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珍和賈琏被流放去了金陵,賈蓉跟随送行。甯府如今隻剩了尤氏一個主子,和一百來個仆人。細說起來,實在寂寞凄涼些。
王夫人也覺得讓尤氏孤單單待在那邊,恐怕也不安全,得到賈母的許可後,王夫人就讓尤氏搬來了榮府住。
往常熱鬧繁華的甯府,因為沒了主人,瞬間冷清了下來。即使常有人打掃,卻少了人氣,房頂與地面都漸漸長了雜草。下人們見主子也不怎麼回來,更懶的收拾,每日喝酒鬥牌,玩得不亦樂乎。
尤氏本就是個心慈面軟的人,對待下人總也無法使出狠厲的辦法,知曉了那邊的情況後,倒也将管事們叫來訓過幾次話,隻是大約下人們也感受到了甯府的敗落,竟都不怎麼在意。尤氏心裡的這些苦楚,也隻能和李纨說一說。
她心裡想的是,等賈珍和賈蓉從金陵傳來消息後,自己不如也搬回金陵,京城的奴仆能打發的就打發了。
賈蘭還不到四歲,但話說得已經很流利了。李纨滿心都想着要好好教兒子讀書,因此也沒心思幫着管理家事,都讓探春去做了。王夫人知道李纨的想法,也了解她的性子并不适合管理這一大家子,反而也叮囑李纨平日照顧孩子就好,不需操心家事。
賈珠日常要幫着賈政管外面的事,況且自從抄家之後,家裡更不比從前。之前外面的許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操心,自然都很順遂。如今其他人眼看着賈府經曆了那一遭,怕是再也沒有機會恢複曾經的鼎盛,捧高踩低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賈政不日又要出發去廣州,賈赦病重,賈琏去了金陵,王夫人又要操心照顧賈母,偌大的家業,如今外面隻能依靠着賈珠一個人。賈珠自己也深感責任重大,做起事來認真勤懇,和探春配合得很好。
*
早春時節,榮府花園裡的迎春花開得正盛,一簇簇嫩黃色小花朵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尤氏和李纨妯娌兩個剛從賈母處離開,二人随意在花園裡逛一逛。
賈母雖然身體恢複了許多,隻是精氣神再也沒有之前那麼好了。飯吃不多,也懶怠走路,說一會兒話就累了。王夫人擔心賈母身體,每日總有多半的時間守在跟前。
“蘭兒,今日的功課做好了嗎?”李纨看着賈蘭走到自己跟前,就彎了腰為他理好衣服,又摸了摸他的頭。
“功課做好了,蘭兒想過來看看老祖宗。”賈蘭答道。
“真是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尤氏聽了更加喜愛賈蘭,又牽着賈蘭的小手,将他抱了起來。
“他現在長個子了,你可抱不動的!”李纨笑道。
尤氏隻輕輕抱了一下,就松開了手,又道“我看見這孩子,就喜歡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李纨聽了,也很同情尤氏,她還不到三十歲,也一直沒有個親身骨肉,雖有個繼子,可又是那樣荒唐。如今家裡隻剩她一個人,也實在是寂寞些。
“我本來想和太太說,讓你住到我旁邊的院子,隻是太太說已經安排好了···”李纨又道。
尤氏正彎着腰逗賈蘭玩,聽了李纨的話,也就笑道“鳳丫頭之前的院子既小巧,離老太太也近,是我跟太太說的,住那兒比較方便的。”
“她還在時,的确和你關系極好!”李纨又道。
“難道還吃醋了不成?”尤氏打趣道。
“哪有呢?她還在時,一個人就能頂十個人的空,從老太太,太太,再到孩子們,沒有人不喜歡她的熱鬧性子。如今我眼看着家裡的人越來越少,也确實有些想她了···”李纨說罷,難得歎了口氣。
“她如今倒是海闊天空地逛去了,等她回來,自然要和咱們聚一回的!”尤氏說罷,又不禁想起了王熙鳳臨走前對自己的叮囑,沒想到,竟然都應驗了。
“說起這個···”李纨湊到了尤氏耳邊,又道“我聽老爺太太的話,也都有意搬回金陵呢!”
