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姑蘇林黛玉[紅樓] > 第32章 第三十二夜

第32章 第三十二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或許姑娘都有事做了,時間過的飛快,已經迎來了雪災後的第二個二月。

兩年很快,還什麼都沒做;兩年很慢,張家女學已經結課很久。

黛玉她們那批結束,張家女學就成了曆史。

那批學生有的遠嫁他鄉,有的留在京城,但她們未夢想而努力的腳步從未停止。

從某種意義上,她們都在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再是某某氏;隻開辦一期的張家女學也随着她們在曆史上留下了名字。

夫人們看張家女學的姑娘們個頂個出類拔萃,早先身體虛弱的姑娘也調養的健康起來,便想送姑娘們入學。

不過白先生借口年齡大了,精力不濟拒絕了,又把黛玉和群芳女學介紹給了夫人們。

黛玉她們幾個姑娘和群芳女學都足夠好,獲得了夫人們的信任和青睐,姑娘們紛紛入學群芳女學。

黛玉、楊梧、張閱她們商議,慈幼院和繡莊、正心堂、脂粉鋪女工的孩子需求不一樣,一個求生,一個求精,便商議優化了女學的課程,分詩詞書畫、騎射禦等精英課程體系和刺繡、胭脂制作、接生、養生、外傷處理、識字等基礎課程;但又同意姑娘們根據興趣,自由選課,世家姑娘若有意向,也可以自選養生、刺繡等課程;慈幼院、女學原本的姑娘們若有興趣,也可自選騎射禦、詩詞書畫、四書五經等課程,隻是需要多教一部分學費,也不多,女工們可以輕松支付,慈幼院的孩子可以先欠着,長大後做工還學費。

沈安、李思、楚楠去了北疆。

安陽府知府的事情一出,黛玉她們趕緊勸楚楠放棄這個想法,她想要架空進士掌權必須遠離京城,但天高皇帝遠,父母的權勢、身邊奴仆都不一定能保護自己。

最後,慎親王妃楊苼聽了楚楠的想法,精挑細選了早年去了邊關的沈家長子,沈安的哥哥沈甯。

婚後,楚楠可以跟沈甯前往邊關,既能滿足楚楠想去外地,天高皇帝遠的想法;沈家和楊家交好多年,沈甯算楊苼看着長大的,她們也能放心,一舉兩得。

成親一月後,沈甯赴邊關。

因五個月後,李思和沈安的兒歌沈審成親,楚楠并未随沈甯一同前往邊關,約好沈審成親後一同前往。

沈家考慮到沈安的性格,在北疆給沈安選了夫家,沈家二位公子婚後不到一月就帶着夫人和嫂子、妹妹前往北疆。

到了北疆,沈審跟着兄長的腳步進入軍營。楚楠、李思、沈安住在附近縣城的沈宅裡,不奢華,卻足夠安全。

沈安也想入伍,隻是不被允許,隻要她好好嫁人。

不過,沈安幾人發現邊關常有敵人騷擾,民風彪悍,女孩子也多少會些拳腳功夫,但面對兇殘的敵人卻少有反手之力,大多數時候隻能被一刀砍死。

沈安幾人讨論過後,便招了許多女子,組成女民兵隊,訓練成丁,讓她們在敵襲時能有反擊之力,增加她們的活命機會;還可以組個女子镖隊,保護大戶人家女子,讓女民兵們鍛煉身手的同時,賺些外快。

最重要的一點是,以後必要的話可以為她們提供可能武力支持。

至于婚事,沈安開始十分排斥,但和未婚夫嶽林見過後,兩人性格還算投契,倒也不排斥了,一邊培養女兵,一邊準備婚事。

李思在北疆見到了軍營的武器,都用了很久、很舊,好似稍微用點力就能斷,可那些老兵卻在用他們保家衛國,她想要改良武器,讓它們更鋒利些,用的更長些,讓戰士們多些活命機會,便找楚楠、沈安商量,湊錢買了許多報廢的武器來做實驗。

雖然還沒有進展,可她們相信總有一天會成功。

楚楠一邊等機會掌握權力,一邊在邊關辦起了群芳女學,隻是根據需要調整了課程,以武課為主,以文課為輔,很受歡迎。

另外,楚楠幾人還選了一個安全地方,辦了一個慈幼院,收容被放棄的女嬰和因為戰争孤兒的男孩女孩。

京城,衛若竹也已經嫁給了三皇子楚檀。

三皇子已被封為雍王,衛若竹為雍王妃;大皇子楚樟為魏王,妻韓煦;二皇子楚榆為魯王,妻明氏。

衛若竹并未和黛玉她們一起辦學,多數時候處理王府的瑣事,隻閑暇時去群芳女學講課;不過,她聽了楚楠的建議,和魏王妃、魯王妃一起辦了一個慈善會,籌集善款,每逢災難,便出面救濟災情。

