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京皇宮,宮女太監簇擁着一頂鳳辇。行至一座燈火通明的大殿前,守殿的宮女躬身迎上去。一隻手溫婉如玉的手伸出鳳辇,搭在她手背上。
錦衣繡襖的皇後下了辇轎,見伺候的人都站在殿外,而大宮女神色緊張,偏頭道:“發生何事?”
“娘娘……”大宮女的眼睛不自覺往裡看:“娘娘,有貴客在。”
皇城中,皇後之上隻有皇帝,誰能在她這裡被稱作貴客?皇後心下狐疑,莫非是父親來了?外臣入後宮必先通報。父親再率性,也不會這麼沒規矩,直接進自己寝宮。
大宮女将皇後扶進殿,她半點不停留,立刻退了出去。
殿内并未點燈,殿門一關,隻有外面的燈籠光照進來。皇後是将門之後,心中有疑,卻不慌亂,何況這是自己的地方,有何可懼?這神神鬼鬼如下馬威一般,她心生不悅,快步入内。
到了裡間,隻聽見一聲瓷杯碰撞聲,主位似乎坐着一個華服玉冠的女子。
靛青月白袍。
皇後一眼就認出來這是玉匣宮的修士。太祖創立玉匣宮,所以皇家敬重玉匣宮。可再敬重,也不能坐到自己的主位上!看見自己進來,居然不動如山。那靛青色太深,仙袍太大,繁複的着裝和佩玉讓對方少了一分修士仙氣,多了一分權貴氣。
的确權貴!此人是誰?哪個高階仙尊麼?多高的仙階,見了皇後能不跪?!
她壓着心中愠怒,道:“仙尊深夜到訪,有何指教?”
對方放下茶盞:“皇後不認得本座,上回見你,還是個稚童。”
聽聲音是個女子,對方半張臉隐在黑暗裡。皇後上前一步道:“我朝太祖創立玉匣宮,陛下與本宮敬重諸位仙尊,但這位尊者,你是不是過于蔑視本宮,混淆尊卑?!”
對方笑了聲,拿出一枚印章放在一旁,道:“認得這個嗎?”
那是一枚印章,在微光下閃着金色光芒。皇後疑惑,并未上前。見她不接,對方把金印向前推了推。
皇後這才拿起來,一看之下大驚失色!全然不複方才的傲視,她退了一步,正禮道:“太祖金印……您是……”
對方道:“師兄把金印留給我的時候,說見金印如見他,原來是真的。”
皇後呆愣片刻,随後跪倒下拜:“月仙尊?!李婉拜見月仙尊……”
山月一手撐着軟枕,從黑暗裡現身:“你是國母,不必。”
她示意身邊:“坐。”
皇後戰戰兢兢起身,對她而言,山月是傳說中的人。人人都說,太祖仙逝時,唯一惦念的不是他的後代,而是這個半路撿來的師妹。别說她,就是陛下在此,也隻有靜候指示的份。
據說這位從不到仙京,皇後半坐在旁,忐忑道:“仙尊深夜到訪,所來何事?”
山月玩着那枚金印,不鹹不淡道:“舒言揚是你親子嗎。”
聞言,皇後瞳孔收縮,一張妍麗的臉霎時間慘白,驚愣原地,居然半句話也說不出。
山月說這話隻是諷刺她,對待外甥和親兒子天差地壤。看這模樣,心中疑窦叢生,一個不可思議的猜測浮現在腦海。重複道:“舒言揚是你親子。”
這次不再是反問,皇後本就坐得不穩,此刻人一晃,直接癱坐在地上。
這動作簡直就是認罪。山月猛得攥住軟枕,冷靜後緩緩松手。她輕擡雙指,一層無形的屏障自地上升起。一瞬間,絲綢金紗停止搖曳,内外聲音完全隔絕。
“阿溋的生辰,是冬至之後的兩天。百年前世間有預言,冬至後兩日出生、皇長子、命格兇煞、克六親。一朝長成,必定禍亂天下。宮中祭祀提議将首子祭天。怎麼?你們将自己的孩子燒死祭天?”
“不……沒有師……”皇後聲音顫抖,擡頭時已經淚流滿面。
山月不做聲,心中亦是焦灼,她緊緊盯着皇後,不錯過她一絲一毫的神情,皇後終于受不了,道:“是……我十月懷胎……那些觀天畫地的祭祀,卻等着燒死我腹中的孩子!就憑一道沒有由來的谶語!當時宮中問了玉匣宮!可是玉匣宮推說不幹涉宮中事務……”
山月心中震驚,她道:“誰與你說這話!燒死幼子天理不容,分明已被我駁回!”
皇後瞪大眼睛:“您駁回了……那……那為何……誰要害我!”
山月對宮内争鬥沒有興趣,質問道:“按你所言,宮中一直打算燒死你的孩子。你認為此事無可挽回,之後呢?你做了什麼?你做過什麼?!”
皇後突然被人點破秘密,此刻六神無主,讷讷說不出話。
山月繼續猜測:“入玉匣宮修行,大部分人會改名換姓,取個了卻塵緣、一心修仙的寓意。阿溋的原名叫李舒,舒……舒言揚?他才是你的孩子。那李溋呢?!他是誰?”
皇後掩面,搖頭道:“我不知道……”
山月道:“你找了一個一般大的嬰兒,将他和皇子替換,讓他替皇子去死?”
皇後隻是哭,卻也是默認的意思。
山月面色從容,心中的驚濤駭浪,卻一層高過一層。
怪不得,怪不得他說,母後摘蓮蓬抱着他哭,怪不得在宮中人人可欺,在玉匣宮舒言揚總是搶他的東西。
李溋搶了舒言揚的位置。
原來這句話,是這個意思。
山月質問:“都有誰知道。”
皇後泣道:“沒人知道!師祖!這種事情,我怎麼敢讓第二個人知道!連我父親也不知道的!”
山月:“誰替你找,替你換的孩子?”
皇後沉默,她說沒有第二個人知道,也就是說,知情者早就不在這世上。
山月站起來,她輕輕踱步:“你們将阿溋祭天,他後來又是怎麼活下來的?”
皇後咬了咬蒼白的下唇,似乎在回憶一件極痛苦的事情,良久才說:“當時……那孩子快被扔進火鼎……天上突然降雨。那雨澆滅了大火,來去迅速,大雨之後……一道宏光照在那孩子身上。群臣認為這是蒼生憐憫幼兒,陛下也不忍……我父親帶着群臣勸慰,最終……放過了那孩子。”
說到最終放過李溋,山月跟着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