出了個注意。

繡莊到底是做生意的地方,在鬧市,不适合學刺繡,他找牙行問問京郊有沒有地,找個合适的地方自己建房子,地方寬敞還省錢。

沒建好前,林家後街的下人房大多空着,可以先收拾幾間讓繡娘們用着,刺繡教學和住宿都方便,也方便姑娘們來看看情況。

黛玉聽了去找楚楠她們商量,全票通過。

姑娘們感歎,“姜還是老的辣,看來她們還有的學。”

楚楠想起曾經的學校、住宅樓,又結合現在常見的樓房,提議建樓房,還畫了簡易圖紙,到時候一樓學習,二三樓住宿,方便還省地方,獲得姐妹們的一緻好評。

秀娘和繡莊管事找來的繡娘們便先搬去了林家後街,由繡莊原來的繡娘,還有楊家、林家、陸家、孫家送來的嬷嬷們教導。

姑娘們每逢休沐,還兩兩結伴前去教繡娘們讀書識字,方便繡娘跟着畫師學畫,想要幫助繡娘們覺醒,不再百忍成鋼,要讓她們學會不平則鳴……隻是,一切要徐徐圖之。

楚榕出宮本想着先和姐妹們聚聚,結果都在上學;要麼婚後不方便受掣肘,不好經常出門,隻好先解決慈幼院的事情。

雖然有女官們幫襯,楚榕開始不過跟着學習,隻是擔個名頭罷了;但後來也不甘心隻做個吉祥物,積極參與籌辦慈幼院的相關事宜。

楚榕拜訪慎親王妃的時候,聽她說起繡莊的事情,知道楚楠她們專門在郊外蓋樓培養繡娘,想着慈幼院不如也自己建,花錢少,還地方寬敞;沒建好前,收養的女嬰可以養在公主府,左右她也隻一個人。

待楚楠休沐,楚榕特地設宴要楚楠聚聚,詳細問了繡莊自建的情況,又要了楚楠的圖紙,兩人想着慈幼院的需求更多些,要有教室教孩子們識字,要有食堂、有盥洗室、有卧室……根據需求,改了改才定了稿。

選址的時候,楚榕考慮慈幼院和繡莊都是女子多些,好互相幫襯;女孩們長大後還可以去隔壁繡莊學刺繡,找個營生;哪怕不能留在繡莊,也是個謀生的手藝。

恰巧繡莊旁邊還有一大塊空地,楚榕就都買下了。隻是想着以後肯定要收容很多孩子,慈幼院建的更大些,有三個繡莊大小。

楚榕忙完繡莊統籌工作,剩下的事情都有下人們做,她暫時就閑下來了,就去找姐姐嫂嫂們玩,隻是她們也忙着,不能一直陪着她。

楚榕便思念起宋靜、陸沅、楚楠她們,結果她們忙着上學,十天才有一日假期,這一日還不一定有時間。

楚榕也上過學,卻不喜歡上學,便想着去看看女學有什麼魅力,結果她也紮進去出不來了。

不過,楚榕不住宿,晚上回來處理慈幼院的事情,倒也獲益不淺。

早說好的兩三日回一趟宮,後來實現不了,隻能十日回一趟宮裡。帝後不滿,可看着幼女難得的好學之心,沒有阻止。

臨近新年,臘月初女學放假。

繡莊早建好了,繡娘們也早已搬過去,在秀娘她們的努力下,已經找了一百多名繡娘。

繡娘雖然都還未出師,掙不了大錢,但繡些小帕子沒問題,又因為姑娘們的花樣好,價格便宜,很受歡迎。

繡莊尚未盈利,又打算以後掙錢做更多的事,給繡娘們的月錢不算多,沒出師前一個月兩百文,管吃住;出師後根據繡品賣出去的錢分成,扣除材料費,給繡娘們分三成。

姑娘們覺得不多,她們還要生活,隻是暫時沒辦法,隻能以後再想辦法。

繡娘們想着以前學藝還要給師傅前,姑娘們給她們錢教手藝、教讀書,還給月錢,連連推辭。

姑娘們堅持才同意,隻是打定主意要好好學習,為繡莊多掙錢,不讓姑娘們失望。

後來到了郊外,姑娘們倒沒怎麼去。

皇後賜的匾後來做了兩塊,一塊挂在群芳繡莊的鋪子外面,一塊挂在郊外繡莊的院子外。

再後來,慈幼院也搬過去了。

這幾個月慈幼院也不光收養了棄嬰,還把十歲以下的乞兒也收養了;十歲以上的沒有餘力,隻能讓他們獨自謀生。

慈幼院的管事都是宮裡年齡到了的女官和嬷嬷,都通曉詩書,得了楚榕的吩咐,平日孩子們識字;十歲以上的乞兒願意學的,也歡迎他們有時間來慈幼院識字,去上工業不至于被騙。

隻是人多,慈幼院的管事和女工們難免忙不過。

隔壁的繡娘們好不容易有了識字的機會,郊外姑娘們不方便過來,刺繡本就廢眼睛,不好休息了還麻煩師傅們。

幸運地是,隔壁的管事在教孩子們讀書,便想着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早上、中午、晚上慈幼院忙亂的時候,繡娘們便主動去隔壁慈幼院幫忙,教小女孩們縫縫補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