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城行宮的日子,嬴政被趙青元琢磨出來的各種“寶貝”投喂了好多次,早已對她口中的好東西免疫了,隻當她是又想出了什麼美食來。
餘光瞥了眼馬車内的一堆竹簡,嬴政點點頭同意了趙青元的要求。
坐馬車回鹹陽要花不少時間,而他剩餘未批閱的竹簡也不算多,分點空閑時間給小女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畢竟是個大病初愈,還格外親近他的小公主呢,主動要求和他同乘一輛馬車,可沒有在他年歲更大的那些孩子裡發生過。
嬴政很樂意在閑暇時間給小女兒點特權。
趙青元的眼睛彎成了月牙形狀,在蒲草的幫助下迅速爬上了馬車,完全不給嬴政反悔的機會。
進到馬車内坐穩之後,她還伸出手撥開簾子,探了個腦袋出來,“阿父,快上來啊,該快點出發了。”
嬴政:“……”
伸手點了下她的腦袋,嬴政也擡步上車,“出發。”
……
馬車輪開始滾動,隊伍有序開始前行。
嬴政并未一開始就去拿竹簡看,而是饒有興緻地盯着一旁縮成一團的趙青元瞧。
“說說吧,有什麼好東西要和朕分享?”
趙青元一開始是在通過側邊的窗,觀察外面那些侍衛的。
無論是不同款式的衣服,還是樣式簡單的護甲,對她來說都十分新鮮。
聽到嬴政的話,趙青元瞬間回神,她笑着朝嬴政又挪近一些,也不扭捏,直接伸手從寬大的衣袖裡掏出兩塊布帛遞給嬴政,“阿父你看!”
小公主明顯一副很得意的表情,和前幾次弄出包子饅頭豆幹的樣子不太一樣,似乎真覺得自己這次的“發明”是個大寶貝,而且他一定會喜歡。
接過兩塊布帛,嬴政将之展開。
很明顯,這是兩份設計圖。
第一塊布帛之上,占據主體位置的,是一個整體輪廓猶如彎月的器物,前端部分凸起之勢明顯,側邊稍微内扣,中後方位置稍低但仍微微隆起,起伏的弧度流暢自然,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器物是用于裝備在馬背之上的。
再看第二張,布帛一分為二,一左一右畫了兩件器物。
左邊那個,形狀是一個倒置的梯形,上窄下寬,上面設計有環扣,似是用來固定在什麼東西之上的,側邊有着往内凹的趨勢,表面紋路複雜,凹凸不平,但結構穩定,設計精巧。
右邊的則要更簡單些,一個U形圖案的器物,沿着彎曲的弧度,其上均勻分布了好幾個釘孔,邊緣内側同樣加了不少複雜的紋路。
“這是?”
嬴政心裡隐隐有了個猜測,但不敢确定,他捏緊手裡的布帛,再次看向一旁的小女兒。
趙青元自然是很樂意為他解答疑問的。
很好,她要的就是始皇帝給出這個反應。
這圖紙上的三個東西,正是後世總結的騎兵三大利器,馬镫馬鞍馬蹄鐵!
在行宮待的這幾天,趙青元除了出去溜達體察民情外,還一直在考慮賺能量值的路子。
她想過了,最好的途徑,就是搞出讓嬴政瞠目結舌的東西,然後讓他直接下旨推廣,皇帝下令去做,比她忙活八百天都要強。
可是什麼是能讓他瞠目結舌的東西呢?
豆制品,饅頭包子這些肯定不行。
這些對嬴政來說确實有點新奇,可他頂多把方子交給鹹陽宮負責做飯的廚子,給宮裡和一些大臣改善夥食,圖個新鮮,推廣不了太開。
趙青元又想到紙,這玩意兒嬴政倒是肯定會重視了,畢竟比起幾百斤的竹簡,紙簡直是神器。
但是,古法造紙雖然說着好像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是很麻煩的,尤其品相好的紙,工序複雜且工期長,别說短短幾天了,幾個月也不一定能搞好。
趙青元自己是有點難搞了,還是得以後找專人慢慢來負責才行。
想來想去,最合适先拿出來的,還是騎兵三件套。
秦朝十分重視養馬業,在中央及地方各處都設立了馬政機構,各個牧場,管理飼養軍馬的“苑”,以及鹹陽附近的大廄,宮廄等地飼養的馬匹數量相當可觀。
可單隻有馬,沒有厲害的騎兵,那還是不太行的。
北邊遊牧民族一直對中原的物資虎視眈眈,時不時地就得來搶一波,嬴政對此也是頭疼不已,可是怎麼辦呢,騎兵不如人家呀,人家搶了就跑,追又追不上,打也打不着,隻能自己氣到昏頭。
趙青元上一世是有去過兵馬俑博物館的,裡面所展示的騎兵俑上,确實配備了馬鞍,但款式偏低矮,兩端凸起也不明顯,有點像是在馬背上加了個簡單的坐墊,對比起來,趙青元現在畫的這個改進版要好很多。
至于馬镫和馬蹄鐵,那秦朝自然是沒有的。
由此可以看出,秦朝的騎兵可改進的空間非常大。
馬镫,被稱為是一個劃時代的發明。
有了它,古人可以說是真的實現了人馬合一。
在馬背上潇灑自如的日子,真正來臨了!
趙青元覺得,嬴政應該會很喜歡這幾個東西的,畢竟他還有很多地方想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