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清末民初,在我們經曆百年浩劫之時,謀求變局的學者們才從早已積灰故紙堆中重新挖出墨家,發現了這一顆遺失在曆史中的明珠。】
我們?
康熙敏銳的捕捉到姜茵語氣的不同,難道此人就在本朝之後的朝代?
可是......
這是怎麼做到的?
看着天幕,康熙帝深深疑惑了。
果然又是這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秦時的百家心中憤憤,能被主播挑出來講的肯定是影響力最大的,道家和墨家的下場可說不上好,何況自己?這儒家比法家還霸道!
李斯眯眼想着,國朝初定,陛下的偉業還需要這百家添磚加瓦,不如向陛下再薦一些人才。
儒家,哼。
【墨家邏輯是中國古代第一個邏輯學體系,全球三大古典邏輯體系之一,主要以三物論為代表,三物分别是故、理、類。《墨辯》是墨家邏輯的主要著作。③】
邏輯?邏輯是何物?這全球又是什麼?
天幕下的古人感覺疑惑堆滿了自己的腦袋。
【當然了,墨家呢,被我們後世人熟知的還是他們的思想主張,這也是我最喜歡墨家的原因。】
【墨家的主張有:兼愛、非攻、節用、明鬼、天志。】
【兼愛是指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非攻是反對侵略戰争的思想;節用是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明鬼指的是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财富;天志則是掌握自然規律的思想。④】
【兼愛非攻是被寫進我們課本的思想,更被我們所熟知。】
【但是主播剛說的這幾條,家人們,和我們當代的思想契合度真的太高了,可以看出墨家思想的先進性。不過也正是這種先進性和封建社會格格不入,所以才一直到近代,國人開始思想解放之時才能重見天日吧。】
天幕下的墨者們此時心潮湧動,時間果然證明了我們的主張是正确的,隻是我們走的太前了,時代跟不上!
是時代跟不上我們!不是我們不容于時代哈哈哈哈哈哈……
儒家統治思想又怎麼樣,後世人都說後來的儒家和現在的不一樣,誰知道是不是一個東西,說不定就是借了一個名罷了!
【有趣的是,墨家在幾千年前就走在批判儒家的第一線。】
姜茵嘿嘿一笑。
衆朝代的儒生們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
【說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吧。墨家提倡節葬,認為儒家提倡的厚葬是浪費了底層民衆的财富和精力;還認為儒家‘盛為聲樂’的迷信禮樂治民隻是少數貴族的奢侈享受;更認為儒家鑽倫理學的牛角尖,行為滑稽。】
【用辭不當,還自高自大,不可一世。】
儒生們都炸了。
“匹夫豎子,巧言如簧!”
“不可理喻,不可理喻!”
李世民哈哈一笑,“這倒是罵的好生刁鑽啊!”額,察覺到魏征看着自己,忙咳嗽了兩聲。
康熙面上不顯,心中也未免一笑。
李斯更是覺得如遇知音,此真乃天籁之言呐!
扶蘇則不禁皺起眉頭,“倒也有些言過其實了。”
始皇帝聞言看他一眼,扶蘇忙斂聲。
【先秦時期的百家之間相互攻讦是常有的事,儒學自然也不是如此一無是處,畢竟儒家學說可是華夏千年來文脈的主流。】
天幕之下,儒生們的激憤稍稍平息了一些。
各有識之士更是一笑而過,冷靜下來的他們更不會被三言兩語挑動神經。
帝王們則是更加關注那個叫董仲舒的儒生改動過的儒學,聽起來很好用啊。
隻是不知道這後世的小姑娘會不會細說了。
【隻是,誰能想到,兩千年前的墨家批判的儒學中的糟粕,都在之後的兩千年中被儒家發揚光大了呢。】
什麼?!
【從宋朝開始,明清尤甚!】
宋明清三代的帝王眉頭一皺,而這幾朝的儒生則早已沸反盈天了,茶館裡,道路上,謾罵聲不絕于耳。
但是更有部分人卻覺得此言實乃鞭辟入裡!
【哎,對于後世儒學的内容我們之後和朝代更疊一起講吧。畢竟儒家在千年裡和封建統治糾纏共生,早已經血肉都融合在一起。】
【那麼諸子百家的内容就到這裡了。我們今天的直播先結束啦!】
【這是主播第一次直播,還有點不熟練,大家多多包涵。各位觀衆如果對曆史感興趣,不要忘記點贊關注主播哦!】
盡管沒有看到觀衆,姜茵依舊有頭有尾的講完了本次主題。
【現在給三天後的直播内容做一個預告,下一次直播就要進入我們的王朝主線啦,講王朝,當然要從秦朝開始,就像講皇帝,不可能繞開秦始皇。】
正在這時,春秋戰國時期的各位面,天幕突兀的暗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大字,出于重要曆史人物保護需要,天幕暫緩播放,敬請期待。
正目光炯炯地看着天幕,打算聽聽自家好兒孫功績的各秦王沉默了,反應過來之後對天幕表示了極大的認同!
對!就是這樣,讓另外幾個不要臉的看了,和我們完陰的咋整?
(此處為山東六國和周天子的言辭進行手動屏蔽。)
【是誰的選擇,讓今天的中國有了屹立世界叢林的基礎?是誰,奠定了中國從一個抽象的地理概念逐漸演變成一個帝國的基石?】
【他的帝國是被曆史一遍遍抹黑依舊掩蓋不住的輝煌;他一手創立的制度,今天依舊沿用;他的目光遠超他身處的時代,他的功績永世難忘。】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三天後,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的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
天幕上的畫面暗了下去,但是細看,天空中剛剛亮起的地方還有一個淺淡的邊框,示意着天幕還沒消失。
鹹陽宮殿前,衆人向始皇跪拜,始皇帝嬴政的内心也不禁期待起三天後來。
秦朝位面中,六國貴族憤懑不平中帶着不安,天幕如此贊譽秦,那他們的複國大業怎麼辦。
六國之地的黔首則是心中迷茫,天幕說的和他們知道的怎麼不一樣?
暴秦如此殘忍,怎麼天上的神仙卻說秦是好的呢?
即使姜茵一開始就說自己是後世人,但是黔首大多數還是認為她是神仙,對她說的話深信不疑。
在上層貴族看不到的地方,秦朝廣袤的土地之上,看不見的變化已經開始了。
漢初,劉邦又想起那一次看始皇帝出行,那确實是一個讓人心折的帝皇,不過現在還不是漢家天下。
至于抹黑秦始皇,秦朝确實殘暴,不得人心,怎麼能說是我們抹黑他呢?這後世小娘子倒是偏心秦始皇,哼,倒要聽聽她之後怎麼評價乃公。
李世民眼前随着這幾句詩,仿佛出現了一個橫掃六合,威震天下的始皇帝,不過,“秦始皇再厲害,秦朝殘暴不愛民,還不是二世而亡。”
衆臣笑拜:“陛下英明。”
後世的帝皇們也不免期待起來,不知天幕會如何評價自己家的王朝與自己的功績。
某個大唐位面的角落,李白正和友人一起出遊,此時正在野外尋了一處地方席地而坐,
“太白兄,這是你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