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夢瞪大眼,這下可好,滑速比賽徹底成了她和黃雨婕的私人對決。
在王教練身後,剩餘的參賽選手發出興奮的議論聲,李彤站在人群中間,無奈地掩面歎氣。
“哈哈!正合我意!”黃雨婕摩拳擦掌地說,“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防止作弊,一會兒你要是輸了,全部人都可以見證!可别忘了,如果你輸給我,從此往後,你再不準練花滑,不準來廣茂滑冰場!”
她說話的嗓音很大,足以使得在場所有人聽見,于思夢有些好笑地說:“好,但你也别忘了我的條件。”
黃雨婕冷哼:“先赢了我再說吧!”
“準備!”王教練喊了一句,一邊含住了口哨。
黃雨婕和于思夢立馬作出了冰面助跑姿勢。
“開始!”
于思夢反應極快,随着哨聲吹響,她單腿一蹬,向前猛地沖去!
與此同時,随着她這一遭如離弦之箭般向前“飛”出,觀賽席頓時也傳來陣陣驚呼。
“那個女孩,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不是隻練習了兩周花滑?”
“是呀,這個女孩叫于思夢,你們剛才也聽到了,要是她今天輸給黃雨婕了,以後就再也練習不了花滑了!”
“等一等,你們說她練習沒多久?這怎麼可能?”
此話一出,頓時有人不相信。
“練習花滑沒多久的人,怎麼可能滑速這麼快,甚至比黃雨婕還快?”
*
快一點!
再快一點!
……
到今日為止,黃雨婕練習花滑以及整整八年了。
八年來,她遇見過不少練花滑比自己更久的人,也聽說過好些明明和自己同齡,但實力卻比她更強的人。
對于自己的實力,黃雨婕心中從來都有一杆秤。
說到滑速,她的能力放在全國那些花滑女單佼佼者中雖說還不夠看,但是在一個小小的滑速比賽脫瘾而出,她還是挺有自信的。
至少,本來她是這麼覺得的……
然而,現狀卻是,黃雨婕自從練習花滑以來,甚少感到如此無力過。
距離哨聲吹響,僅僅滑出三四十米過後,她便已然開始額前冒汗。僅練習花滑不足兩月的于思夢,此時領先她2到3米的距離,遙遙滑在她的前方。
2到3米的距離,對于冰面滑速比賽而言并不算多,然而,黃雨婕卻發現,無論自己怎樣用力蹬冰,都追不上于思夢。
眼看着她和于思夢的距離不僅沒有縮短,且還有越發擴大之勢,黃雨婕一咬牙,決定等着前方60米的彎道。
彎道是第一賽段最容易失誤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反超的地方。
在黃雨婕眼裡,于思夢一身蠻力,即便她滑行速度快,爆發性高,但技巧和靈活性肯定比不上練習花滑8年的自己。
“快看啊,于思夢和黃雨婕之間的距離已經有将近3個身位了!”
“難道說今天真的要爆冷門?這個練習花滑不到兩個月的女孩真的能赢過黃雨婕?”
“三個身位又如何?這麼一點距離,到了彎道,一秒就被人超過去!”
于思夢全神貫注盯着前方,冰場的欄杆、周遭的觀衆從她的視野内一閃而過,耳邊隻剩下了吹拂過臉頰的呼呼風聲。
40米、50米,彎道越來越近了。
在即将接近彎道時,于思夢腳下冰刃向□□斜,使用外刃,重心左移——
是的,一個月前的模拟賽,于思夢由于在比賽前打下了轉體動作的基礎,因此即便是在彎道處,她也沒有落于下風,讓人反超。
可黃雨婕與她當日的對手不同,黃雨婕練習花滑足足8年,且滑行功底本就不差。
于思夢從來沒指望單純的轉體動作就能幫她在彎道處甩開黃雨婕、亦或是不被拉進差距。
想要做到這點,需要更多的訓練,更好的技巧。
于思夢微微眯起眼,就如同她無數次在冰場訓練時一樣,于思夢想象自己的後背上多了一隻半桶水的水桶,随着重心的左移,水桶裡的水也向着左邊徐徐翻滾——
緊接着,于思夢的身體緊跟着一以常人難以企及的角度傾斜下來。
如同一隻滑行與水面的燕子般,她飛快地完成了方向轉體和重心傾斜,很快就通過了60米的彎道處,重新加速向前滑去!
觀賽席上,其餘選手看到這一幕,幾乎全都目瞪口呆。
“天呐,你們看!”有人喊道,“那個叫于思夢的女孩,過彎道的速度,比黃雨婕還要快!”
