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著書立說的一代宗師嗎?
古人們被地球另一端的名字吸引了注意力。
【時間長河奔湧而過的一個節點,并未有過交流的兩個文明在同一時刻散發出哲思的光華,一個多麼奇妙的發現!】
“未來和現在交互,向我講述遠方和腳下的故事,也很奇妙哦~”
大唐位面,某個詩人坐在草地上仰頭看着天幕,臉上的表情有一瞬間和姜茵重疊。
【我們十分耳熟的那些人:老子、莊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等,都是這些學派的代表人物,在學派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天幕下被點到名的大家們無不微笑着接受弟子們的祝賀。秦朝殿前的李斯心中卻悄然出現一縷陰霾,怎麼儒竟然在法之前,難道陛下……不,不會是陛下,那是扶蘇公子?不,也不可能……
那……
難道是?
秦朝的儒生們則有揚眉吐氣之感。
其實并不重儒輕法的扶蘇公子正面帶微笑的聽着天幕,沒有察覺到李斯看了他一眼。
【雖然這一時期的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相互輝映,每一家的學說其實都非常精彩!】
【但是因為我們時間有限,而且我們的直播間目前的主題是朝代更疊,諸子百家隻是開幕式,所以就隻簡略講講儒、道、墨這最具代表性的三家,之後有時間我們再開一個中華文脈的主題詳細講講啦。】
姜茵随口埋下自己開播以來第一個坑。
哦?
專講朝代更疊?
無數文人學士紛紛扼腕。
帝王們則心中一震,忙命左右趕緊記錄。
秦朝衆人的心又沉了沉,法家竟然沒有……
【說到諸子百家,不能不說儒家,說到儒家,不能不說孔子。】
秦朝位面之前恭祝始皇帝偉業時的其樂融融不知何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暗流湧動。啊,當然,秦朝君臣還想不到,幾天之後,他們一時也顧及不到儒法之争了。
【孔丘,子姓後裔,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世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魯國陬邑,祖籍宋國栗邑,其先世是殷商王室。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學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①】
孔子正帶領弟子們在野外駐紮着看天幕,此時笑意吟吟的聽着弟子們的稱頌。
【咱們孔夫子曾經受業于一個我們同樣十分熟悉的人物。】
【老子。】
【嘿嘿,就是那個道家的創始人老子。】
【又是一個奇妙的小聯動。】
天幕下的孔子回憶起了自己在老子出習學的時光。
【後來為了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孔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幾年。】
【晚年修訂了我們的曆史必背内容,儒家代表典籍:六經。】
【六經不是一本書哦,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本書。】
【據傳孔子的三千弟子裡有十分出衆的七十二個被稱作七十二賢人。】
【我上學背知識點的時候疑惑過,六經裡怎麼沒有《論語》哈哈哈。】
此時連六經都還沒有的時空裡,孔子聽的津津有味。
【如果有學生黨聽直播,注意一個易錯知識點哈,《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和弟子的弟子把孔夫子和弟子的言論記錄下來,整理成的,不包含在六經裡哦~】
天幕下不老少人被一堆弟子繞暈了一下。
倒是很多人心下疑惑,後世有專門教導女子的女學嗎?
聽起來規模還很是不小,似乎……
也會教導舉業内容嗎?
許多深宅大院裡的女性們擡頭看着天幕,一顆小小的種子藏在了心裡。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铎’,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我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②】
【後來,我們都知道,因為各種版本的新儒學和統治階級捆綁的越來越緊】
【孔子的印象力就逐步擴大,這種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漸漸成為了和祖先神祭祀一樣級别的‘大祀’。】
誤會自己的主張被全面接受的孔子眼含熱淚,“吾就知道,這些諸侯禮崩樂壞,周禮一定要恢複,秦始皇,秦始皇是聖主啊”
這,學生們面面相觑......
不對,孔子反應了過來,秦……秦?!
那麼‘聖主’秦始皇呢?
他此時正眯着眼睛看天幕,臣子們也看不清他的心思。
【主播因為一些原因,去查了一下有關孔夫子具體長相的資料。】
【種種說法都表明孔子并不矮,有一說身高九尺六寸,那麼九尺六寸是多少?換算成今天的單位,就是186公分啦。】
【而據史料記載呢,孔子的父親能力舉城門。】
【厲害吧!】
哇!
天幕下許多人都驚呆了。
【孔子本人在亂世可以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我們合理推斷,孔夫子應該是一個身高180---190左右,孔武有力的山東大漢。】
【但是衆所周知,曆史長河中到處充滿了糊圖亂畫的文人痕迹,那麼,在後世儒生的筆下,孔夫子這面旗幟是一個什麼形象呢?】
孔子已經擦幹了眼淚,擡頭看着天幕,心底也生出一絲好奇,想着之前天幕說的一串榮譽名稱,不會把自己刻畫成什麼三頭六臂,奇奇怪怪的神仙了吧。
【一個佝偻着背的瘦弱小老頭】
……?
!?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