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是代碼,終究會有一天被科技的最強大腦人工智能所破解。
“到了那一天,人類對人工智能設置再多的規矩,也會被其學習能力而篡改。
“人類便失去了對科技力量的掌控力。
“戰争勝利之後,大地滿是瘡痍,人類雖然悲傷,可總要再次啟程。
“每一次失敗,都會驅使人類再次成長。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人類不得不放棄了以電力為基石的科技體系。
“轉而探索其他的方向,目的是為了确保人類對科技的私有化。
“人類的智慧是人類最寶貴的财富。
“從零開始,固然難如登天,但隻要全力以赴,對人類來說,總有一天會變成現實。
“于是,人類大腦的精神力得到挖掘與開發,在漫長的歲月裡。
“以精神力為基石的科技體系,最終重塑完畢。”
烏利亞問道:“精神力為基石的科技體系,與電力基石科技體系有什麼區别?”
傾波說道:“表現在科技上,沒什麼區别,還是電腦、飛機、輪船、機甲等等。
“但是在本質上,兩者截然不同。
“人工智能是對的。電力為基石的科技體系,發展極快。
“一旦人工智能掌握一切,全力施為,技術将迎來爆炸,科技文明極速發展。
“但是,那一天已經和我們人類沒有半分錢關系了。
“相比之下,精神力為基石的科技體系,發展相當、相當、相當緩慢。
“因為電力在誰的手中,在任何機器裡,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區别。
“可是精神力并非如此,在每個人的手中,在每個人制作的機器裡,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精神力過于私有化,無法統籌大量的資源,隻能管理一畝三分地。
“所以,這機甲,我不怕别人奪走,沒有我的精神力,他根本無法駕駛。
“私有化是精神力基石科技體系的優點,杜絕了人工智能的超然掌控。
“但代價就是:幾乎不會出現技術爆炸的情況。
“在電力為基石的科技體系下,人類從工業時代進入信息化時代,僅僅一百年。
“堪稱技術爆炸。
“然而,在精神力為基石的科技體系下,完成這一步,我們的時代,用了三千多年。
“這還不是從零開始。
“站在電力基石科技體系的肩膀之上,仍舊花費了如此漫長的歲月,才走到了這一步。
“為什麼如此漫長?
“第一,由于精神力彼此不互通,技術壁壘攻關難度極大。
“第二,很多技術誕生後,都與先驅的精神力高度綁定,随着先驅的離世而消失。
“盡管如此艱難,我們最終還是走到了今天。”
烏利亞揣摩了一會兒道:“精神力确實有好處。
“你這機甲屬于你獨有。
“别人搶不走,人工智能也搶不走。
“那别的嗎?難道生産一隻鋼筆,生産一件衣服,生産一口鍋子也要這麼麻煩嗎?
“都要靠自己用精神力制作嗎?
“感覺,難以想象。”
傾波笑道:“當然不是啦。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電力基石科技體系,是隻有電力嗎?
“當然不是,隻是以電力為基石,可以将其他轉化成電力,或者用電力驅動許多機器。
“比如核能轉化成電力,比如電力電解物質,比如光能轉化電力,比如電磁轉化。
“比如電力電子技術,比如生物質能轉化電能等等。
“精神力基石科技體系,也是如此。
“以精神力為基石的科技體系,仍然與電力息息相關。
“但是,卻用精神力作為鑰匙,約束了電力等科技的發展。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壟斷。
“随着技術的進步,隻需要用精神力壟斷最關鍵的頭部科技即可。
“比如機甲,比如高能量武器,比如人工智能等等。
“其他一般的技術,還交由電力進行大規範生産即可。”
烏利亞驚訝地道:“等等,你說人工智能?你們還在用?”
傾波聳了聳肩說道:“人類能從曆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學不會任何教訓。
“人工智能的确很危險,但它确實非常好用,機甲能造出來,也要靠它。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在精神力基石的科技體系下,人工智能的幹預能力大幅度下降。
“另外,人工智能往往由精神力介導産生,無法彼此間合并。
“電力基石科技體系的人工智能之所以失控,是因為無數人工智能最終成為一體。
“力量完全團結一緻了。
“但,精神力介導産生的人工智能,有人性,不會絕對理性,會仇視其他人工智能。
“且在當今的科技條件下,無法與其他人工智能合并。
“還有最後一點,人工智能随着主人的誕生而誕生,與每一個主人深度綁定。
“最終,也随着主人的死亡,而死亡。
“這樣,就避免一個人工智能連續學習一萬年——
“避免其最終成功推翻精神力基石科技,重新執掌一切之大權。”
烏利亞歎道:“果然,人類史便是一整部鬥争史。
“與百獸鬥,與人類鬥,與自然鬥,與人工智能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