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家二公子:這說明我們緣分深啊。】
唐太宗嘲笑漢武帝的同時,還不忘和姜茵在天幕上交流。
看着太宗這句話,衆人想着,緣分深,倒也不錯。
跨越古今,突破認知的相遇,怎麼不算緣分深呢?
【那就希望主播講的内容可以留住你們啦,将這份緣分延續下去呀!】
姜茵也很珍惜這幾個進來的觀衆。
第二次開直播就有人來聽了,還會和自己互動,雖然觀衆們看起來都十分的......有性格,但是姜茵還是很開心。
【那我們就接着進入正題啦!剛剛講了商鞅和秦孝公君臣兩個初見時的博弈過程。】
【在和秦孝公的三次見面之後,商鞅明白了孝公的想法,與孝公談起富國強兵之策,孝公聽得非常入迷。二人暢談多日,也毫無倦意。】
【沒錯,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比起大一統之後的皇帝們感興趣的天下治理之法來說,還是富國強兵這等能讓國家在亂世中迅速崛起強大的國策更吸引他。】
【而商鞅這個秦孝公看好的人才也沒有辜負他。】
聽到這裡,時間線靠後的位面裡有些懷着少年意氣的書生冷笑:“商鞅還真是沒有辜負秦國,可是秦國卻辜負了商鞅!”
大秦,朝堂諸公十分認真的聽着姜茵的講解,就像是第一次知道有商鞅這麼個人在一個叫秦國的國家變過法。
【那麼,在和秦孝公相談甚歡,得到君主初步支持的商鞅就能直接開始實施自己的變法嗎?】
那當然不行。
劉邦嘿嘿一笑,“變法哪有那麼容易。”
是的,任何時期,想要推倒已有的利益集團進行變法改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拗相公王安石看着天幕,想起自己在官家的支持下實行的政策,還有司馬光帶頭的一堆人明裡暗裡地反對自己,他的心下亦有隐憂。
某清朝位面剛剛登基的雍正皇帝借着天幕的東風,提前将自己那些躁動的兄弟按了下去,此時看着天幕,他想着自己早就想好的整頓吏治的法子,心下發狠:沒有人能阻撓朕。
【商鞅在朝會上舌戰群儒,在極力反對的保守派面前為自己的主張據理力争。】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暫時赢得了變法之争的勝利,開始實施變法】
并不喜歡講朝堂博弈的姜茵隻是簡單的對變法之争一語帶過,但是天幕下的衆人依舊感覺到這平靜的語言下,字裡行間充斥着的暗流湧動。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命商鞅頒布了《墾草令》,正式拉開了變法的序幕。】
【《墾草令》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戶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嚴懲私鬥、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改法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大名鼎鼎的軍功爵制度就出自這篇《墾草令》】
【說到商鞅變法,我記得當時上學的時候曆史書上記載了一個小故事】
正在古代衆文人聽得津津有味,将姜茵講的内容和自己手邊關于商鞅變法的典籍相互映照時,天幕上的主播卻突然岔開了話題,讓不少人思緒一頓。
也有更多對枯燥的變法内容不感興趣,聽得昏昏欲睡的人,聽到故事兩個字,豎起了耳朵。
【商鞅在推行新法之前,為了讓新法取信于民,想了一個法子。】
【他在市場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招募百姓中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承諾此人可以獲得賞金十兩。】
聽到賞金十兩,天幕下的衆多平民百姓沸騰了,很多人祖祖輩輩加起來都沒辦法擁有這麼多錢。
“這個叫商鞅的大官真大方啊,給十兩金子嘞!”
“阿娘,金子長什麼樣?”
“這個......阿娘也沒見過......”
“騙人的吧,這些大官就是嘴上說說,怎麼可能真給?!”
……
【百姓們看到這次招募,既感到詫異,又不相信,沒有人去搬那根木頭。】
“看吧,誰敢信這些官啊!”
“但是,聽天幕上仙女的意思,這好像是個好官”,有人猶猶豫豫的說道。
“……再聽聽吧,聽聽看仙女咋說!”
【商鞅看遲遲沒有人來搬木頭,就将賞金追加到了五十兩。】
“五十兩金子!”
天幕下的老百姓們嘩然了。
“要我說,就去試試,反正大不了就是不給呗,萬一這個叫商鞅的大官真給了,不就賺大啦!”
“是啊,那可是五十兩啊!”
……
果然,這世上的道理不論古今,那都是相通的,一個口号沒人響應的原因,大概率都是給的不夠多的原因……
【看到賞金被加到五十兩,終于有一個人将信将疑的将木頭搬到了北門。】
天幕下的百姓們不再争論,都盯着天幕上的仙女,想知道商鞅到底給錢了沒。
【商鞅立刻就叫人取了五十兩金給了這個人。】
“真給了!”
“仙女娘娘都說了,這個商鞅是個好官,他肯定會給的!”
“你剛才還不相信他能給,咋現在變臉了?”
“你!”
“好了好了,你們别吵啊!”
……