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着便要轉賬回去。
梁安阻止了他,“我夠的,我不逞強。”
雖然這段時間花銷過大,但,
大男人,怎麼能說不夠。
錢沒了,大不了他花點時間精力在股市裡。
總能賺到的。
電影名字叫《梁祝雙碟》,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民間故事改編。
祝單打算運用黃梅調去演繹,為此他幹脆直接将梁安丢進一個戲劇團裡培訓,學習走姿和曲調的發音。
影片的女主角也跟着。
梁安突擊學了一個多月,感覺自己快被淹入味了,電影才準備開拍。
成果祝單非常滿意,這意味着不需要另找人配音。
在此期間,梁安的兩部待播劇還未上映,綜藝倒是先播了。
[原來是可以拍出輕松愉快綜藝的呀。]
[鄧青香老師好優雅,她分享自己的經曆還有一些看法真的很棒,這段時間一直很迷茫,不知道方向,謝謝鄧老師給了我勇氣。]
[去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跟三五朋友聊天……兜裡再有一個億。]
(好家夥你連吃帶拿呀)
綜藝播出後社交軟件上出現很多溫馨又搞笑的剪輯。
梁安幫小朋友放風筝那段,有眼尖的朋友分析。
[他是故意的吧?這一定是故意的,吃醋的成分不要太真實了哥。]
[什麼故意的,你們看出啥了我咋什麼也沒看懂。]
[哈哈哈感覺就是故意的,梁安看陸鳴危和江星月站一起說話,暗搓搓的讓小朋友分開兩人。]
[不過陸鳴危和江星月站在一起也有cp感哎。]
[人家是朋友吧,别隻要看見是兩個人就嗑。]
[看後面很溫馨哎,成熟穩重的大人們聊天喝茶,目光看着年輕人和小孩們玩鬧,他們像一家人一樣。]
梁安看着小朋友們玩耍時無奈又帶着寵溺的笑容迅速出圈,一個笑容漲粉百萬。
電影的開拍更加壓縮梁安的時間。
再加上如果電視劇要上映,他還得花時間去宣傳。
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明顯的廋了,一天24小時根本就不夠用。
偶爾視頻時,陸鳴危總會心疼他日漸消瘦的臉頰,很想說他能養得起兩個人,想讓梁安不用那麼辛苦。
但是他也知道,這是梁安的事業,是每一個成功的藝人不可省略的路程,擔心他太忙,又擔心他不忙,這也是粉絲的内心想法。
電影跟電視劇的拍攝不太相同,特别是梁安不是科班出身,每個鏡頭的展現都需要他反複斟酌。
電影裡要用到不少毛筆字,祝單秉着能省就省的想法,将影片裡的毛筆書寫全交給了梁安,此時他正在一圓石桌上,揮灑墨水。
甚至要模仿出不同的筆迹。
“寫好了嗎,。”
書生裝扮的英台扮演者大步流星走來,将杯美式遞給梁安,“導演請客。”
她挑起長長的紙張,隻見上面寫滿了流暢的字體。
梁安落下最後一筆,接過美式,做了個擡手的動作,謝過她,“快了。”
“你怎麼來了?”
她作揖,笑着道:“給你送水,順便啊,來與梁兄對戲。”
英台的扮演者叫房儀,是個古典美人,長相俊俏,帶着雌雄同體的美感扮男生,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加上眉眼間帶着一縷淺淺的哀愁,風情萬種卻又風度翩翩。
不得不佩服祝單作為一個導演的眼光,女生特有的魅力加上雌雄莫辨的臉,必讓人愛得洶湧澎湃。
服裝設計,攝影,光線,取景,用質樸還原高級的浪漫。
每一幅畫面都充滿了詩意與浪漫氣息,電影全部歌曲皆采用黃梅調演唱,淳樸優美的音樂與古典素雅的景色搭配,讓人不舍得移開眼睛。
但這注定是一個悲劇的故事。
站在影片的開頭看向兩人注定遺憾的結局。
拍攝隻拍了兩個月,但這并不代表結束,因着影片裡用了大量的黃梅曲調,後期的制作,還有配樂等等,都需要花時間。
梁安拍完這個電影,感覺整個人都被黃梅調腌入味了。
拍完電影,正好碰上電視劇《末來》要宣傳,梁安要先一步回B市。
房儀和祝單與他道别,說,“下次見。”
祝單忙後期,房儀也要去其他城市拍攝。
房儀看着梁安,打趣道:“改日小妹若去B市,還望梁兄招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