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趙廠長沒有辦法溝通。
從前不是沒有溝通過,但是溝通無果,他也隻能劍走偏鋒,然後越走越遠。
時至今日,他早已經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從前他心平氣和同父親講話,告訴他想要多一些陪伴,想要和父親一起吃飯。
到後來筋疲力盡,無力再與趙廠長溝通交流。
他一遍又一遍闡述溝通,趙廠長仍然是不聞不問。
所以他索性就不溝通了。
父子兩個,終将越走越遠。
好吃好喝的都是隻存在于趙廠長的想象中。
衣服短了、單了、薄了無人問津,後來他可以夠到供銷店櫃台了,他都是自己去的。
趙廠長向來是留下錢就走,衣食住行等一應問題都是他自己解決的。
其他的是半分沒有。
在他最需要陪伴的年紀,親人不在,以後也不需要了。
“你說的是什麼話,沒有我你能長大。” 趙廠長捂着心口,“現在廠裡一堆事情等着處理,你想想從小照顧你的叔叔嬸嬸們,我現在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算爸求你了,趙三和,能不能别再給我添麻煩了。”
趙廠長雙手不斷在胸前給自己順氣,在心裡告訴自己好好講話,争取早點兒把事情解決。
眼下先把家裡的事情解決了,他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廠裡。
聞言,趙三和撩起眼皮,神色淡淡:“趙廠長,怎麼就是麻煩了。”
一沒有讓趙廠長出錢,二沒有讓趙廠長千裡迢迢跑去廣市進貨,三沒有讓趙廠長和他們一起擺攤賣衣服。
什麼都沒有讓趙廠長經手,怎麼就是添麻煩了。
現在時代都在鼓勵大家擺攤,沿海那些地區,擺攤早就成了潮流,怎麼在他們這裡就不成了。
外邊擺攤的遍地都是,十個擺攤裡邊有六個都是萬元戶,剩下那四個也是在成為萬元戶的路上。
他們南城也是省城,是大城市,怎麼區别就那麼大呢。
縱然不理解,也應該要學着尊重。
隻是家屬院附近能夠尊重擺攤的不多,還是對擺攤這種個體戶存在很大歧視。
趙三和也沒想着能夠長久瞞住趙廠長。
趙廠長自己不需要去買啥衣服,但是家屬院那麼多人,糖果廠裡邊總會有員工。
傳來傳去的,就會被一些看不慣的人傳到趙廠長耳朵裡。
他都能夠想象到是怎麼傳的。
無外乎是那些敗壞了風氣,又不是窮的揭不開鍋了,做什麼要幹擺攤乞讨的事情。
南城比外邊有很大落後,時代的風像是才吹到南城。
擺攤的人是有,街道也有,但是許多人的思想上還不能夠接受擺地攤。
趙廠長就是其中一位。
他向來以自己是糖果廠的廠長為驕傲,全身心投入到建設糖果廠的事業中。
不問任何俗事俗物。
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像他這樣純粹為糖果廠奉獻的人。
可惜趙三和永遠無法滿足于趙廠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