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她也會嫁得更好。
張淑娟抱着二婚比頭婚嫁的更好的想法,帶着孩子回了家。
她自己敢想敢幹,加上相貌養的還算可以,二婚确實能夠嫁的更好。
不過已經嫁過八大員之一的司機了,張淑娟的眼光更高了。
村子裡的那些人她指定是不會再嫁的,不然的話,她今後過的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而且還要忍受村子裡那些曾經她瞧不上的小姐妹的目光。
她男人是死了,但是她會嫁的更好。
抱着這種想法,張淑娟沒有第一時間回娘家,她還是想要風風光光的回娘家,而不是灰溜溜的。
她留在城裡,整日裡就是抱着孩子坐在街邊,聽街道裡那些大爺大媽拉家常。
大爺大媽可不是随随便便拉家常的,言語裡總是會談論到一些她想知道的内容的。
張淑娟一連幾天抱着孩子遊走在各個街道。
她不是沒有收獲,她的收獲可大了去了。
她給自己定下了第二個目标,找個回城的知青。
從村子裡回城的知青們,都是有文化的城裡人。
有很多都扛不住村子裡農活的煎熬,選擇了找個村裡人結婚來分擔生活的壓迫。
現在回城肯定是不願意帶着面色黑黃頭發亂糟糟的農村人的,肯定是想要找個城裡人。
她的形象完全符合。
就算是結過婚又怎麼了,她死去的男人是光榮的司機,說出去她臉上也跟着很有面子。
敲定下計劃的第一步,張淑娟就經常抱着孩子去街道辦事處外邊溜達。
那邊聚集的大爺大媽們才是知道最多的,知青們回城的一切手續都離不開街道處。
這是她打聽一切關系最好的地方。
不出張淑娟所料,她蹲守了好幾天。
真讓她蹲守到一個年齡家世各個方面她都很滿意的知青。
人家是考上大學回城的知青,家裡還有糖果廠的關系。
親爸是糖果廠的副廠長,将來大學畢業,想接手父親的崗位就接手,不想接手還能跟着學校分配的崗位走。
前途一片坦蕩清明。
唯一不好的是,對方在村子裡結過婚,還有個孩子。
這些她都不介意。
這些也不是她介意不介意的事情,而是現在有了新的規定,隻允許生一個。
重組家庭的話,隻能一方生育另一方沒有生育過。
姜仁禮的年齡不小了,像他這個年紀的,也都早早結了婚。
結婚自然是有生育的。
姜仁禮要遇見一個不合适。
張淑娟瞅準了這一點,她全部都安排好了。
反正她之前是在外地結的婚,村子裡知道的人都不多。
這些年更不會有人知道她的具體情況。
她可以生個孩子,當作死去了男人的遺腹子。
罰款可以交,到時候她就當作是帶着兩個孩子的寡婦嫁給姜仁禮。
還能讓姜仁禮落下一個好名聲。
不得不說,張淑娟的這一手算盤打得相當精妙。
還真把姜仁禮說動了。
其實姜仁禮是有些瞧不上張淑娟的。
但是男人嘛,怎麼會拒絕對主動向自己投懷送抱的女人。
尤其是對方開出的條件相當誘人。
直到懷上孩子再要名份,而且保證是男娃才會進入姜家的大門。
張淑娟養了那麼幾年,皮膚白皙,身上又有一股獨有的韻味。
話也都說到了這份上,姜仁禮再不同意都說不過去了。
兩個人就這樣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了。
事情的發展都很順利,張淑娟不出兩個月就懷上了。
醫院沒有辦法查出來孩子的性别。
姜仁禮私下輾轉找了好些個中醫來給張淑娟把脈,脈象強勁有力,都說是男娃。
張淑娟就這樣默默養起了胎,期間沒有回過一次家,也沒有往家裡遞過任何消息。
她無比慶幸自己當初沒有給家裡說前邊男人死了,不然的話早早宣揚開來,孩子的年齡不一定能夠對應上。
等到肚子再大一些,她再回去也沒有人會懷疑其他的。
一朝分娩,張淑娟确實生下了個男娃。
張淑娟不是沒有給自己找好退路。
這個孩子如果是個女娃娃,她就找姜仁禮拿些錢,然後再找個其他人嫁了。
總之孩子生下來是男是女她都不吃虧。
是男孩的話那就更好了,她可以母憑子貴,直接帶着孩子嫁給姜仁禮。
完全是雙赢的局面。
孩子生下來,張淑娟到底是松了口氣。
姜仁禮也很歡喜,孩子的眼睛一看就長得像他。
他馬不停蹄安排好了其他事情。
在一衆不解的目光中,接着張淑娟母子三人回家。
同時他還落得了一個好名聲。
———為了照顧自己從鄉下來的女兒,甘願娶生過兩個孩子的寡婦。
并且承諾以後把兩個孩子當作親生的,一同改姓姜。
當時在家屬院可是赢得了一陣好評,誰也不敢說他姜仁禮是抛妻棄女回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