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淩霄趕忙恭敬地行禮,挺直腰杆說道:“陛下,此次陰謀環環相扣,臣以為背後勢力錯綜複雜。那些叛徒與外邦勾結,其心可誅。他們的目标不隻是何大将軍,更是妄圖颠覆我大雍江山。從我們搜集到的證據來看,背後涉及的人員衆多,朝堂官員、江湖勢力,還有外邦在暗中支持,他們相互配合,精心策劃了這一系列陰謀。若不是我們及時發現并阻止,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永泰帝微微點頭,神色依舊嚴肅,追問道:“朕亦知此事不簡單。你可知,那些外邦使臣所屬之國如今有何反應?他們是有所收斂,還是仍在蠢蠢欲動?”
趙淩霄眉頭緊鎖,思索片刻後回複:“陛下,那些國家雖知陰謀敗露,卻拒不承認,還在邊境蠢蠢欲動,妄圖混淆視聽。他們表面上裝作無辜,外交上與我們虛與委蛇,背地裡卻在暗中調兵遣将,準備應對可能的沖突,居心實在險惡。臣擔心他們不會輕易善罷甘休,還會想出其他陰謀詭計對付我大雍。”
永泰帝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哼,他們以為朕會被輕易蒙蔽?朕定不會輕饒。他們如此明目張膽地妄圖侵犯我大雍,朕定要讓他們知道我大雍的厲害,讓他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沉重的代價。朕會加強邊境防禦,同時在外交上對他們施壓,絕不讓他們得逞。”
趙淩霄接着谏言:“陛下,此次事件也讓臣明白,朝堂之上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一些重臣為了自身利益,罔顧國家大義,與外邦勾結,實乃國之蛀蟲。他們平日裡隐藏在暗處,很難被察覺,一旦有機會,就會伸出罪惡之手,對我大雍造成極大危害。臣以為,陛下此次應當借此機會,徹底清查朝堂,将這些奸佞之徒一網打盡,以絕後患。”
永泰帝眼中閃過一絲寒光,語氣堅定地說:“朕已有所察覺。朕不會讓這些人繼續危害朝廷。此次朕要借此事,重新整頓朝堂,清除這些奸佞之徒。朕要讓朝堂之上風清氣正,讓那些真正忠心為國的大臣能更好地為大雍效力,守護我大雍的江山社稷。”
消息傳開,朝堂之上,大臣們對此次事件反應各異。一些忠誠于國家的大臣紛紛站出來,支持永泰帝徹查到底,嚴懲叛徒。李大人率先站出,義正言辭地說:“陛下,此次陰謀險些讓我大雍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那些叛徒罪大惡極,必須嚴懲!證據确鑿,絕不能姑息養奸,否則如何對得起那些為大雍犧牲的将士,如何讓百姓安心?”
話音剛落,王大人也拱手說道:“李大人所言極是,陛下。這些叛徒不僅背叛了朝廷,更背叛了大雍的百姓。不嚴懲不足以平民憤,不嚴懲不足以正國法啊!”
然而,也有個别心懷鬼胎的大臣,神色慌張,眼神閃爍,試圖為自己的同黨開脫。孫大人假咳兩聲,上前說道:“陛下,此事或許還有隐情,是不是再給他們一個機會,細細審問,以免冤枉了好人。”
趙淩霄聞言,目光如炬,直視孫大人:“孫大人,證據确鑿,那些叛徒都已認罪,何來冤枉之說?若此時再姑息,才是對大雍的不負責任!” 孫大人被趙淩霄的目光盯得渾身不自在,低下頭不再言語 。
朝堂之上,氣氛劍拔弩張。有幾個與陰謀有所牽連的大臣,坐立不安,試圖為自己開脫,一時間争論不休。李大人率先站出來,神色焦急,言辭懇切:“陛下,此事需慎重,不可輕信片面之詞,以免冤枉了朝廷命官。或許其中存在一些誤會,我們應當再仔細調查一番,不能僅憑現有的證據就倉促定罪呀,畢竟這些官員平日裡也為朝廷做了不少事呢。”
話音剛落,張大人立刻反駁,他滿臉怒容,聲音洪亮:“證據确鑿,何來冤枉之說?這些叛徒為了一己私利,勾結外邦,陷害忠良,險些讓我大雍陷入動蕩之中,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若此時還為他們開脫,那朝廷的威嚴何在?國法何在?必須嚴懲,以正朝綱!”
“張大人,話可不能這麼說。” 李大人眉頭緊皺,提高音量回應道,“凡事都得講個證據鍊完整,說不定有些關鍵環節還沒調查清楚呢。咱們可不能因為一時沖動,寒了朝廷官員的心。”
“寒心?他們做出這等叛國之事,才是真正寒了天下人的心!” 張大人氣得雙手握拳,“如今證據擺在眼前,他們罪無可恕,不嚴懲不足以平民憤!”