黃雨婕不可置信地盯着前方于思夢的背影。眼看着第一賽段即将結束了,如今她和于思夢,差着約麼5米的距離。
怎麼可能?于思夢明明隻練習了花滑兩個月,她如何能滑速這麼快?
怎麼可能?一個穿着冰場租來的破舊冰鞋,壓根沒請過花滑私教的人,如何能保持身體和冰面如此小的夾角,且不會摔倒?
一時間,黃雨婕的心中第一次生出某種危機感,好似有某種名為颠覆的東西正步步逼近。
然而,這個念頭在她腦間一閃而過,很快就被她打消了。
滑速快如何,彎道轉的好又如何?賽道還剩下三段,于思夢根本不可能赢過自己!
冰場的欄杆、觀衆在于思夢的視野飛馳而過,她全神貫注盯着前方,耳邊隻剩下呼呼的風聲。
第一賽段眼看着到了盡頭,下一秒,于思夢前腳踏入第二賽段。
進入第二賽段後,入眼全是橙色的障礙物角标。此時于思夢滑行的方向正對着起點線的其餘選手。而選手們關于這場對決的讨論卻已經進入白熱化。
“快看!于思夢已經進入第二賽段了!”
“急什麼,黃雨婕也進了!”
“我聽我的教練說過,第一賽段比的是純滑速,考的是蠻力和運氣,第二賽段考驗的更多是技巧和滑行基本功。”
“這樣看來,那個叫于思夢的女孩在第一賽段滑的快,也不算多奇怪了。”
“第二賽段開始,才是真正考驗實力的時候!”
和模拟賽當日相比,角标的擺放較當時更加緊湊、數量也更多。這樣一來,滑行中碰到角标的概率大大增加,通過難度也提高不少。
縱使于思夢在比賽之前專門進行過千百次訓練,但在初進入第二賽段時,也花了好幾秒來控制好冰鞋的步幅和節奏。
而黃雨婕落後于思夢,本就一直憋着一口氣,進入第二賽段後,她立馬靈活地調整冰刀方向,一邊在角标間飛快穿梭,且還在冰面留下了規則又緊密的冰刀劃痕。
“你們看,黃雨婕滑的好快!”
“好厲害!我之前在第二賽段碰到了兩三次角标,她竟然可以滑的這麼快,還一次都不碰到角标!”
“兩人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果然,那個于思夢隻有一身蠻力,壓根不算多厲害!”
“可是,你們難道沒有發現麼?就算黃雨婕很厲害,于思夢其實滑的也不慢诶……”
于思夢聚精會神地滑行,一邊盯着自己的腳下。穿過角标的難度不高,但想要一直不碰到角标卻也并不簡單。
于思夢為了備戰第二賽段,此前在冰場訓練了整整一月,可黃雨婕練習花滑卻經過長年累月。
漸漸地,于思夢眼角的餘光注意到黃雨婕正逐漸後來居上。
黃雨婕先是來到了和于思夢平齊的位置,随後慢慢開始有些超過她。當來到第二賽段終點後,黃雨婕已經處于了領先的位置。
黃雨婕來到終點後,洋洋得意回過頭,然而,本想向于思夢扮個鬼臉以示嘲諷,卻不料于思夢和她的差距卻遠比想象中近。
兩人之間隔着一個身位的距離。于思夢一身樸素地不能再樸素的T恤運動褲,腳踩舊的簡直不能更舊的租賃冰鞋,卻幾乎在黃雨婕抵達終點的後一瞬就越過了第二賽段終點。
黃雨婕本就在第一賽段吃了癟,原以為在第二賽段自己終于找回了場子,可如今一看,這個所謂的“場子”看似找回來了,但似乎又沒有完全找回來。
黃雨婕意識到這一點後,一時有了一種慌了神的感覺,眼下進入第三賽段後,甚至不小心碰到了一次泡沫巨石。
然而,在碰到一次巨石後,黃雨婕很快又冷靜了不少——
即便于思夢和自己的速度差不多快,可第二賽段還存在着障礙角标呢!于思夢練習花滑的時間這麼短,方才角标興許都碰到了不少次。
這樣一來,細細算起,不還是她黃雨婕領先?
“滑的真快呀!這麼快就進入第三賽段了!”
“你們看!黃雨婕真的好厲害!進入了第三賽段的速度也一點不慢!”
“那個于思夢在第二賽段本來就落後了,這次來到第三賽段,怕是要被甩掉更多了吧?”
“果然,花滑還是得看經驗和技巧!”
“才學習兩個月的新手,怎麼可能比的上練習花滑好幾年的老手!”
“你們這些家夥,話可不要說太滿!”
李彤聽着參賽者們的議論,忍不住叫道:“難道你們沒發現,于思夢的速度,一點不比黃雨婕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