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原本對九公主去宿州一事有所顧慮,但拗不過女兒萬般懇求,更直言自己及笄時,姑太祖不遠千裡來都城觀禮,如今她老人家八十大壽,自己身為晚輩無論如何都該親自前往賀壽才對。
九公主左一句父皇,右一句父皇,乖巧懂事的模樣實在叫武帝為難。
加上八皇子元崇烨也在一旁幫腔,武帝隻好欣然應允。
不過,為了防止路上再生意外,元崇烨主動将自己的衛兵隊借給了妹妹。
翌日。
禁軍上下都聽說這件事了。
蔣懷英十分詫異:''臨淵,九公主殿下要去宿州?''
易知舟默不作聲,他一早就拜托得寶公公去傳話,想面見九公主殿下。
可得寶說,九公主眼下在禮鑒司呢,因宿州路遠,唯恐耽擱了老人家的壽辰,成華宮内外都在加緊籌備公主殿下出行一事。
易知舟沒想到吃了閉門羹。
他又等了一晌午,眼看就該下值了,才終于見到成華宮來人。
得寶笑眯眯道:''易大人,公主殿下此刻得空,在禦花園呢,您若有事要禀,就得抓緊了。''
*
禦花園裡,一身紫裙的九公主手持逗貓棒與小狸奴玩耍。
餘光瞟見一道拓跋的身影闊步而來,她并未理會。
一身铠甲的易知舟行到近處,躬身行禮:''微臣參見公主殿下。''
自端午宴後,二人未曾見過面。
那一日她雖行事魯莽,但事後想想,也并不後悔。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可元季瑤并不打算就此罷休。
長姐說:這世上哪有孤月一般的男子,無非隻是還沒有找到相處的竅門而已。
元季瑤輾轉反側了好幾夜,揣摩着長姐口中所說的竅門究竟是什麼?
青柑見易小侯爺還跪在地上等殿下開口免禮,可殿下卻一副神遊天外的樣子,青柑糾結要不要出聲提醒提醒殿下。
卻見那頑皮的小狸奴已熟稔地撲進易大人的懷裡。
易知舟明顯愣住了,抱着小狸奴無措地看向九公主。
元季瑤瞪了一眼他懷裡的小萌寵:''易大人免禮。''
易知舟起身欲将小魚兒送回公主手中,可小狸奴緊緊扒着他的胳膊,宛若牛皮糖一樣牢固。
元季瑤輕輕扯了一下,居然沒成功,于是蹙眉地斥:''小魚兒!''
又扯一下,這小狸奴卻像認準了他一樣,死死不肯撒手。
元季瑤無奈地看向他:''莫非,你身上又帶饴糖了?''
易知舟連忙否認:''殿下明鑒,微臣身上······''
他本想解釋自己身上什麼也沒帶,手卻摸到一樣東西;于是低頭從衣襟裡掏出一團手帕,裡面不知包裹着什麼,圓鼓鼓的。
''微臣身上隻帶了這些。''他單手抱着小狸奴,騰出另一隻手,送上手帕。
待她從他掌心接過手帕,緩緩展開後眸光竟微微一頓。
櫻粉色的碧玺十八子手串;
鹭鸶蓮紋金戒指;
還有那支晴水綠的帝王手镯;
那一日在崇華山被挾持,易知舟就是憑借九公主一路遺留的這些飾物才及時找到她。
她心中思緒翩跹,明明有很多話想說,但一開口卻化作尋常一句:''有勞易大人了。''
易知舟颔首,明明來之前心裡都計劃好了,可眼下話到了嘴邊,他卻難以啟齒。
若是單純歸還飾物,萬萬不必如此大費周章。
他親自前來,實在是另有所圖。
九公主将手中的飾物遞給青柑,目光略略掃過這人高挺的鼻梁。
他那幅欲言又止的樣子,實在叫她心口癢癢。
可她竭力抑制着心底的沖動,今日必務必要他先開口才行。
翠綠的樹蔭下,一高一矮兩道身影顯得格外唯美。
''按理說,易大人拾金不昧,本宮是該有所表示的,但今日實在瑣事纏身,就不留易大人喝茶了。''
她耳垂上戴着細長的碧玉耳珰,歪着頭說話時,耳珰輕輕搖晃,靈動又可愛。
易知舟手裡還抱着小魚兒,聽見公主下了逐客令,前所未有的尴尬差點淹沒他。
九公主将手伸向他懷裡:''小魚兒,快回來吧,别耽誤易大人當差。''
小魚兒:''喵嗚,喵嗚。''發出不滿的哼叫。
少女細膩的手背擦過男人覆着薄繭的掌心,他忽然就放棄了掙紮,終究還是開了口:
''微臣今日前來,實則有求于殿下。''
少女卷翹的長睫在空中揚起一道優美的弧線,黑白分明的眸子裡閃過一絲狡黠:
''噢?易大人請講。''
易知舟簡短表達了自己的所求。
斑駁的樹影投射在公主泛着盈潤光澤的裙擺上,她默默在心中感歎,原來長姐說的竅門在這裡!
隻見她先是思忖了片刻,盈亮的眸子一瞬一瞬地望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