雙方互不相讓,你一言我一語,聲音在朝堂内回蕩。大臣們的臉上神情各異,有的滿臉憤怒,為叛徒的行徑義憤填膺;有的神色焦急,急切地想要維護朝堂正義;還有的眼神閃躲,滿臉心虛,一看便知心中有鬼。永泰帝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着這場争論,目光深邃,不發一言,仿佛在思考着更為深遠的應對之策。
鏡頭一轉,來到邊境。那些與陰謀相關的使臣國家,雖然死不承認罪行,但大雍加強邊境防禦的行動讓他們有所忌憚。他們一邊在外交上虛與委蛇,派遣使者前來假意求和。使者滿臉堆笑,說着冠冕堂皇的話語:“我等此次前來,是為了兩國的友好,之前的誤會還望貴國海涵,咱們應當摒棄前嫌,重歸于好。” 一邊卻暗中準備應對可能的沖突,加緊訓練士兵,囤積糧草兵器,在邊境地區頻繁調動軍隊,空氣中彌漫着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息。
大雍的邊境守軍嚴陣以待,日夜巡邏。将士們目光堅定地望着邊境之外,心中懷着對國家的忠誠和守護家園的決心,毫不畏懼那些外邦的小動作。“大家都給我打起精神來,絕不能讓外敵有可乘之機!” 将軍站在城牆上,大聲下令。
随着調查的深入,趙淩霄從邊關回來的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
當年,趙淩霄在邊關得知舅舅被害的消息後,頓時紅了眼,滿心悲憤,恨不得立刻插翅回朝報仇。就在他收拾行囊,準備不顧一切踏上歸程時,何大将軍匆匆趕來。何大将軍拉住他的手,氣息微弱卻語氣堅定:“淩霄啊,我知道你此刻心中滿是仇恨,想要為我報仇。但你要明白,此刻邊關的安穩更為重要,若你貿然回朝,那些陰謀者必定會趁機在邊境挑起更大的事端,受苦的還是大雍的百姓啊。你要忍辱負重,留在邊關繼續收集那些陰謀者的證據,同時暗中保護大雍的邊境安全。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将他們一網打盡,還大雍一個太平啊。”
趙淩霄眼眶泛紅,強忍着淚水,咬着牙點頭道:“大将軍,您放心,我記下了。我定會以大局為重,不會讓您失望,也不會讓那些陰謀者逍遙法外的。”
從那以後,趙淩霄忍辱負重,在邊關一邊收集證據,一邊守護邊境安全。每日,他都會喬裝打扮,混入市井之中。這天,他扮作一個普通的馬夫,在驿站幫人照料馬匹,一邊給馬刷毛,一邊和過往的客商閑聊:“客官,您這一路過來,可聽說了些什麼稀奇事兒呀?”
那客商喝了口水,抹了抹嘴說道:“嗨,稀奇事兒倒沒咋聽說,就是感覺這陣子邊境好像不太平,總有些形迹可疑的人出沒呢,也不知道在搞啥名堂。”
趙淩霄心中一動,面上卻依舊裝作好奇的樣子接着問:“哦?形迹可疑的人,啥模樣啊?”
客商撓撓頭回憶着說:“嗯,看着就不像咱大雍的人,穿着打扮怪裡怪氣的,還老是鬼鬼祟祟地打聽軍中的事兒,可讓人覺得不舒服了。”
趙淩霄謝過客商後,便将這線索暗暗記在心裡,回去後仔細分析,猜測這些人很可能就是外邦派來與叛徒們聯絡的眼線。
到了夜裡,他又會和将士們一起,潛伏在邊境的暗處,觀察着對面的動靜。寒風凜冽,吹得人臉生疼,可趙淩霄的目光始終緊緊盯着邊境那一側,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
有一回,一位年輕的将士忍不住小聲嘀咕:“趙大哥,這每晚都來守着,也沒見有啥動靜呀,咱是不是白忙活了?”
趙淩霄轉過頭,目光堅定地看着他:“别小瞧這些看似平靜的夜晚,說不定敵人的陰謀就在這平靜下悄悄醞釀。咱們多一份警惕,大雍的百姓就能多一份安甯,再辛苦也值得。” 那年輕将士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握緊了手中的武器 。
趙淩霄輕聲回應道:“兄弟,可别小瞧了這守夜,那些心懷不軌的家夥,就喜歡挑咱們放松警惕的時候動手,咱隻要守好了,就能防患于未然,可不能讓他們鑽了空子啊。”
正說着,遠處的草叢裡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趙淩霄立刻警覺起來,食指豎在唇前,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噓,有動靜。” 衆人瞬間屏氣斂息,握緊了手中的兵器,大氣都不敢出。隻見幾個黑影緩緩靠近,借着月光,能看出他們身着的服飾果然不同于大雍之人,走路蹑手蹑腳,行動極為謹慎,一看就是在執行什麼不可告人的任務。
趙淩霄當機立斷,壓低聲音下令:“兄弟們,等他們再靠近些,咱們就動手,務必抓活的,好問出背後的情況。”
待那幾個黑影進入包圍圈後,趙淩霄猛地大喝一聲:“上!” 衆人如猛虎下山般沖了出去,與那些人展開搏鬥。那些外邦之人雖也有些身手,但哪敵得過訓練有素又憋着一股勁兒的大雍将士,很快就被制服了。
“說,你們來這裡幹什麼?和誰接頭?” 趙淩霄揪着其中一人的衣領,厲聲問道。
那人吓得臉色慘白,結結巴巴地說:“我…… 我說,我們是來和…… 和朝中的人聯絡,具體地點就在……” 經過一番審問,還真從他們口中問出了一些與朝中叛徒聯絡的方式和地點,這為後續進一步揭露陰謀提供了重要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