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古畫奇案系列之臨安卷 > 第33章 5.血畫驚影(1)

第33章 5.血畫驚影(1)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中秋的腳步漸近,臨安城宛如被一層溫暖的金色薄紗輕柔地籠罩着,大街小巷都彌漫着糕餅那香甜誘人的氣息,仿佛空氣都被染上了甜蜜的味道。街道兩旁的糕餅鋪子前,熱鬧非凡,人來人往,摩肩接踵。一個個冒着騰騰熱氣的爐子像是歡樂的源泉,不斷地向外散發着溫暖和喜悅。

現時的月餅,制作工藝可是精妙絕倫,别具一番風味呢。首當其沖的便是精粉的選取,那得是最上乘的精細面粉,用篩羅細細地篩過,那面粉經過篩羅的過濾,就如同冬日裡新下的雪一般,蓬松而純淨,沒有絲毫雜質。接着,另備油脂、饴糖,按照恰到好處的比例與水相和,然後用一根特制的木棒,緩緩地攪動,那動作得輕柔又有耐心,就這麼慢慢地攪着,直至它們完全融合成均勻的液體。

繼而将這液體小心翼翼地傾于那如雪般的粉中,這時,就得用手輕柔地撥弄了,像是對待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手指輕輕地翻動着面粉與液體,讓二者漸漸地交融在一起。待它們呈現出絮狀時,便開始揉制這面團了。隻見那雙手用力地翻折按壓,一下又一下,每一下都飽含着匠心,直到面團變得光滑似玉,柔軟而又富有筋道,這才算完成了餅皮的基礎制作呀。

餡料的選擇更是講究至極。若是果仁豆沙餡的,那豆沙必定是選用最優質的紅豆,經過長時間的慢熬細炒,熬的時候得時刻盯着火候,火大了容易糊鍋,火小了又出不來那細膩的口感。就這樣耐心地熬着、炒着,最終那豆沙呈現出沙質細膩,甜潤醇厚的絕佳狀态。而果仁呢,則是精心挑選那些顆粒飽滿的,先炒熟,再用特制的工具碾碎,散發着陣陣果仁獨有的香氣。将這準備好的餡料團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球狀,規規矩矩地置于一旁備用。

再取那已經制作好的面團,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團,用手輕輕地壓成薄圓片,那形狀就如同夏日裡荷葉一般,透着一種别樣的雅緻。然後取一個餡料球放置在這薄圓片的中央,手指如同靈動的舞者,輕捏着面皮,使面皮緩緩地向上攏起,将餡料完完全全地包裹在其中。收口處更是要捏緊搓圓,做得細緻無比,絲毫不能馬虎。最後再把這包好餡料的面團置于特制的模具之中,那些模具可都是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有的是木質的,上面雕有吉祥花卉、瑞獸之紋,每一處花紋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賦予了這些模具生命一般。将包好的面團輕輕按入模具之中,使餅成模中模樣,待拿出來時,那月餅上的花紋清晰精美,宛如一件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可這還沒完呢,最後一步烤制更是關鍵所在。爐中炭火需燃至恰到好處,不能有絲毫的煙,而且熱力要均勻地散布在整個爐内。将月餅小心翼翼地置于爐内的烤盤之上,先用文火慢慢地烘着,就這麼靜靜地看着它一點點地發生變化。待其漸漸變色,那獨屬于月餅的香氣開始初溢出來的時候,再迅速轉成旺火,讓外皮在這旺火的烘烤下變得酥脆,色澤也變得金黃誘人。出爐的月餅,香氣撲鼻,光是聞着那味兒,就讓人垂涎欲滴了,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内餡綿軟,承載着宋時那獨有的韻味,仿佛把人一下子拉回到了那個充滿詩意與煙火氣的年代。

一群小孩子圍在爐子旁,小臉蛋被那紅彤彤的爐火映得紅撲撲的,就像一個個熟透了的紅蘋果,可愛極了。他們一個個目不轉睛地盯着剛出爐的糕餅,那眼神裡滿是渴望,不自覺地吮着手指頭,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那模樣别提多有趣了。有些好心的店家,看着這些小家夥們饞成這樣,心生憐愛,便會把糕餅切得極小的一塊分給孩子們嘗嘗。這一下可不得了,孩子們像是被打開了歡樂的開關,瞬間就熱鬧起來了,鬧着、笑着,拽着大人的衣角,嚷嚷着要買,那清脆的笑聲在這熱鬧的街道上回蕩着,為這原本就充滿喜氣的氛圍又增添了幾分歡快。

蘇無憂和他的幾個人同窗剛從私塾出來,就被這熱鬧的場景吸引住了,小腳丫像是被釘在了地上,蹲在那裡看得入神,眼睛裡閃爍着興奮的光芒,仿佛這眼前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就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兒。蘇墨言正巧路過,看到這幾個小家夥那饞嘴又可愛的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那笑容裡滿是寵溺。他徑直走到鋪子前,客客氣氣地跟店家說道:“老闆,勞煩您給我拿些糕餅,再幫忙切成小塊兒呀。” 店家一聽,趕忙熱情地回應着,手腳麻利地準備起來。