尤氏點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如今不比從前了啊!還是回金陵的好···”
“鳳丫頭也在金陵,她雖然不方便來看咱們,但咱們總能去王府看她的。”李纨又道。
“從前也沒有見你多麼想她呢?”尤氏笑道。
李纨卻歎了口氣“真的自己管了家,才知道鳳丫頭以前多麼不容易,又要伺候老的,又要照顧小的,還能兼顧這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實在不及她太多!”
“她的确是個能幹的!”尤氏附和道。
“大嫂子,怎麼站在外面說話,也不嫌冷嗎?”探春和寶钗挽着手也走了過來。
“你們兩個從哪裡來?”李纨問道。
“剛從母親那裡出來,母親顧不上,我們兩個就幫忙打點父親要用的東西。”探春回道。
“你們倆這是去哪呢?”尤氏又問道。
探春笑了笑,心想這兩個大嫂子倒是問的詳細,就答道“去看看二哥哥,好幾天不見他了,也不知忙什麼呢?”
“寶玉自然是忙着讀書呢,就要考試了,他這幾天更上心了。”李纨答道。賈珠總是去找寶玉說話,因此李纨比較清楚。
“去看看吧!說不定咱們家也要出一個狀元了!”尤氏笑了笑。
*
探春和寶钗先去看過了賈母,又和王夫人說了幾句話,順道來看寶玉。
此時寶玉正在奮筆疾書,黛玉卻坐在他對面,也寫着什麼東西。
“我說怎麼不見林姐姐呢?寶姐姐說你在這裡,果然說對了!”探春指着黛玉笑道。
寶玉和黛玉都擡頭笑了笑,二人雙雙擱了筆,陪着探春和寶钗聊天。
“不用管我們,你快考試了,還是忙你的是正經,我們略坐一坐就走了。”寶钗柔聲道。
寶玉心裡還因為之前自己言語中沖撞了寶钗的事而不好意思,如今看她這樣自然,自己也不好扭捏,就笑道“不妨事的,你們不來,我也要歇一會兒的。”
“二哥哥,有把握嗎?”探春看向寶玉。
“他自己說的,小事一樁呢!”黛玉偷笑了一下。
寶玉也有些羞澀地笑了笑,答道“這兩次隻考最基本的東西,應該沒有大問題。之後要想考中舉人,進士,那才難了呢!”
“林姑父是探花出身,你若考不上進士,隻怕林姐姐要瞧不起你呢!”探春笑看一眼黛玉和寶玉。
“不論能不能考中,就當積累經驗,磨練心性了。”寶钗也勸道。
“寶姐姐,你不用故意寬慰他。寶玉這次可是賭咒發誓了的,他若一次考不上就要放棄,那我可真瞧不起他了!輕易放棄的人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有成就的。”黛玉靠着寶钗,又對寶玉笑了笑。
“我隻恨從前把光陰虛度了,如今十幾歲了才認真學習,難免晚了些···”寶玉歎道。
“多的是十幾歲才開蒙的人,二哥哥五六歲就識得上千字了,可不要這樣妄自菲薄。”探春安慰道。
“并不是我要謙虛。隻是真的開始認真鑽研這些書···”寶玉指了指桌面厚厚幾摞書,又道“才能意識到裡面的大智慧,之前是我眼界短淺了。”
寶玉說罷,又看向寶钗道“寶姐姐,我應該謝謝你那天對我說的話。”
“我有說什麼嗎?”寶钗眨了眨眼,故意問道。
寶玉撓撓頭,回道“寶姐姐一直在勸我做正事,而我卻不以為然,将你的好心都浪費了。”
“沒關系的,寶姐姐寬宏大量,并不在意這些。”黛玉笑道。
“你很懂我嗎?”寶钗又問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