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趙三和還是很有做生意的天分的。
也不得不承認趙三和的遠見,他最後能夠成功不是沒有原因的。
若是其他人賺取到了錢,肯定是選擇自己拿大頭,或者說模糊賬本。
光是分錢的環節就要進行一番費勁拉扯。
拉拉扯扯最是損耗兄弟之間的情分。
趙三和不希望以後的他,錢越賺越多,朋友越來越少。
幾個人翻看賬本的功夫,趙三和已經當着幾人的面把桌子上的錢全部清點清楚了。
比推測的三四百還要多。
一共五百七十塊。
“五百七十塊,哥,咱們真的要發達了。” 張建國放下看的頭疼的賬本,訝異出聲。
他最讨厭的就是那些數字了,能上到高中完全是随波逐流。
上學的這些年,他的學費東拼西湊,還時不時會去街上撿些廢品賣。
如果不是家裡看他和廠長的獨生子關系好,任憑他施展十八般武藝湊齊學費,也絕對不會允許他繼續上學。
他這個年紀已經長成為一個勞動力了,找不到正式工也可以打零工。
無論怎樣都可以賺錢,沒有必要再繼續上學浪費錢。
種種原因之下,他一路跟着上了高中。
張建國不是沒有想過以後,以後的他可能會僥幸成為一名正式工,但那得是多麼大的幸運。
正式工在最近幾年,更是一崗難求。
不少崗位空缺出來後,就會有領導找關系把自己的親戚塞進去。
他們家沒有關系,縱然他同趙三和的關系好,那也無法接近廠長,還是沒辦法走關系獲得名額。
他也不想要那樣做。
他同趙三和關系好,那是從小到大的情誼。
被人欺負的時候,是三哥挺身而出,他不會做出任何背刺三哥的事情。
他也沒想過做那些事情。
現在張建國看到了一條與衆不同的路。
完完全全依靠他自己努力賺錢的路,不需要走誰的關系,不需要看人臉色。
隻要他不斷努力,錢就會源源不斷。
張建國看到了他光明又金燦燦的未來。
激動的語無倫次的不止張建國一個,陳濤亦是如此。
幾個人當中,家庭條件最不好的就是陳濤了。
家裡隻有奶奶一個長輩,哪怕是不停擺攤賣那些竹編制品,對家裡的補貼也是有限的。
未來的未來,他是一定要考大學的。
奶奶就希望他能考上大學,當上大學生,不讓在天上當星星的父母失望。
他也想要考上大學。
去了遠方上大學後,他是一定要帶着奶奶一起走的。
有這樣的想法,難免将來要租房子住。
衣食住行都要錢。
家裡攢的那些錢,總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在無數個沉沉的黑夜,陳濤都想着自己幹脆直接上中專,出來就分配工作。
做什麼一定要上大學,分配的工作離家近也方便照顧奶奶。
同樣的時間,人家高中畢業,他中專畢業,可以直接工作賺錢,不需要再成為奶奶的拖累。
可也隻能這樣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