因着黛玉和衛若竹交好,穆郡主常見黛玉,又時常聽女兒說起黛玉的事,很是喜歡黛玉,向讨黛玉做個兒媳婦,便請了張閱的母親孔詞做中人。

孔詞也素愛衛若蘭為人,恨不得自家多個女兒嫁過去;如今,穆郡主看好黛玉,孔詞素來把黛玉當女兒一般看待,聽了穆郡主的話,簡直是天降驚喜,連連答應。

孔詞回府,就去信一封給林海;又去給大嫂白涵說這個好消息,白涵也覺得衛若蘭不錯,隻是還要看黛玉和林海怎麼看。

林海收到信看了,又是開心,又是惆怅。

開心的是他認同衛若蘭的人品,相信他一定會對黛玉好。

惆怅的是女兒要嫁人了。

晚上,林海給黛玉仔細說了,黛玉也想起曾與衛若蘭見過的幾次面,覺得他不會阻止她要做的事情,說不定還會幫她;穆郡主和衛若竹又相處的很好,便點頭答應了。

既然黛玉點頭,林海也未拖延,第二天就遞信給孔詞。

穆郡主得了信後,就張羅起來,半個月後,黛玉和衛若蘭定親。

一個月後,遠在邊關的衛若蘭知道消息,莫名歡喜。

衛若蘭知道黛玉及笄的消息後,親自選了塊玉料,刻了支玉簪送往京城。

姑娘們聽了黛玉定親的恭賀,張閱攬着黛玉道,“早先若竹還羨慕我有個神仙妹妹,我說她有個神仙哥哥,不用羨慕,看,如今都是他家的了。”

衛若竹調侃,“早先我家我有個神仙似的哥哥,隻缺個神仙妹妹來配,如今不就來了。”

黛玉早先有些害羞,被她們說來說去,也反調戲了回去,“那我兩個神仙似的姐姐想要誰來配啊?讓我看看,楚三郎配那個?白三郎配那個?”

衛若竹、張閱聽了她的調侃,對視一眼,抓起她撓起癢癢,姐妹三個鬧成一團。

楚檸、賈琋兩人年歲還小,本來家裡要請先生讓她們繼續學習,最後求了家裡,繼續去群芳女學讀書;課餘時間給黛玉她們做教學助手,還常去旁邊的慈幼院幫忙。

張閱、宋靜、素心主要負責群芳繡莊、群芳脂粉、群芳正心堂的經營和擴張。

陸沅、蔣易、孫芷主要負責群芳詩集的選文、印發和售賣。

黛玉、楊梧主要負責群芳女學的事情。

兩年過去,群芳繡莊、群芳脂粉、群芳正心堂已經開遍京城周圍的縣城,張閱她們預備向外擴張,可人手不足,隻能緩步發展,穩中求進,積極培養人才。

群芳女學的學生也多了許多,隻是多的是官員家的姑娘和慈幼院的孩子,女工和百姓家的女孩很少,大都留在家做家務。

群芳會的産業雖然改善了一部分婦女的生活,但她們大多是為了掙錢,為了供養兒子讀書,很少願意讓女兒來讀書。

黛玉她們的宣傳收效甚微,可能是因為她們的宣傳、勸說太過隐晦;隻是,她們的力量甚微,不能大動幹戈。

除了離京的楚楠、李思、沈安,京裡的姑娘也喜事不斷,楚楠、李思、沈安離京不久,宋靜、孫芷、楊梧也陸續離京。

不過,楚楠三人早知喜訊,早早留下新婚禮物,隻是不能參加好姐妹的婚禮,很是遺憾。

楊梧嫁給了張閱的堂兄張闡,孫芷嫁給了李思的哥哥李恣,宋靜嫁給了孫芷的哥哥孫蘅,幾人婚後都随丈夫離京外任。

宋靜成親最晚,在臘月。

過了正月,就和孫蘅去了河南許昌襄城赴任,任縣令。

宋靜離開前,在京的姐妹去送她的時候,道去了襄城,一定要把女學、繡莊、脂粉鋪都開起來;隻是遺憾不能參加黛玉的及笄宴,和蔣易、張閱、素心她們的婚禮。

黛玉她們道,群芳會姐妹如今雖然天各一方,但心卻永遠在一起,勸宋靜别難過。以後她們要是有機會外任,也要女學、繡莊、脂粉鋪開起來,以後要讓群芳會的産業和女學在大楚遍地生花。

素心、蔣易、張閱也都定了親,蔣易定了宋靜的兄長宋诤;素心定了江南知府的長孫齊俨;張閱定了白先生弟弟的兒子,白家三爺的長子白樊。

到了年紀的也就陸沅和楚榕沒有定親,家裡預備多留她們一段時間。

留京的姑娘越發少了,張閱、蔣易、素心成親也會陸續離京。

不過,幾年後,她們一定會再度回京,團聚在一起。

到那時,必是另一番天地。

眨眼,黛玉來京城已經三年,即将迎來十五歲的及笄禮。

為了祝賀黛玉成年,林海早早拜訪了母親的好友衛老夫人,求她給黛玉當正賓,衛老夫人欣然允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