不一會兒,糕餅就切好了,蘇墨言接過,轉身走向孩子們。孩子們像是一群歡快的小鳥,叽叽喳喳地圍着蘇墨言,你一言我一語地說着感謝的話,那清脆的道謝聲此起彼伏,就像奏響了一曲美妙的樂章。蘇墨言看着他們,心中滿是溫暖,這種人間煙火氣,就像一把小火苗,在他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輕輕搖曳着,讓他感受到了生活中最純粹的美好。

蘇無憂拉着蘇墨言的衣角,仰着小腦袋,眼睛亮晶晶的,就像夜空中閃爍的星星,滿臉崇拜地說道:“師父,你真好!” 蘇墨言聽了,笑着摸摸他的頭,溫柔地說:“走,我們回去,給大理寺的哥哥姐姐們也嘗嘗。” 蘇無憂用力地點點頭,小手緊緊拉着裝糕餅的袋子,那模樣生怕别人會搶走似的,歡快地走在蘇墨言身邊,嘴裡還哼着不成調的小曲兒,一蹦一跳的,開心極了。

幼時的蘇無憂是個漂泊動蕩的小乞兒呀,風餐露宿,饑寒交迫,那些日子裡,他從不敢奢望能過上這樣溫暖富足的生活。每天想的都是怎麼能找到一口吃的,不至于餓肚子,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哪怕隻是個破廟也好呀。而現在,每一個平凡的瞬間對他來說都像是珍貴的寶藏,他珍惜着眼前的一切,開心地把裝糕餅的袋子當來蕩去,嘴裡還嘟囔着:“要給大家都帶回去吃,他們肯定也會喜歡的。”

蘇墨言和蘇無憂在熱鬧的臨安城集市繼續閑逛着,周圍是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賣糖葫蘆嘞,又大又甜的糖葫蘆!” 那賣糖葫蘆的小販扯着嗓子吆喝着,手裡舉着一串串紅彤彤的糖葫蘆,在陽光的照耀下,糖葫蘆顯得越發誘人。“新鮮的水果,快來瞧一瞧!” 另一邊賣水果的攤主也不甘示弱,熱情地招呼着過往的行人,攤位上擺滿了各種各樣新鮮水靈的水果,五顔六色的,看着就讓人賞心悅目。

還有表演雜耍的人群,圍了裡三層外三層,水洩不通的。一個耍猴人拿着小銅鑼,銅鑼聲清脆響亮,“當當當” 地響着,那猴子在他的指揮下做出各種滑稽的動作,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扮鬼臉,引得觀衆們哈哈大笑,紛紛鼓掌叫好,那場面别提多熱鬧了。

“師父,你看那猴子,好有趣!” 蘇無憂興奮地指着耍猴的地方,眼睛都舍不得挪開一下,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是啊,這猴子機靈着呢。” 蘇墨言笑着回應着,也被這歡樂的氛圍感染着,心情格外舒暢。

他們一邊走一邊讨論着最近的趣事和城裡的傳聞。蘇無憂好奇地問道:“師父,你聽說了嗎?哪家的公子中了狀元啦,可威風了呢,聽說遊街的時候,那場面可壯觀了,好多人都去看呢。”

蘇墨言笑着點點頭,說道:“嗯,我也有所耳聞呀,那公子必定是學識淵博,才能在衆多才子中脫穎而出呢。”

蘇無憂又接着說:“還有啊,師父,我聽說哪個胡同裡新開了一家有趣的酒館啦,裡面的酒聽說特别好喝,還有好多好玩的玩意兒呢。”

蘇墨言聽了,打趣道:“喲,你這小家夥,怎麼連酒館都知道呀,你可還小呢,可不能惦記着喝酒哦。”

蘇無憂吐吐舌頭,笑着說:“我就是聽别人說的嘛,我才不喝酒呢,師父。”

他們就這樣有說有笑地走着,瑣碎的話題在他們口中都變得津津有味,仿佛這世間所有的事兒都是那麼有趣,值得好好說道說道。

走着走着,一個賣畫的小攤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攤主是個老者,白發蒼蒼,眼神卻很有神,透着一種曆經世事的深邃。他的攤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畫,山水、花鳥、人物,琳琅滿目,每一幅畫都仿佛有着自己的故事。蘇墨言和蘇無憂停下腳步,一幅一幅地看過去,就像是在探尋一個個未知的世界。

突然,攤主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從攤位的角落裡拿出一幅看似普通但又透着神秘氣息的古畫。那畫的色彩有些黯淡,像是經曆了漫長的歲月,被時光染上了一層陳舊的色調,但畫面依然清晰可見。畫中描繪的是一處甯靜的山間庭院,青山環繞,綠樹成蔭,那青山連綿起伏,仿佛一直延伸到天邊,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透着一股生機勃勃的氣息。庭院中有一座小巧的亭子,亭子的飛檐翹角顯得十分精緻,周圍是盛開的花朵,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彩斑斓的,美麗極了。

然而,仔細看去,庭院中有一些奇怪的陰影,那些陰影的形狀模糊不清,似是一團團迷霧,籠罩在庭院之中,又像是隐藏着什麼秘密,讓人看了心裡莫名地湧起一絲不安。無憂看了心中很是害怕,小身子一哆嗦,連忙躲在蘇墨言身後,小手緊緊抓着蘇墨言的衣服,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聲音都帶着些顫抖地說道:“師父,我怕,我們走吧,我不喜歡這幅畫。”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