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鶴台夜宴那日,她發覺崔内侍消失不見,便吩咐阿頌去探崔内侍的行蹤。當時遣了數個小内侍出去,一路跟随,但大都至林中失了蹤迹,隻能回來複命,說追丢了人。在那之後幾日,她又派内侍留意,再也尋不見崔内侍蹤迹。
未成想回宮方一日,他竟然又出現在聖人面前了。
幼棠不知驚馬和崔内侍到底有無關聯,但心中确實有些懷疑,但如今她甚至懷疑這事是否與聖人也有些關系……
何大監見懷王遲遲不言,又補充道:“奴婢在孫吉祥那一打聽,才知道崔内侍今日寅初進宮的。”
今日寅初。
那不正是開宮門之時嗎?
崔内侍離開鶴台,至今日方歸,攏共四日。據她所知崔内侍是罪臣牽連幼年入宮,京中早無家人。此次離宮時間這樣久,而甫一回宮,聖人便如常召他在禦前侍奉。
豈不證明聖人曉得崔内侍的去向,或者說是聖人遣崔内侍出行辦事。
正思慮間,又聽何大監語帶喜意,“還有一樁喜事禀告殿下……禦前提起去歲中秋宴,”他偷望了一下幼棠,“聖人賜下兩位嫔禦,一位是衛昭訓,另一位是孫昭訓。但是中秋宴後沒幾日,殿下就去大慈恩寺為皇後娘娘祈福。故而兩位娘子尚在儲秀宮暫居,如今殿下已回宮。”
“估計就在近幾日,聖人便會下旨将那兩位娘子送到少陽殿來。” 何大監說完,就見那枝嫩柳枝微微一擺,隻聽得懷王說了句:“是嗎?”
幼棠沒想到這事來的這般快,上一世和這兩位昭訓娘子見面,已經是奉天八年了。那時因她強奪薛昙奴的事,朝野都以為她與聖人一般,性好龍陽。
就在這種情況下,聖人送來兩位昭訓娘子。那夜混亂至極,備下的僞飾已是不堪用了,最終還是用了一味西域秘酒“醉夢生”,這才敷衍過去了。
既然聖人已有苗頭,她還是早做準備為妙。念頭一轉,幼棠便不在散漫,回到寝殿内,喚來阿頌,将這事大抵一說。
阿頌愣了愣,這僞做男子的“假物件”,是少陽院掌事女官沈娘子在時備下的,聽說是由樹膠米漿制成的,描摹了顔色,請工匠仿照男子那物雕琢。若是夜裡燈暗,足以亂真。平日幹燥存放,每逢用時以油膏軟化即可。
阿頌一通翻箱倒櫃,終于摸出來個巴掌大的烏木匣。
掀開蓋一看,那物件許久沒用油膏浸潤,僵硬失水,不複柔軟,甚至還有些開裂。
阿頌舉着匣子,呆呆的說:“好在膏子還有許多,等下就用上。”幼棠嫌棄地撥了撥,心中懷疑這物真能以假亂真嗎?
幼棠默了片刻說好。
兩人在寝殿為這事磨了許多時候,等到天将将黑,阿頌方點起燈燭,殿外又一陣腳步聲傳來,何大監的聲音響起:“殿下,仙居殿孫公公來傳口谕,請您接旨。”
口谕?
聖人又有什麼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